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 “卡瑞尔公式” 相关文章合辑。
未整理去重。
卡瑞尔公式 = 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原创 编者:宁 寕斎 2022 年 08 月 15 日 09:30 浙江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 村上春树
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起源
威利・卡瑞尔是纽约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有一次,卡瑞尔到密苏里州去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以使用了,但是依然没有达到公司保证的质量。对此,卡瑞尔十分焦虑,一度无法入睡。后来,他意识到,忧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于是,便试图换一种思路面对这个问题。
他是这么想的:这件事情最坏会导致什么结果?无非是老板把整台机器拆掉,然后炒掉自己。想到这个最坏的结果后,卡瑞尔对自己说:“如果丢掉了这份工作,我该怎么办?” 然后,他发现,当时机修工程师普遍紧缺,找一份新工作并不难 —— 换句话说,最坏的结果也并非无法接受。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后,卡瑞尔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后来,经过几次试验,他终于发现,如果再多花五千块钱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结果就是公司非但没有损失,还获得了一个完美的改进方案,而卡瑞尔也没了丢掉工作的风后来,成功学大师 戴尔・卡耐基 从卡瑞尔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个解决忧虑情绪的方法,并命名为 “卡瑞尔公式”。
内容及步骤
卡瑞尔公式的全称是卡瑞尔万灵公式,其内容是指:唯有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在精神上先接受了它以后,才会使我们处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地位上。如果你有了烦恼,你可以用卡瑞尔的万灵公式,按照以下三点去做:
第一步,先排除恐惧情绪,理性地分析整个情况,然后,找出万一失败可能导致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第二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接受它。这样一来,即使事情真的无法挽回了,我们也可以很快地放松下来。
第三步,之后,我们就平和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试着改善在心理上已经接受的那种最坏的情况。假若应对适当,我们就可以很快摆脱这种所谓的最坏情况。
但是,如果一直忧虑下去的话,恐怕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它会毁了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在我们忧虑的时候,思想会到处乱转,而丧失做决定的能力。然而,当我们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进而在精神上接受它之后,就能够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使自己处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处置当不再忧虑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一:当卡瑞尔意识到这点时
第一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 充其量不过是丢掉差事,也可能老板会把整个机器拆掉,使投下的 20000 块钱泡汤。
第二步,让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最坏情况。他对自己说,我也许会因此丢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至于我的老板,他们也知道这是一种新方法的试验,可以把 20000 块钱算在研究费用上。
第三步,有了能够接受最坏的情况的思想准备后,就平静地把时间和精力用来试着改善那种最坏的情况。他做了几次试验,终于发现,如果再多花 5000 块钱,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结果公司不但没有损失 20000 块钱,反而很快就达到了目标。
例二:一则征兵广告
其内容如下:“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总结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叫 “存肢效应”,说的是人在被截去某部分肢体后,心理上却在很长的时间里对那个已不存在的肢体有着存在感和支配欲,不愿意接受失去肢体的现实。
每一个方法,都需要专注、放松、很清楚的。不管是哪一个步骤,都是在专注『心』。
就像 “存肢效应”,生活中有太多的不顺心,我们不得不接受它们,而一些人不敢直面现实,躲在虚幻的世界里承受着忧虑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需要接受不完美,就当是生活给我们的一种历练,像卡瑞尔那样做自己的英雄,不怕失败,大步向前。“卡瑞尔公式” 也告诉我们,用 平常心 去对待它,风雨过后总是彩虹。
与其抱残守缺,执着于过去,不如果断放弃,美梦破灭之后往往就是黎明!
