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匿名对象和内部类

匿名对象

匿名对象的概念

匿名对象是指创建对象时,只有创建对象的语句,却没有把对象地址值赋值给某个变量。
例如:存在一个Person类
创建一个普通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

创建一个匿名对象

new Person();

匿名对象的特点

  • 创建匿名对象直接使用,没有变量名。
new Person().eat()  //eat方法被一个没有名字的Person对象调用了。
  • 匿名对象在没有指定其引用变量时,只能使用一次。
new Person().eat(); 创建一个匿名对象,调用eat方法
new Person().eat(); 想再次调用eat方法,重新创建了一个匿名对象
  • 匿名对象可以作为方法接收的参数、方法返回值使用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Person getPerson(){
        //普通方式
        //Person p = new Person();  
        //return p;

        //匿名对象作为方法返回值
        return new 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Person p){}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调用getPerson方法,得到一个Person对象
        Person person = Demo.getPerson();

        //调用method方法
        Demo.method(person);
        //匿名对象作为方法接收的参数
        Demo.method(new Person());
    }
}

内部类

内部类概念

将类写在其他类的内部,可以写在其他类的成员位置和局部位置,这时写在其他类内部的类就称为内部类。其他类也称为外部类。

什么时候使用内部类呢?
在描述事物时,若一个事物内部还包含其他可能包含的事物,比如在描述汽车时,汽车中还包含这发动机,这时发动机就可以使用内部类来描述。

class 汽车 { //外部类
    class 发动机 { //内部类
}
}

内部类的分类:
内部类分为成员内部类与局部内部类。
我们定义内部类时,就是一个正常定义类的过程,同样包含各种修饰符、继承与实现关系等。在内部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中的成员位置。与类中的成员变量相似,可通过外部类对象进行访问
1、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2、访问方式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名().new 内部类名();

3、成员内部类代码
定义成员内部类:

class Body {//外部类,身体
    private boolean life= true; //生命状态
    public class Heart { //内部类,心脏
        public void jump() {
             System.out.println("心脏噗通噗通的跳")
             System.out.println("生命状态" + life); //访问外部类成员变量
        }
    }
}

访问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内部类对象
    Body.Heart bh = new Body().new Heart();
    //调用内部类中的方法
    bh.jump();
}

关于成员内部类的同名调用

代码:

//定义类
public class Outer{
    int i=1;
    class Inner{
        int i=2;
        public void inner(){
            int i=3;
            System.out.println(i);//打印 3
            System.out.println(this.i);//打印 2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打印 1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new Inner();
        in.inner();
    }
}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方法中的局部位置。与访问方法中的局部变量相似,可通过调用方法进行访问

  • 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
  • 访问方式
在外部类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进行访问
  • 局部内部类代码
    定义局部内部类
class Party {//外部类,聚会
    public void puffBall(){// 吹气球方法
        class Ball {// 内部类,气球
              public void puff(){
                 System.out.println("气球膨胀了");
              }
        }
        //创建内部类对象,调用puff方法
        new Ball().puff();
    }
}

//访问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外部类对象
    Party p = new Party();
    //调用外部类中的puffBall方法
    p.puffBall();
}

内部类的实际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概念

  1. 临时定义某一指定类型的子类
  2. 定义后即刻创建刚刚定义的这个子类的对象

匿名内部类的作用和格式

作用:匿名内部类是创建某个类型子类对象的快捷方式。
格式:

new 父类或接口(){
    //进行方法重写
};

代码展示:

//已经存在的父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定义并创建该父类的子类对象,并用多态的方式赋值给父类引用变量
Person  p =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
//调用eat方法
p.eat();

使用匿名对象的方式,将定义子类与创建子类对象两个步骤由一个格式一次完成。虽然是两个步骤,但是两个步骤是连在一起完成的。

匿名内部类如果不定义变量引用,则也是匿名对象,例如: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eat();
  • 5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