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贡问政"说开去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对于这段文字,后人引用较多,必有深意。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的“天地人之道”中,曾引用并解释过这段话。原文中是这样讲述的: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对于这部分,很多人有过评论。于丹老师首先把“足兵”放到首位进行的解释,然后讲解“足食”,与原文不同,这里我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值得我们留意的应该是对于“民信”的解释。“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从这句话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民信”就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满足呢?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宗教式的信仰呢?还是一种最为直观和朴实的“信誉”?
                我突然又想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否可以延伸,寄意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得信于国,故可满足精神。国取信于民,故可安定融和。
                或者我没必要研究的那么深,无论是精神上的幸福感 还是宗教式的信仰 或是简简单单的信仰,只要丢失“民信”,已孔圣人所说,这个国家岂不是命不久矣。
————————————————————华丽分割——————————————————————————————————
            紧紧4个小时的睡眠确实不够用,此时脑子已经不适合深入思考了。
但此时脑子里浮现的是这些片段:“动车事故”“暴力强拆”“校车事故”“中国捐助”“暴力执法”
“勾结”“贪污腐败”“冷漠”“儿童辗压”“围观”……
如果是“信誉”,丢失的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现状的。说是信誉,是不是还有文化道德丢失。。太乱了,脑子也太乱了。
———————————————————再次分割————————————————————————————————————
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了。似乎是政府丢了什么,国民又丢了什么。
脑子困了
至此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