心理学效应|卡瑞尔公式: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博览文苑 2023 年 09 月 01 日 00:00 江西
美国有一则征兵广告既幽默又智慧,内容如下: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
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
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
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
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
所以当人们有了接受最坏的思想准备之后,就有利于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说,当人们冷静地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反倒有利于用积极的态度促使最坏的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卡瑞尔公式的全称是卡瑞尔万灵公式, 这个魔术方程式为什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这么行之有效、有价值的作用呢?因为它能够把从我们漫无边际的烦恼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一旦我们认清了自己的立场,就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卡瑞尔公式由来
威利・卡瑞尔是纽约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有一次被派到密苏里州去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以使用了,但是远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对此,卡瑞尔很焦虑,晚上还因为这个问题失眠了。后来,他意识到焦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便换了一个思路面对这个问题。
首先,这件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老板把整台机器拆掉,然后炒了自己。
其次,自己能否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 卡瑞尔觉得丢掉工作可以再找一份,自己最近付出的努力就当一次难得的锻炼。
最后,既然没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那就直面问题吧。卡瑞尔于是平静地将时间放在改进技术上。最终想到了一个完美的改进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从卡瑞尔的经历中总结了一个解决忧虑情绪的方法,并称为 “卡瑞尔公式”。定义为: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首先在精神上接受它,然后集中精力从容地解决问题。
卡瑞尔公式的使用步骤
-
第一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
第二步,让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
-
第三步,有了能够接受最坏情况的思想准备后,就能平静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改善那个最坏的情况。
具体案例
当不再忧虑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英国心理医师罗宾・汉斯的治疗记录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汉斯的朋友艾尔・亨利因为常年抑郁而得了严重的胃溃疡,只能吃苏打粉,每小时吃一大匙半流质的东西,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护士拿一条橡皮管插进他的胃里,把里面的东西清洗出来。
这种情形持续了好几个月后,汉斯建议亨利说:“朋友,既然医生说你这病没救了,那么最坏也就是死亡了。你一直想在死之前环游世界,不如趁现在去实现这个愿望吧。” 亨利听从了汉斯的建议。随后,他买了一口棺材,把它运上船,然后委托轮船公司安排好,万一他去世的话,就把尸体放在冷冻舱里运回英国。然后,亨利便就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神奇的是,他在旅程开始后,就觉得好多了,渐渐地不再吃药,也不再洗胃了。渐渐地,几个星期过去之后,他甚至可以抽黑雪茄、喝威士忌了。
当旅行结束后,他的胃溃疡也奇迹般地不药而愈了。
在罗宾・汉斯生活的时代,“卡瑞尔公式” 还没有问世,但他给亨利的建议中却包含了 “卡瑞尔公式” 的精髓:
-
找到最坏的情况(死亡)
-
接受现实(死前环球旅行)
-
改善现实(旅行过程中心情愉悦,胃溃疡症状好转)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卡瑞尔万灵公式
原创 心理师:威叔 心理自救 2024 年 09 月 02 日 20:26 广东
“卡瑞尔万灵公式”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这个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在复杂的环境中,个体是如何做出决策的。为了让这个概念更加清晰易懂,本文将通过一个详细的故事,来阐述 “卡瑞尔万灵公式” 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卡瑞尔万灵公式的定义
“卡瑞尔万灵公式”(Carell-VanLing Formula)是一种描述决策过程的心理学模型,强调个体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会根据两个主要因素做出决定:期望值和效用值。公式的基本表达为:
D = f (E, U)
其中,D 代表决策的选择,E 代表期望,即个体对某一选择可能带来结果的预期概率,而 U 则代表效用,即该结果对个体的重要性或吸引力。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如何权衡期望和效用,从而做出最终的决策。
2 故事背景:张伟的职业抉择
张伟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律师,在一家著名的律所工作。他毕业于国内顶尖的法学院,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和强大的辩论能力,顺利进入了这家律所的诉讼部门。几年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业内逐渐小有名气,甚至多次在重要案件中担任主力律师。
然而,张伟最近却陷入了职业生涯的瓶颈期。他感到每天的工作越来越枯燥乏味,似乎看不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新的职位邀请 —— 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法务总监职位。这一职位不仅薪资待遇优厚,还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他也担心离开目前的律所是否会让他的职业生涯陷入不确定性。
为了寻求帮助,张伟找到了一位老朋友李强。李强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两人约在了一家宁静的茶馆,张伟向李强倾诉了自己的困惑。
“李强,你知道我一直以来都想在法律界有所成就,现在突然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可我却感到非常矛盾。我不知道该不该接受这份新工作。” 张伟一边搅拌着杯中的茶,一边说道。
李强微笑着点点头:“伟,我理解你的困惑。其实,你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决策难题。而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用‘卡瑞尔万灵公式’来分析这种情况,帮助你更好地做出选择。”
张伟好奇地问:“卡瑞尔万灵公式?那是什么?”
3 卡瑞尔万灵公式的应用与分析
李强解释道:“卡瑞尔万灵公式是一个心理学模型,用来描述人们在做决定时的思维过程。简单来说,你的决策取决于两个因素:期望值和效用值。期望值是你认为接受新工作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而效用值则是这个成功对你个人的意义,或者说它的吸引力有多大。”
张伟点了点头:“那么,如何用这个公式来分析我现在的情况呢?”
李强继续道:“首先,我们来看期望值。如果你接受这份新工作,你认为自己能够在新公司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考虑到你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这个概率应该不低吧?”
张伟思索了一下,回答道:“确实,我觉得我能胜任这份工作,成功的概率应该有七成以上。”
“很好。” 李强接着说,“那么我们再来看效用值。假设你在新公司取得了成功,你认为这对你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感有多大的意义?”
