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基础介绍

Rxjava基础

1.定义

RxJava 在 GitHub 的介绍:

RxJava:a library for composing asynchronous and event-based programs using observable sequences for the Java VM
// 翻译:RxJava 是一个在 Java VM 上使用可观测的序列来组成异步的、基于事件的程序的库

RxJava 是一个 基于事件流、实现异步操作的库

2.作用

实现异步操作
类似于 Android中的 AsyncTask 、Handler作用

3.特点

由于 RxJava的使用方式是: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 RxJava特点有以下三点:

  • 逻辑简洁
  • 实现优雅
  • 使用简单
    更重要的是,随着程序逻辑的复杂性提高,它依然能够保持简洁 & 优雅

4.原理介绍

  • Rxjava原理 基于 一种扩展的观察者模式
  • Rxjava的扩展观察者模式中有4个角色:
角色 作用
被观察者(Observable) 产生事件
观察者(Observer) 接收事件,并给出响应动作
订阅(Subscribe) 连接 被观察者 & 观察者
事件(Event) 被观察者 & 观察者 沟通的载体

RxJava原理可总结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通过 订阅(Subscribe) 按顺序发送事件 给观察者 (Observer), 观察者(Observer) 按顺序接收事件 & 作出对应的响应动作。

5.基本使用

5.1Rxjava使用方式有两种:

  1. 方式一:分步骤实现
  2. 方式二: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

5.1.1方式一有以下三个步骤:

  1. 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 生产事件
// 1. 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对象
        Observable<Integer>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 create() 是 RxJava 最基本的创造事件序列的方法
          // 此处传入了一个 OnSubscribe 对象参数
          // 当 Observable 被订阅时,OnSubscribe 的 call() 方法会自动被调用,即事件序列就会依照设定依次被触发
          // 即观察者会依次调用对应事件的复写方法从而响应事件
          // 从而实现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 & 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 2. 在复写的subscribe()里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Integ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 通过 ObservableEmitter类对象产生事件并通知观察者
                // ObservableEmitter类介绍
                    // a. 定义:事件发射器
                    // b. 作用: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 向观察者发送事件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

<--扩展:RxJava 提供了其他方法用于 创建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 -->
// 方法1:just(T...):直接将传入的参数依次发送出来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A", "B", "C");
  // 将会依次调用:
  // onNext("A");
  // onNext("B");
  // onNext("C");
  // onCompleted();

// 方法2:from(T[]) / from(Iterable<? extends T>) : 将传入的数组 / Iterable 拆分成具体对象后,依次发送出来
  String[] words = {"A", "B", "C"};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from(words);
  // 将会依次调用:
  // onNext("A");
  // onNext("B");
  // onNext("C");
  // onCompleted();

  1.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并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发生的事件类型包括:Next事件、Complete事件 & Error事件
<--方式1:采用Observer 接口 -->
        // 1.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对象
        Observer<Integ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Integer>() {
        // 2. 创建对象时通过对应复写对应事件方法 从而 响应对应事件

            // 观察者接收事件前,默认最先调用复写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当被观察者生产Next事件 &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作出响应" + value);
            }

            // 当被观察者生产Error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 当被观察者生产Complete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方式2:采用Subscriber 抽象类 -->
// 说明:Subscriber类 = RxJava 内置的一个实现了 Observer 的抽象类,对 Observer 接口进行了扩展

// 1.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对象
Subscriber<String>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Integer>() {

// 2. 创建对象时通过对应复写对应事件方法 从而 响应对应事件
            // 观察者接收事件前,默认最先调用复写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当被观察者生产Next事件 &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作出响应" + value);
            }

            // 当被观察者生产Error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 当被观察者生产Complete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特别注意:2种方法的区别,即Subscriber 抽象类与Observer 接口的区别 -->
// 相同点:二者基本使用方式完全一致(实质上,在RxJava的 subscribe 过程中,Observer总是会先被转换成Subscriber再使用)
// 不同点:Subscriber抽象类对 Observer 接口进行了扩展,新增了两个方法:
    // 1. onStart():在还未响应事件前调用,用于做一些初始化工作
    // 2. unsubscribe():用于取消订阅。在该方法被调用后,观察者将不再接收 & 响应事件
    // 调用该方法前,先使用 isUnsubscribed() 判断状态,确定被观察者Observable是否还持有观察者Subscriber的引用,如果引用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出现内存泄露
  1. 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 或者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扩展说明:

<--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的内部实现 -->

public Subscription subscribe(Subscriber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Start();
    // 步骤1中 观察者  subscriber抽象类复写的方法,用于初始化工作
    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
    // 通过该调用,从而回调观察者中的对应方法从而响应被观察者生产的事件
    // 从而实现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 & 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 同时也看出:Observable只是生产事件,真正的发送事件是在它被订阅的时候,即当 subscribe() 方法执行时
}

5.2方式二: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

// RxJava的链式操作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 1. 创建被观察者 & 生产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Integ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 2. 通过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3. 创建观察者 &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 value +"作出响应"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

注:整体方法调用顺序:观察者.onSubscribe()> 被观察者.subscribe()> 观察者.onNext()>观察者.onComplete() 

6.操作符介绍

6.1创建操作符

6.1.1创建操作符类型

创建操作符类型

6.1.2对应操作符应用场景和作用介绍

1.基本创建
create():完整创建1个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RxJava 中创建被观察者对象最基本的操作符
基本使用如下:

/ **
   * 1. 通过creat()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对象
   */ 
        Observable<Integer>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 传入参数: OnSubscribe 对象
          // 当 Observable 被订阅时,OnSubscribe 的 call() 方法会自动被调用,即事件序列就会依照设定依次被触发
          // 即观察者会依次调用对应事件的复写方法从而响应事件
          // 从而实现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 & 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 ,即观察者模式
/ **
   * 2. 在复写的subscribe()里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Integ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 通过 ObservableEmitter类对象 产生 & 发送事件
                // ObservableEmitter类介绍
                    // a. 定义:事件发射器
                    // b. 作用: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 向观察者发送事件
                   // 注:建议发送事件前检查观察者的isUnsubscribed状态,以便在没有观察者时,让Observable停止发射数据
                    if (!observer.isUnsubscribed())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
                emitter.onComplete();
            }
        });

// 至此,一个完整的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就创建完毕了。

通常采用链式调用来创建:

// 1. 通过creat()创建被观察者对象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 2. 在复写的subscribe()里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Integ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 至此,一个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就创建完毕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 以下步骤仅为展示一个完整demo,可以忽略
            // 3. 通过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4. 创建观察者 &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接收到了事件"+ val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1. 快速创建
  • just():快速创建1个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直接发送传入的事件,注:最多可以发送10个参数
    具体使用:
 // 1. 创建时传入整型1、2、3、4
        // 在创建后就会发送这些对象,相当于执行了onNext(1)、onNext(2)、onNext(3)、onNext(4)
        Observable.just(1, 2, 3,4)   
            // 至此,一个Observable对象创建完毕,以下步骤仅为展示一个完整demo,可以忽略
            // 2. 通过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3. 创建观察者 &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接收到了事件"+ val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 fromArray():快速创建1个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直接发送 传入的数组数据,会将数组中的数据转换为Observable对象

快速创建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 & 发送10个以上事件(数组形式)数组元素遍历具体使用:

 // 1. 设置需要传入的数组
     Integer[] items = { 0, 1, 2, 3, 4 };

        // 2. 创建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时传入数组
        // 在创建后就会将该数组转换成Observable & 发送该对象中的所有数据
        Observable.fromArray(items)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接收到了事件"+ val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 注:
// 可发送10个以上参数
// 若直接传递一个list集合进去,否则会直接把list当做一个数据元素发送

/*
 * 数组遍历
  **/
        // 1. 设置需要传入的数组
        Integer[] items = { 0, 1, 2, 3, 4 };

        // 2. 创建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时传入数组
        // 在创建后就会将该数组转换成Observable & 发送该对象中的所有数据
        Observable.fromArray(items)
                .subscribe(new Observe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数组遍历");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数组中的元素 = "+ val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