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基本描述

注:本篇为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相关文章的合辑,未去重。


逻辑拓扑描述

逻辑拓扑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描述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数据流动方式,而不考虑其物理位置或实际连接方式的结构。它主要关注的是网络中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信路径。

逻辑拓扑的特点

  1. 抽象层次:提供一种抽象视图,允许网络管理员专注于网络的功能性结构,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现。

  2. 连接关系:展示网络节点之间的逻辑连接,包括直接连接、间接连接或通过特定协议实现的连接。

  3. 数据流向:反映数据在网络中的流动方式,包括数据包的转发路径和特定数据传输使用的路径。

逻辑拓扑的类型

  1. 星形拓扑(Star Topology):所有设备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数据通过中心节点传输。
  2. 总线拓扑(Bus Topology):所有设备共享同一个通道,数据通过这个通道传输。
  3. 环形拓扑(Ring Topology):设备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数据沿着环形传输。
  4. 树形拓扑(Tree Topology):设备形成一个树形结构,数据从根节点传输到叶节点。
  5. 网状拓扑(Mesh Topology):每个设备都与其他设备直接连接,数据可以通过多条路径传输。
  6. 部分网络拓扑(Partial Mesh Topology):网络上的节点直接连接到其他节点,但并非每个节点都连接到其他每个节点。
  7. 组合型混合拓扑(Hybrid Topology):结合多种拓扑结构,以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 逻辑拓扑工作原理

OSPF路由协议使用逻辑拓扑来构建最短路径优先树(也称为 Dijkstra 树或 SPF 树,一种基于图论的算法),用于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和确定路由选择。

  1. 构建SPF树:OSPF 首先在每个路由器上运行 Dijkstra 算法,以构建一个无向图的 SPF 树。在这个树中,每个路由器都是一个节点,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表示为边。

  2. 动态查找:OSPF 能够动态地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来重新计算路由。当网络中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OSPF 通过洪泛机制(flooding)传播这些变化,然后重新计算 SPF 树。

  3. 维护路由信息:通过维护 SP F树,OSPF 可以快速地确定到达网络中任何目的地的最佳路径。这种机制确保了路由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4. 最佳路径选择:OSPF使用成本(cost)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路径的“好”或“坏”,并选择成本最低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5. 路由决策:OSPF的路由决策是基于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中的信息,该数据库包含了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OSPF 逻辑拓扑描述

  1. 节点类型: 在 OSPF 的逻辑拓扑中,表达拓扑的点包括代表路由器的实节点(Node)和代表转发网络 (TransNet) 的虚节点 (Pseudonode)。实节点代表真实的路由器,而虚节点则表示网络。

  2. 图的构成: 描述全网络的图仅包含点和边。路由器和中间的多点网络在图中由点表示。网段信息也以叶子节点的方式出现在图中。两者的区别在于,叶子节点连接在树的末端。然而,只有在 SPF (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计算结束后,叶子节点才会挂在 SPF 树上。从树根访问图中的任何一个叶子节点,即为计算路由的过程。

  3. 网络分类: 网络分为 TransNet 网络和 Stub 网络。二者的区别在于:TransNet 网络至少有两个节点,流量可以在这些节点间传递;而 Stub 网络仅代表连在单一节点(路由器)上的网络,流量只能进或出该网络。Stub 网络包括以下类型:

    • 回环接口(Loopback)网络
    • 次要地址(Secondary Address)网络
    • 无邻居的以太网接口网络
    • 点到点链路上每个节点(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
  4. 数学模型描述: 为了表达四个节点之间全互联可达的关系,在数学模型中,将中间的网络表述为一个节点,并连接每个节点。

  5. 叶子节点的成本: 尽管叶子节点代表网络,但它们本身也有成本,该成本即为所在链路的成本。


网络拓扑七大类型:总线、环形、星形、网状、树形、点对点、混合

wljslmz 发表于 2023/01/30

在网络世界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拓扑,网络拓扑主要就是描述网络中各个元素的对应关系,那么网络中包含哪些类型的拓扑呢?