张伟沉思片刻后说道:“如果我在这家公司取得成功,不仅薪资会有大幅度提升,而且未来的发展机会也会更多。我觉得这个效用值对我来说是非常高的。”
李强微笑着总结道:“这就是卡瑞尔万灵公式的魅力所在。当你觉得期望值和效用值都很高时,选择的倾向性就会非常明显。按照这个公式,你接受新工作的决策是合理的。”
张伟点头表示认可,但仍有些犹豫:“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意味着要放弃现在的一切,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
李强点点头,表示理解:“这种担忧是自然的。你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公式中的期望值和效用值,还有其他情感和现实因素。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卡瑞尔万灵公式可以帮助你理性地评估这次机会,至少在理性上,这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4 最终的决策与结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伟反复思考着李强的话。他不仅评估了自己在新公司成功的可能性,还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和目标。最终,他决定接受这份新工作,并在通知律所后,顺利完成了交接工作。
加入新公司后,张伟发现自己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他不仅迅速适应了公司文化,还在几个重大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能力,赢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而这个决定也让他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热情与动力。
5 总结与启示
“卡瑞尔万灵公式”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模型,但它揭示了人们在做出重要决策时的内在逻辑。在张伟的故事中,这个公式帮助他理性地分析了职业选择中的关键因素,最终做出了对他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的决定。通过理解期望值和效用值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面对各种决策时,做出更加明智和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
Simon, H. A. (1955).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9 (1), 99-118.
-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 263-291.
-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通过张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卡瑞尔万灵公式不仅是一个理论工具,更是我们在生活中做出重大决策时的指南。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读完《肖申克的救赎》悟到一个顶级心态,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处于什么环境,面对什么人,都要学会 “输得起”
原创 零一爱读书 2025 年 01 月 08 日 20:47 湖北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美 国】 斯蒂芬・金 著《肖申克的救赎》
或许每一位成年人都曾经历过一段昏暗的时光:
可能是工作的不顺心,家庭中的琐碎繁杂,也有可能是对未来的恐惧与迷茫。
外界因素的确会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
但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一定是那股打不败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内心。
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
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它讲述了一位年轻、富有的银行家因一起冤案入狱后,如何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走向自由的故事。
或许很多人都会为影片中安迪在雨中拥抱自由的画面而感动落泪。
但我却认为,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并不是安迪冲破污秽下水道的那一刻,也不是典狱长发现那条逃亡之洞之时;
而是安迪在肖申克监狱遭遇非人的磨难后,仍旧心怀希望、不被任何人打乱自己节奏的决心。
普通人或许难以像安迪那般坚韧,但却可以从书中重新点燃希望之光。
从书中可以悟到一个顶级心态,就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学会 “输得起”。
01 输的起,才能接受世事无常
安迪是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年仅 30 岁的他就已成为了一家大银行的副总裁。
原本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大好前程,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他变成了一名囚犯。
尽管当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安迪是杀害妻子的凶手。
但安迪过于冷静、镇定的态度却让陪审团一致认为他就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他们不相信安迪在遭遇妻子出轨后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更不相信安迪是无辜的。
就这样,安迪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被误判无期徒刑,和新来的犯人一样,他们像 “猴子” 那般被老狱友们围观。
夜晚的肖申克监狱既阴森又恐怖,第一晚无疑是最难熬的,有的人会痛哭流涕,也有人会大声咆哮。
其中一位胖子甚至因控制不住情绪而被监狱警长活活打死。
此时安迪不仅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还展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他会定期锻炼、定期修剪指甲,他不轻易与人交流,只是默默观察狱中谁可以帮助他拿到他想购买的物品。
一位老狱友瑞德说:
“他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仿佛披着隐身衣,庇护着他远离这里的纷杂。”
因为安迪十分清楚,事情已成定局,抱怨、愤恨、沮丧等等这些负面情绪永远无法让自己逃离眼前的困境。
