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下 协议支付会是互金平台救命稻草?(协议支付是代扣协议的升级版)

近期,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支付、代扣代付渠道发生重大变化,银行直连被切断,导致互金等行业受到影响。银行突然关停快捷支付及代扣接口对互金行业冲击巨大,尤其在借款端,导致逾期率上升等问题。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提出协议支付作为合规的替代方案。

近期,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支付、代扣代付渠道骤然收紧,导致多个行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互金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明显。

尤其是消费金融和P2P网贷行业,因为对监管尺度的负面预期,情绪上的恐慌大于对业务的实际影响。

第三方支付再出重磅文件 银行直连“一刀切”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20日网联刚刚下发了“42号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渠道。文件同时要求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之后银行不会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

而在此之前,3月19日,农业银行停止P2P、消费金融等支付通道的新闻在行业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麻袋理财研究院认为,此次事件并不是特地针对P2P、消费金融的,而是“42号文”要求全国所有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调整的影响。

事实上,停止代收接口的不止农业银行一家,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也关停了对P2P的支付端口。

这次银行支付端口关停,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多家P2P公司及消费金融公司发布公告提醒用户更换银行卡。被关停的支付端口主要是快捷支付和代扣。包括长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在内的持牌系,即有分期、即分期等互金公司的农行代扣通道都被关闭。

互金行业惨遭“降维攻击”

对互金行业来说,自身能影响和掌控的只有借贷关系中的资金和资产两端,中间的支付通道完全受制于人。

消息面看似错综复杂,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资金和资产中间的支付通道被狠狠卡住!

毫无疑问,这次银行突然关停代扣及快捷支付接口对互金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说是“降维攻击”。

目前,线上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网关支付、快捷支付、代扣。

网关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只起到跳转作用,跳转至银行网银支付页面,用户通过网银完成支付;快捷支付过程中用户只需要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密码即可交易;代扣则是在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从用户银行卡中扣除费用。我们常说的无卡支付,就是这后两者。

被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快捷支付和代扣,而银行关停的接口刚好就是这两个。

可以从两方面看这次快捷支付和代扣关停对互金行业的影响:

理财端影响可以接受

P2P平台投资者充值、购买产品最方便的就是快捷支付,否则就只能跳转到网银支付或换用其他银行卡。操作繁琐导致用户体验变差,会有一定用户流失,对平台总投资金额有影响。

不过,由于快捷支付限额很低(多在万元左右),大额充值本来就要网银支付,所以对用户和平台来说,没有了快捷支付也可接受。

即使通过其他方式恢复了快捷支付,限额会进一步降低。42号文中提到,“商业银行可对网联平台在生产测试环节中转发的交易设置金额上限。”也就是说,支付额度可能将被调低。

截至4月2日,部分P2P平台的农业银行快捷支付通道已经恢复,确实限额进一步下降,单笔单日仅1万元。

而且短期内快捷支付通道的稀缺,必然导致通道价格的上涨,增加平台提供快捷支付服务的成本。

借款端被直击要害

因为部分借款人主动还款意愿低,消费金融公司等借款平台高度依赖第三方支付的代扣业务,直接从借款人银行卡扣款。

代扣业务中断,借款平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带来的结果就是短期内逾期率上升、催收成本走高、客户投诉增加。

例如这次农行关闭代扣通道,所有农行卡借款人的钱都没法扣了,需要借款平台一一联系这些借款人主动还款或者更换银行卡。培养用户主动还款的习惯是非常艰难的,更会导致很多借款人“被逾期”,增加客户投诉甚至纠纷。

代扣只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内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小额支付系统集中代收付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严禁向公用事业类和公益类以外机构提供代收付服务。银行不能为借款平台等提供代扣服务。

噩梦才刚刚开始,“42文”中对第三方支付代扣业务的一刀切大限是6月30日。

随着代扣通道的逐渐关停,此后借款平台只能求着借款人主动还款?