图片

如上图所示,网络拓扑一般有两大类型:

  • 物理拓扑
  • 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主要包含了计算机电缆和其他网络设备。

逻辑拓扑主要包含网络物理设计。

图片

如上图,不同类型的物理拓扑包括:

  • P2P拓扑
  • 总线拓扑
  • 环形拓扑
  • 星形拓扑
  • 树形拓扑
  • 网状拓扑
  • 混合拓扑

下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每一种物理拓扑!

P2P拓扑

点对点拓扑是所有网络拓扑中最简单的,这种拓扑中的网络由两台计算机点对点直接连接。

图片

点对点拓扑

优点:

  • 连接更快、更可靠,因为是直接连接。
  • 不需要网络操作系统。
  • 不需要昂贵的服务器,因为使用单个工作站就可以访问文件。
  • 不需要任何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因为每个用户都设置了自己的权限。

缺点:

  • 只适用于计算机距离很近的小区域,这是最大的缺点。
  • 不能集中备份文件和文件夹。
  • 除了权限之外,没有任何安全性。

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使用一根电缆连接所有的节点,主缆充当整个网络的主干,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充当计算机服务器,当它有两个端点时,称为线性总线拓扑

图片

总线拓扑

优点:

  • 电缆的成本非常低,因此被广泛用于构建小型网络。
  • 既便宜又易于安装。
  • 广泛适用于规模较小、简单或临时的网络。

总线上的计算机只监听正在发送的数据,而不负责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移动到另一台计算机。

缺点:

  • 链路上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则整个系统将崩溃。
  • 当网络流量很大时,很容易在网络中产生冲突。
  • 当网络流量较大或节点过多时,网络的性能会显著降低。
  • 电缆的长度总是有限的,所以不利于扩展。

环形拓扑

在这种拓扑中,每台设备正好有两台相邻设备用于通信,之所以被称为环形拓扑,因为它的形成类似于环。

在此拓扑中,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都是最后一个节点与第一个节点组合在一起。

此拓扑使用令牌将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传递到另一台计算机,所有消息都以相同的方向通过环。

图片

环形拓扑

优点:

  • 易于安装和重新配置。
  • 添加或删除环内设备拓扑只需要移动两个连接。
  • 所有计算机都是平等访问的。
  • 更快的错误检查和确认。

缺点:

  • 单向流量。
  • 单环中断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中断。
  • 在环中,拓扑信号一直在循环,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功耗。
  • 故障排除非常困难。
  • 添加或删除计算机可能会干扰网络活动。

在星型拓扑中,所有计算机都在集线器的帮助下连接,中心的机器被称为中心节点,所有其他节点都使用此中心节点连接,它在局域网上最受欢迎,因为它们既便宜又易于安装。

图片

星形网络

优点:

  • 易于故障排除、设置和修改。
  • 某些节点即使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仍可正常工作。
  • 性能快,节点少,网络流量极低。
  • 添加、删除和移动设备很容易。

缺点:

  • 集线器或集中器出现故障,连接的节点将被禁用。
  • 安装星型拓扑的成本很高。
  • 繁忙的网络流量有时会显著降低总线速度。
  • 性能取决于集线器的容量。
  • 电缆损坏或端接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网络瘫痪。

网状拓扑

在网状拓扑中,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有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提供高级别的冗余,因此即使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数据也可以通过另一条路径到达目的地。

网状拓扑类型

部分网状拓扑:

在这种类型的拓扑中,大多数设备的连接方式几乎与完全拓扑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很少有设备只连接两到三个设备。

图片

部分网状拓扑

全网状拓扑:

在此拓扑中,每个节点或设备都直接相互连接。

图片

完全连通的网状拓扑

优点:

  • 可以在不中断当前用户的情况下扩展网络。
  • 由于节点有专用链路,因此没有流量问题。
  • 专用链路可帮助您消除流量问题。
  • 网状拓扑是健壮的。
  • 它有多条链路,因此如果任何一条路由被阻塞,还可以使用其他路由进行数据通信。
  • P2P链路使得故障识别和隔离过程变得容易。
  • 通过将所有系统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来帮助您避免网络故障。
  • 每个系统都有其私密性和安全性。

缺点:

  • 安装很复杂,因为每个节点都连接到每个节点。
  • 由于使用了更多的电缆,所以价格昂贵。
  • 复杂的实现。
  • 它需要更多空间用于专用链路。
  • 由于布线的数量和输入输出的数量,它的实施成本很高。
  • 需要很大的空间来铺设电缆。

树形网络

树形拓扑有一个根节点,所有其他节点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层次结构,因此,它也称为分层拓扑

此拓扑将各种星形拓扑集成到一条总线中,因此称为星形总线拓扑

树型拓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网络,类似于总线星型拓扑。

图片

树形网络

优点:

  • 一个节点的故障永远不会影响网络的其余部分。
  • 节点扩展既快捷又简单。
  • 很容易错误检测。
  • 易于管理和维护。

缺点:

  • 布线密集扑。
  • 如果添加更多的节点,则其维护困难。
  • 如果集线器或集中器出现故障,连接的节点也会被禁用。

混合拓扑组合了两个或多个拓扑,如下图所示,该网络不能以一个标准拓扑来衡量。

图片

混合拓扑

例如,您可以在上图中看到,在一个部门的办公室中,使用的是星型拓扑和P2P拓扑,当两个不同的基本网络拓扑连接时,就会产生混合拓扑。

优点:

  • 提供最简单的错误检测和故障排除方法。
  • 高效灵活的网络拓扑。
  • 可扩展的。

缺点:

  • 混合拓扑结构的设计比较复杂。
  • 成本最高

如何选择网络拓扑?

  • 总线拓扑肯定是安装网络成本最低的。
  • 如果您想使用更短的电缆或您计划扩展网络是未来,那么星形拓扑是您的最佳选择。
  • 全网状拓扑理论上是理想的选择,因为每个设备都连接到每个其他设备。
  • 如果要使用双绞线进行组网,则应构建星型拓扑。

总结

1、点对点

由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组成

2、总线

使用一根电缆连接所有包含的节点

3、环形

每个设备都有两个相邻的设备用于通信

4、星形

所有计算机都在集线器的帮助下连接

5、网状

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相互连接

6、树形

有一个根节点,所有其他节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7、混合

结合了两种或多种拓扑


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

公子绝于 2020-11-22

一、 拓扑的概念

当听到人们说搭建某某拓扑时,很多人对于拓扑这个概念是很不理解(当初我也是这样,花了很多时间来理解这个概念),拓扑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结构。拓扑指的是设备互连的方法,由于涉及到主用路径与备用路径,拓扑又分为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设备与电缆的物理布局,这个最好理解了,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看到的物理结构就是物理拓扑。

逻辑拓扑:数据传输时的真实路径,这个是最难理解的,特别是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的话,强烈建议掌握我之前写的VLAN配置那篇文章,因为下面的案例会使用到它。

二、常见的物理拓扑

(1)总线拓扑:总线拓扑也被称为线性总线,它的结构就是所有的设备都连接到一条电缆上。如下图所示,一条总线缆上连接着许多网络设备,主电线的两端必须连接端接器。这个端接器是用于吸收电缆端的信号的,若没有这个端接器,那么相应的电子信号到达电缆末端后将反弹回来,将导致网络出现差错。现在这个拓扑结构可以说是已经绝迹了。

img

(2)环型拓扑:它的结构就是**网络上所有的设备通过线缆连成一个环。**这个环型拓扑它是没有起点也终点的,所以端接器是不用的。它有单环与双环结构。

单环拓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共享一条电缆,数据只沿一个方向传输,每台设备都等待通过网络发送数据。注意这个拓扑的概念,我们会发现这里有一个问题,数据只沿一个方向传输,那若是某台设备出现故障了,岂不是影响了整个网络?是的,这个拓扑结构存在单点故障问题,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故障就会使得整个环无法正常运行。

img

双环拓扑:在单环拓扑的基础上,再添加多一个环,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沿两个方向传输。双环拓扑结构提供了冗余(备份)功能,当其中一个环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环上也可以实现数据传输。

img

(3)星型拓扑:网络中的相关设备通过单一的线缆连接到中央设备。一旦星型拓扑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大部分网络都会受到影响,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设计出了扩展星型拓扑。扩展星型拓扑就是在设备之间提供冗余连接,以防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网络中断。