唯有接受才能减少痛苦、让自己迅速调整状态,并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契机。
就像生活中的我们,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不如先尝试接受。
冷静过后再想办法如何脱离困境,或许情况并没有预期中的糟糕。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卡瑞尔万灵公式:
唯有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在精神上先接受它,才会使我们处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位置上。
比如:被老板炒了鱿鱼,说不定会遇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利用这个时间学习新技能;
一段感情破裂后,也许对方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你也有机会开始新的生活;
总之,先接受最坏的结果、降低预期,才能在困境中涅槃重生。
02 底线,往往决定你的尊严
根据书中的描述,安迪外貌清秀、身材瘦小,入狱没多久他就被监狱里的 “三姊妹” 盯上。
他被打得惨不忍睹,下嘴唇肿的像香肠,右眼肿的张不开。
尽管安迪奋力反击,也无法逃脱被侮辱的命运。
渐渐地,他们越发得寸进尺,甚至让安迪跪下来,并拿出剃刀威胁他做更过分的事情。
安迪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他镇定的说:
“如果你把任何东西塞进我的嘴里,你就会失掉那个东西。”
“三姊妹” 显然不相信他敢这么做, 他警告安迪若敢这么做,他会做的更过分。
安迪不慌不忙的接着说:
“我只知道,用力咬下去的反射动作有时候太激烈了,事后你得用铁锹或钻子才有办法把下巴撬开。”
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安迪谈判时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
仿佛他们三人只是在和他讨论股票与债券,而不是跪在洗衣房的脏地板上。
此话一出,他们没敢把任何东西放到安迪嘴巴里。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 “姊妹” 被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地躺在牢房中。
根据瑞德的猜测,大概率是安迪花钱处理了这件事情。
倘若这次安迪没有坚守底线、也不做出任何反击,只会换来永无宁日的欺辱。
《杨绛传》里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低头了还得寸进尺,那就抬起头、挺起腰,不择手段撂倒他,无论是谁,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是规律,也是礼貌。”
生活中也是如此,一旦让他人发觉欺负你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他们就敢持续在你身上做坏事。
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与人相处,切不可毫无底线的妥协。
有时候长刺不是为了扎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03 输的起,才有赢得可能
曾看到过一段话:“弱者诉苦,强者自渡,圣者渡人。”
弱者遇到困难,往往会陷入自我否定,或者习惯性退缩。
而强者即便身处逆境,也会为自己寻找机会改变现状。
一次,安迪和瑞德被安排到另外一处修屋顶,他们听到了狱警哈力的谈话。
哈力无意间获得了一笔亲人赠与的遗产,这原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他却感到十分苦恼。
因为纳税后他只能获得一小部分钱,留下的钱只够买辆车,还要付一堆的修理费和保养费。
此时安迪竟然丢下刷子,毫不畏惧的走过去,他告诉哈力自己有办法帮他省税。
安迪的举动吓得瑞德和其他狱友们简直不敢呼吸,瑞德想阻拦这一疯狂的举动却早已来不及。
还好,安迪赌赢了,哈力嘴上虽然说不信他的建议,但内心早已动摇。
除此之外,安迪还为每位同事争取到了三罐啤酒。
从那时起,安迪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被调到图书馆工作,充当监狱的 “财务”。
曾经欺负他的 “三姊妹” 再也不敢招惹他,监狱的其他工作人员甚至在安迪的指导下实现了 “财富自由”。
经过这次冒险,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善意对待。
之后的日子里,他有了更多机会为自己制作假身份,也有更多精力凿洞、研究地质变化。
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逃离了这座曾经困住他二十多年的肖申克监狱。
没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也没人知道他为自己创造了多少机会。
《老人与海》里面的一句话:
“人可不是为了失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只要生命在继续,就别怕输,即使希望十分渺茫,也总会有赢的时候。
机会不仅仅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输的起的人。
写在最后
有人说 ,这本书让无力者变得有力,让悲观者勇敢前行,让志得意满者心生敬畏,让麻木的人开始思考。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肖申克,当进入自己的肖申克时,只觉得压力之墙一直在包围着自己。
它会让你沮丧、思维迟滞、浑浑噩噩的重复平淡的生活。
当激情被消磨殆尽的时候,你甚至忘了自己原本拥有自由的翅膀。
但输的起的人能一边接受世事无常,一边寻找新的机会,并始终相信那座围墙无法阻拦内心的光芒。
就如《哈姆雷特》里的一句话:
“即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心若自由,生命则生生不息。
愿你我顺境不傲,逆境不忧,绝境不慌!
via:
-
卡瑞尔公式 = 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https://mp.weixin.qq.com/s/xkRGXS6q9Eii5FofPeba_Q -
心理学效应|卡瑞尔公式: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https://mp.weixin.qq.com/s/lTAGK4_O811GAOe995R3zg -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卡瑞尔万灵公式
https://mp.weixin.qq.com/s/FBL2AoYJGsf4qgtiQ_tSHg -
读完《肖申克的救赎》悟到一个顶级心态,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处于什么环境,面对什么人,都要学会 “输得起”
https://mp.weixin.qq.com/s/8sRAwuWl66oGXdW3lIdz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