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基于实例纵深解析Okhttp3源码

Okhttp现在几乎已经是Android在java层进行网络请求的不二选择了,然而其实除了demo级别的演示使用外,OkHttp还有很多可以拓展使用的功能,如果不了解其源码是无法物尽其用的。所以本文将从请求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对OkHttp3的源码进行解析,力图描绘出其中的设计和架构关系。

首先,贴出测试代码如下,本次分析基于一个最简单的post请求进行解析,不涉及请求重定向,无缓存,请求通畅: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Builder()
				.connectTimeout(10, TimeUnit.MINUTES)
				.readTimeout(10, TimeUnit.MINUTES)
				.writeTimeout(10, TimeUnit.MINUTES)
				.build();
		Response response = client.newCall(
				new Request.Builder()
						.post(new FormBody.Builder()
								.add("wd", "note7")
								.build())
						.url("http://192.168.200.36:8080/test?wd=phone")
						.build()).execute();
		String string = response.body().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ing);

然而仅仅这样一个简单的请求,在okhttp内部流程也比较复杂,调用的时序图如下,忽略和合并一些无关紧要的方法,整个流程大概包含87步:


因为调用层次较多,实体多,涉及到的实体有20多个。

主干流程都在RealCall的execute方法体内完成。主干流程的核心方法如下:

* RealCall的execute方法(创建了第一个拦截链ApplicationInterceptorChain)

* ApplicationInterceptorChain的proceed方法

* RealCall的getResponse方法

* HttpEngine的构造器<init>方法(其中完成了本次请求连接的基本配置,如配置连接池、构建Address等,为Socket的创建做准备)

* HttpEngine的sendRequest方法

* StreamAllocation的newStream和findConnection方法(其中完成了RealConnection的创建,Socket的创建和connect建立连接)

* HttpEngine的readResponse方法(这里创建了第二个拦截链NetworkInterceptorChain)

* NetworkInterceptorChain的proceed方法(这里真正完成了网络内容的读写,最终返回的Response对象的构建从此开始)

* 随后是NetworkInterceptorChain和Http1xStream的writeRequestHeaders,createRequestBody,readResponseHeaders等方法(发生了Socket流的读写IO)

* 最后是HttpEngine的getResponse releaseStreamAlloc等方法。调用流程至此基本完结


(未完待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