出路:协议支付取代代扣

代扣的巨大市场需求要找出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协议支付”取代代扣业务。

“协议支付”是代扣的升级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央行2017年底印发的281号《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通知》精神,代扣的流程是:在用户授权后,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用户的四要素(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及相关交易信息,将用户银行卡中的钱划走。授权方式,常用的方式是一纸代扣协议。问题在于,传统的代扣业务,常常不需要协议也可以操作。

而“协议支付”与代扣最大的区别是,在代扣之前用户需要自己完成绑卡操作,以绑卡代替代扣协议。

流程是这样的:用户向商户提供自己的四要素,并填写银行返回的验证码。完成绑卡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才有权利通过网联将用户在银行卡中的钱划走。

可见,协议支付解决了传统代扣业务中授权漏洞,成为合规的代扣方式。

随着接入网联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数量增加,协议支付可操作性强,快速落地的可能性很高。据北京商报报道,已有10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接入了网联。

互金行业的应对策略

“42号文”不是针对P2P行业,而是全国所有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的一次调整,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也并非是对业务的叫停。第三方支付只要接入网联,快捷支付、代扣业务有合规的替代方式。

对于互金平台来说,快捷支付没有被一刀切,理财端的影响是暂时且有限的。在少数银行取消快捷支付的情况下,用户更换银行卡或进行网银支付,虽有体验上的损失,但尚可接受。但快捷支付的成本将会上升。

而代扣业务被叫停,则对借款端有致命影响,导致逾期率上升、催收成本走高、客户投诉增加。改变借款人还款习惯是非常艰难的,短期内平台建议借款人换卡或者私下转账还款也许可以应急,但不是最终的解决方式。少数第三方支付提出的将代扣商户伪装成合法类型的“方案”更是掘地自焚。尽快用“协议支付”取代代扣通道才是解决办法。

不过,“协议支付”还没落地之前,平台是痛苦的。巨额存量借款人的通知、绑卡,对平台、借款人都是很大的成本。这也许是为长期以来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在灰色地带形成畸形生态付出的代价。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针对多维网格数据(如图像、视频)设计的深度学习架构,其结构灵感来源于生物视觉系统对信息的分层处理机制。该模型通过局部连接、参数共享、层级特征提取等策略,有效捕获数据中的空间模式。以下从结构特性、工作机制及应用维度展开说明: **1. 局部连接卷积运算** 卷积层利用可学习的多维滤波器对输入进行扫描,每个滤波器仅作用于输入的一个有限邻域(称为感受野),通过线性加权非线性变换提取局部特征。这种设计使网络能够聚焦于相邻像素间的关联性,从而识别如边缘走向、色彩渐变等基础视觉模式。 **2. 参数共享机制** 同一卷积核在输入数据的整个空间范围内保持参数不变,大幅降低模型复杂度。这种设计赋予模型对平移变换的适应性:无论目标特征出现在图像的任何区域,均可由相同核函数检测,体现了特征位置无关性的建模思想。 **3. 特征降维空间鲁棒性** 池化层通过对局部区域进行聚合运算(如取最大值或均值)实现特征降维,在保留显著特征的同时提升模型对微小形变的容忍度。这种操作既减少了计算负荷,又增了特征的几何不变性。 **4. 层级特征抽象体系** 深度CNN通过堆叠多个卷积-池化层构建特征提取金字塔。浅层网络捕获点线面等基础模式,中层网络组合形成纹理部件,深层网络则合成具有语义意义的对象轮廓。这种逐级递进的特征表达机制实现了从像素级信息到概念化表示的自动演进。 **5. 非线性扩展泛化控制** 通过激活函数(如ReLU及其变体)引入非线性变换,使网络能够拟合复杂决策曲面。为防止过拟合,常采用权重归一化、随机神经元失活等技术约束模型容量,提升在未知数据上的表现稳定性。 **6. 典型应用场景** - 视觉内容分类:对图像中的主体进行类别判定 - 实例定位识别:在复杂场景中标定特定目标的边界框及类别 - 像素级语义解析:对图像每个像素点进行语义标注 - 生物特征认证:基于面部特征的个体身份鉴别 - 医学图像判读:辅助病灶定位病理分析 - 结构化文本处理:循环神经网络结合处理序列标注任务 **7. 技术演进脉络** 早期理论雏形形成于1980年代,随着并行计算设备的发展大规模标注数据的出现,先后涌现出LeNet、AlexNet、VGG、ResNet等里程碑式架构。现代研究聚焦于注意力分配、跨层连接、卷积分解等方向,持续推动模型性能边界。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特征提取范式,建立了从原始信号到高级语义表达的映射通路,已成为处理几何结构数据的标准框架,在工业界学术界均展现出重要价值。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