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时钟、HSE、旁路模式、有源晶振

本文介绍了微控制器中的时钟配置概念,包括外部时钟(E)和内部时钟(I),高速时钟(HS)和低速时钟(LS)。详细解析了HSE、HIS、LSE、LSI四种时钟类型及其在STM8和STM32系列MCU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通过软件配置使用外部时钟源,并对比了HSE晶体模式和旁路模式的优缺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初识时钟

  1. 从时钟源的角度,分为两类外部时钟(E)和内部时钟(I)。
  2. 从时钟速率的角度,分为两类高速时钟(HS)和低速时钟(LS)。

而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有四种时钟:HSE、HIS、LSE、LSI。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复杂的时钟配置,主要是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功耗两个方面的因素吧。单一时钟的话可能会导致性能过剩并且功耗过高。多个时钟的话可以平衡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特此说明一下,系统复位后,默认初始化的是HIS时钟提供sysclock。也就是16MHZ。为了提示系统性能,我们需要使能外部时钟晶振(板载25MHz)。

这四类时钟在芯片内部通过配置,完成对各个外设的驱动。
到了芯片内部,对应到那么多的外设,时钟的分类就更多了,但是主要考虑到桥的存在,分为五类:AHB3、AHB2、AHB1、APB2、APB1。芯片内的所有外设都分别挂载在这五个总线上,至于哪个外设挂歪在哪个总线上,我们就需要查看芯片的RM0410 Reference manual(了。

不论STM8还是STM32系列的MCU,芯片复位后默认时钟源都是内部HSI,要使用外部时钟源HSE的话,得通过软件对相关控制寄存器进行使能配置才行。

如果使用外部HSE的话,一般有两种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外部晶体/陶瓷谐振器(HSE晶体)模式

这种模式用得比较常见,HSE晶体可以为系统提供较为精确的时钟源。在时钟控制

<think>嗯,用户在使用STM32CubeMX生成的工程时遇到了HAL_RCC_OscConfig()返回超时的问题,外部晶振用的是有源的,芯片是STM32H723ZIT6。我需要一步步分析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外部晶振的问题通常有几个常见原因。用户用的是有源晶振,所以可能需要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比如,晶振是否接在正确的引脚上,电源和地是否稳定,有没有虚焊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另外,晶振的频率是否符合芯片的要求,STM32H7系列支持的频率范围是多少呢?我记得H7的最高主频可以达到550MHz,但外部晶振通常支持4-48MHz,需要确认用户晶振的频率是否在这个范围内。 然后是CubeMX的配置是否正确。用户可能没有正确选择有源晶振模式,或者配置了错误的分频、倍频参数。在RCC设置里,HSE应该配置为“旁路模式”而不是“晶体/陶瓷谐振器”模式,因为有源晶振不需要芯片内部的驱动电路。另外,PLL的配置是否正确,比如PLLM、PLLN、PLLP等参数是否合理,是否有超过芯片的时钟树限制。 接下来是软件问题。用户可能需要检查是否有其他外设配置导致时钟冲突,或者中断处理不当。另外,HAL库的版本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更新CubeMX和HAL库到最新版本,或者检查已知的bug。还有,调试时可以通过查看RCC相关的寄存器,比如RCC_CR,看看HSE是否就绪,或者有没有错误标志被置位。 用户可能在调试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导致误判超时。HSE_STARTUP_TIMEOUT的定义值是否足够大,尤其是使用低频晶振时,默认的5秒可能不够。可以尝试增大这个超时时间,比如增加到2000或更多,看看问题是否解决。 另外,硬件设计方面,有源晶振的输出是否稳定,是否有示波器测量过波形?有时候晶振虽然工作,但信号质量不好,比如幅度不足或存在噪声,也会导致初始化失败。此外,电源稳定性也很重要,尤其是VDD和VSS的滤波电容是否足够,电源噪声是否干扰了晶振的正常工作。 还有可能,芯片的启动配置有问题,比如启动模式是否正确,是否从系统存储器启动而不是用户闪存?不过这个可能影响的是程序运行而不是时钟初始化。另外,检查复位电路是否正常,复位过程中是否有干扰导致配置错误。 总结下来,可能的解决步骤包括:确认硬件连接正确,检查CubeMX配置中的HSE旁路模式,调整超时时间,更新软件库,测量晶振信号,检查电源和滤波电容,以及查看寄存器状态。需要用户一步步排查这些方面,找出具体的原因。</think>针对STM32H723ZIT6使用外部有源晶振时`HAL_RCC_OscConfig()`返回超时的问题,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排查和解决: --- ### 一、硬件排查 1. **晶振引脚连接验证** - 确认有源晶振输出端连接到STM32的**HSE_IN**引脚(PH0) - 检查`VCC`供电是否稳定(建议用示波器测量纹波) - 确保地线(GND)连接可靠,无虚焊 2. **信号质量测试** - 用示波器测量晶振输出波形: - 幅度需满足芯片要求(通常1.8V-3.3V) - 频率准确度误差应<50ppm - 波形上升/下降时间需陡峭(避免正弦波) --- ### 二、CubeMX配置检查 1. **时钟模式设置** - 在**RCC配置**中,将HSE设为**BYPASS Clock Source**(旁路模式) - ❌错误配置:Crystal/Ceramic Resonator(该模式用于无源晶振) 2. **时钟树参数验证** - 检查输入频率范围:STM32H7支持**4-48MHz**外部时钟 - 确保PLL配置未超限(H723最高主频550MHz) - 示例配置参考: ```c /* PLL1 Configuration */ PLL1.PLLState = RCC_PLL_ON; PLL1.PLLSource = RCC_PLLSOURCE_HSE; PLL1.PLLM = 5; // 假设HSE=25MHz → 25/5=5MHz PLL1.PLLN = 160; // 5*160=800MHz PLL1.PLLP = 2; // PLL1P输出400MHz ``` --- ### 三、软件调试技巧 1. **超时时间调整** 修改`stm32h7xx_hal_conf.h`中的超时定义: ```c #define HSE_STARTUP_TIMEOUT 2000U // 默认5000(单位ms) ``` 2. **寄存器级调试** 在调试模式下观察`RCC_CR`寄存器: ```c if(__HAL_RCC_GET_FLAG(RCC_FLAG_HSERDY)) { // HSE已就绪 } else if(__HAL_RCC_GET_FLAG(RCC_FLAG_HSECSS)) { // 时钟安全系统触发 } ``` 3. **启动流程优化** - 在`SystemInit()`前添加延迟: ```c HAL_Delay(100); // 等待电源稳定 ``` --- ### 四、特殊注意事项 1. **VDD电压匹配** - 当使用>25MHz时钟时,确保VDD≥1.62V(Grade 1器件) - 高频下建议开启Over-drive模式 2. **PCB布局检查** - HSE走线长度<50mm,远离高频信号线 - 在HSE_IN引脚附近放置10-33pF滤波电容 --- ### 五、替代方案验证 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可尝试: 1. 暂时使用内部HSI时钟验证程序基础功能 2. 更换另一型号有源晶振(如JXS63系列) 3. 检查芯片批次是否存在勘误(参考ST Errata Sheet ES0393) 通过以上步骤系统性排查,通常可定位到具体故障原因。建议优先用示波器验证时钟信号质量,这是最直接的诊断手段。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