EM4095 125KHz RFID 设计总结——波形翻转(0与1翻转)

本文介绍了EM4095 125KHz RFID阅读芯片的设计和调试经验,重点讨论了波形翻转问题、电容选择及其对谐振电路的影响。当8脚Dmode_in电压超过4V时,会出现波形翻转,解决方案是调整Cdv1和Cdv2电容。同时,文中提到了谐振频率、电感等效电阻的计算以及识别距离的优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从3月份到4月份连续2个月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忙公司两个重大项目,说实话身体好累。没办法,生活艰难,谁让我是攻城狮,用不知道哪位先人发明了“痛并快乐着”,暂时安慰下自己吧(Bullshit!)。

废话不多说了,还是说正经的,前段时间调试EM4095小有收获,以前尽管做5G / 2.4G WIFI做了不少项目, sub 1G也做过一个专案,对这种RFID还是头一次接触,本来以为轻松可以搞定的东西,结果花费了三四天时间去调试。下面谈下调试的经验:

首先说下EM4095:

1.)EM4095是一个载波频率125K(范围100K~150KHz) RFID的阅读芯片(内部集成调制/解调器——曼彻斯特编码)。

2.)谐振电路是L和C串联,属于电压谐振,谐振条件XC=XL,谐振时电压最大(实际测试电压有100V之高,因此选择谐振电容的时候千万注意耐压值是否满足要求)。

3.)电感的Q值是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如果电感的Q值越高,带宽越窄,距离越远,但是对Tag(电子标签)的选择性就很高,如果谐振频率对不上,就无法读到Tag的信息。电感的Q值越低,带宽就越高,识别距离就越近,但是对Tag的谐振频率要求很低。

带宽公式:

B = f / Q   ---- f 是频率

上面公式证实了带宽B与Q值之间的关系,其中Q值是可以通过数字电桥测试出来࿰

RFID读卡模块原理图是ORCAD的,有PDF预览,PCB是PADS的,还有BOM烧写说明,标注图等。其中UART输出是量产过的 韦根输出的只是看示波器波形是对的,没有实际应用;里面有源代码,编写前提是是CODE小于1K RAM小于64字节。 原理图原理就是CD4060产生125KHZ的方波,经过推挽电路进行功率放大,高频电流进入LC串联谐振电路,345uH和4.7NF的谐振频率正好是125KHZ,这时电容两端电压会到十几伏,如果用CBB电容,会到二十多伏,这时读卡距离会到10CM以上。当有卡接近线圈时,线圈两端会有曼彻斯特编码的调幅波。通过二极管以及电容的检波和滤波,产生的小信号送入LM358进行放大和整形,变成单片机可以读取的曼彻斯特编码信号。 关于硬件电路设计上,CD4060在3.3V时 4M以下的晶振都可以起振,但2M的晶振体积很大,所以用了4M。实验发现ATTINY13的频率随着工作电压的变化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不能用RC校准了,正好CD4060会输出4M,所以用来当系统时钟,保证时序的精确性。这样模块在3.3V 5V都能工作。 ATTINY13接不了无缘晶振 只能接有源的~ 它只有一个CLKIN脚~有源晶振价格就贵了。 另外ATTINY13只有5个IO口 1个用于中断 1个用于UART输出 1个用于CLKIN 1个用于上电波特率配置 1个用于曼彻斯特编码输入 正好用完了 RFID读卡模块 模块正反面 串口收到5个字节 前4个字节就是卡号 程序中,根据曼彻斯特原理,找到长电平和短电平,根据跳变沿分析出0数据还是1数据。然后寻找消息头,后面的数据进行 行 列奇偶校验,从而分析出卡号。 程序上电时,通过ADC引脚读取外部电阻的分压配置,从而初始化出4中波特率。然后进行读卡操作。实际应用中,要保证读卡的稳定,当卡靠近线圈时,要只发一次数据。要很好的去抖。代码不能超过1K。现在代码正好1024个字节。关于奇偶校验算法,异或和要比对2取余简洁,但我测试时发现异或和代码长度大于对2取余,所以用了对2取余。 RFID读卡模块原理图+PCB+代码+调试至附件下载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