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sck
计算机系统难免会因为人为的误操作或系统的原因而出现死机或突然断电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文件系统的崩溃,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硬件损坏。fsck
在系统无法启动或无法安装分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命令修复损坏的文件系统。
2、常见使用参数
-a:自动修复文件系统,不询问任何问题;
-A: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内容,检查文件内所列的全部文件系统;
-N:不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会进行的动作;
-P: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同时检查所有的文件系统;
-r:采用互动模式,在执行修复时询问问题,让用户得以确认并决定处理方式;
-R: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略过/目录的文件系统不予检查;
-s:依序执行检查作业,而非同时执行;
-t<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类型;
-T:执行fsck指令时,不显示标题信息;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只有root或具有sudo特权的用户才能清除缓冲区。
当FILESYSTEM提供no 作为参数时,fsck检查fstab文件中列出的设备。
切勿fsck在已安装的分区上运行,因为这可能会损坏文件系统。在尝试检查或修复文件系统之前,请始终unmount先进行操作。
3、实例
[root@localhost dev]# umount /dev/sda1
[root@localhost dev]# ll /dev | grep sd
brw-rw----. 1 root disk 8, 0 4月 7 07:39 sda
brw-rw----. 1 root disk 8, 1 4月 7 07:39 sda1
brw-rw----. 1 root disk 8, 2 4月 7 07:39 sda2
[root@localhost dev]# fsck -P /dev/sda1
fsck,来自 util-linux 2.23.2
If you wish to check the consistency of an XFS filesystem or
repair a damaged filesystem, see xfs_repair(8).
[root@localhost dev]# mount /dev/sda1
[root@localhost 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