星型拓扑:

img

扩展星型拓扑:

img

(4)互连拓扑:它是一种类似于星型拓扑的结构,主要是在星型拓扑结构的设备之间提供冗余连接,根据冗余程度,可以分为全互连与部分互连。

全互连拓扑:

img

部分互连拓扑:

img

注意:

1.物理星型拓扑的实现成本比物理总线拓扑高;

2.星型拓扑是以太网LAN中最常见的物理拓扑;

3.星型拓扑的中央节点可以是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

4.在网络中,若使用集线器时,物理拓扑为星型,但是逻辑拓扑为总线;

5.以太网逻辑拓扑为总线拓扑结构,但是物理拓扑可能是总线,也可能是星型;

6.互连拓扑可以提升网络的可用性与可靠性,但是它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且可能会限制可扩展性,所以这种拓扑慎用哈;

7.全互连拓扑是每两两设备之间都彼此相连用以提供冗余,而部分互连拓扑只有部分的设备才会提供多条连接。

三、拓扑案例

1.案例1:物理拓扑是星型拓扑,但是逻辑拓扑为总线型拓扑

物理拓扑:

img

逻辑拓扑:

img

上图中,我们在工作中看到的物理拓扑是星型的,但是它的逻辑拓扑为总线型的。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会疑惑,所有的网络设备通过单一的线缆连接到一台中央设备,这个不是星型拓扑的概念吗?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是有认真看的,这个值得表扬。但是,我们得研究一下中央的设备是哪种,它的工作机制是如何的,否则是很难得知它的逻辑拓扑的。

2.案例2:物理拓扑是星型拓扑,逻辑拓扑也是星型拓扑

物理拓扑:

img

逻辑拓扑:

img

这个拓扑图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因为它的拓扑图与逻辑图都是一样的,但是千万别被这些拓扑图的表面欺骗哈。

3.案例3: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相差有点大

物理拓扑:

img

逻辑拓扑:

img

这个实验拓扑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这里的逻辑拓扑图怎么与物理拓扑图差异有点大啊,P0与PC1明明是直连交换机的,怎么画这个逻辑拓扑图就不见了呢?我们回忆一下逻辑拓扑的概念,数据传输时的真实路径,这里PC1发送数据包给PC0,首先到达F0/2,而F0/2是关联VLAN 3的,所以这里有它的标签。细心的朋友们也会发现这个图与我们之前的单臂路由实验是一个样的,没错,这里使用的是VLAN与TRUNK的技术实现的,所以这个图若看不懂,得回去看看我发的VLAN与单臂路由的文章了。

4.案例4: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相差比较大

物理拓扑:

img

逻辑拓扑:这里的逻辑拓扑结构可以规划很多种,我在这里就随便写两种吧

(1)

img

(2)

img

这里我就随意列举了两种可能的逻辑拓扑,实际上,添加多两台三层交换机可以规划出更加复杂的拓扑结构。我们平时的逻辑拓扑大多数没有这么复杂的,像案例1、2、3类会多一点,案例4这种多是运营商或很大的公司才会有这种拓扑的。

注意:

1.我们画出设备的物理拓扑图与逻辑拓扑图是为了方便管理、以及进行流量控制。

2.当我们的逻辑拓扑非常复杂时,建议针对性的画出拓扑图,也就是按照设备的通信线路来画,因为不同的通信它的数据传输路径是不同的。


vi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