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时钟
- 从时钟源的角度,分为两类外部时钟(E)和内部时钟(I)。
- 从时钟速率的角度,分为两类高速时钟(HS)和低速时钟(LS)。
而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有四种时钟:HSE、HIS、LSE、LSI。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复杂的时钟配置,主要是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功耗两个方面的因素吧。单一时钟的话可能会导致性能过剩并且功耗过高。多个时钟的话可以平衡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特此说明一下,系统复位后,默认初始化的是HIS时钟提供sysclock。也就是16MHZ。为了提示系统性能,我们需要使能外部时钟晶振(板载25MHz)。
这四类时钟在芯片内部通过配置,完成对各个外设的驱动。
到了芯片内部,对应到那么多的外设,时钟的分类就更多了,但是主要考虑到桥的存在,分为五类:AHB3、AHB2、AHB1、APB2、APB1。芯片内的所有外设都分别挂载在这五个总线上,至于哪个外设挂歪在哪个总线上,我们就需要查看芯片的RM0410 Reference manual(了。
不论STM8还是STM32系列的MCU,芯片复位后默认时钟源都是内部HSI,要使用外部时钟源HSE的话,得通过软件对相关控制寄存器进行使能配置才行。
如果使用外部HSE的话,一般有两种模式:
1、外部晶体/陶瓷谐振器(HSE晶体)模式
这种模式用得比较常见,HSE晶体可以为系统提供较为精确的时钟源。在时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