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NET Declare语句

本文是看了网上很多零碎的知识点总结而成,要感谢广大网友的智慧

Declare语句

用于在模块级别中声明对动态链接库 (DLL) 中外部过程的引用。

语法 1

[Public | PrivateDeclare Sub name Lib "libname" [Alias "aliasname"] [([arglist])]

语法 2

[Public | PrivateDeclare Function name Lib "libname" [Alias "aliasname"] [([arglist])] [As type]

Declare 语句的语法包含下面部分:

部分 描述
Public 可选的。用于声明对所有模块中的所有其它过程都可以使用的过程。
Private 可选的。用于声明只能在包含该声明的模块中使用的过程。
Sub 可选的(但 Sub 或 Function 二者需选其一)。表示该过程没有返回值。
Function 可选的(但 Sub 或 Function 二者需选其一)。表示该过程会返回一个可用于表达式的值。
name 必需的。任何合法的过程名。注意动态链接库的入口处(entry points)区分大小写。
Lib 必需的。指明包含所声明过程的动态链接库或代码资源。所有声明都需要 Lib子句。
libname 必需的。包含所声明的过程动态链接库名或代码资源名。
Alias 可选的。表示将被调用的过程在动态链接库 (DLL) 中还有另外的名称。当外部过程名与某个关键字重名时,就可以使用这个参数。当动态链接库的过程与同一范围内的公用变量、常数或任何其它过程的名称相同时,也可以使用 Alias。如果该动态链接库过程中的某个字符不符合动态链接库的命名约定时,也可以使用 Alias
aliasname 可选的。动态链接库或代码资源中的过程名。如果首字符不是数字符号 (#),则 aliasname 是动态链接库中该过程的入口处的名称。如果首字符是 (#),则随后的字符必须指定该过程的入口处的顺序号。
arglist 可选的。代表调用该过程时需要传递的参数的变量表。
type 可选的。Function 过程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可以是 Byte、布尔、Integer、Long、Currency、Single、Double、Decimal(目前尚不支持)、Date、String(只支持变长)或 Variant,用户定义类型,或对象类型。


arglist 参数的语法以及语法各个部分如下:

[Optional] [ByVal | ByRef] [ParamArrayvarname[( )] [As type]

部分 描述
Optional 可选的。表示参数不是必需的。如果使用该选项,则 arglist 中的后续参数都必需是可选的,而且必须都使用 Optional 关键字声明。如果使用了ParamArray,则任何参数都不能使用 Optional
ByVal 可选的。表示该参数按值传递。
ByRef 表示该参数按地址传递。 ByRef 是 Visual Basic 的缺省选项。
ParamArray 可选的。只用于 arglist 的最后一个参数,表示最后的参数是一个 Variant 元素的 Optional 的数组。使用 ParamArray 关键字可以提供任意数目的参数。ParamArray 关键字不能与 ByVal、ByRef或 Optional 一起使用。
varname 必需的。代表传给该过程的参数的变量名;遵循标准的变量命名约定。
( ) 对数组变量是必需的。指明 varname 是一个数组。
type 可选的。传递给该过程的参数的数据类型;可以是 Byte、Boolean、Integer、Long、Currency、Single、Double、Decimal(目前尚不支持)、Date、String(只支持变长)、Object、Variant、用户自定义的类型或对象类型。


说明

Function 过程而言,过程的数据类型决定其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可以在 arglist 之后使用 As子句来指定函数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在 arglist 中,可以使用 As 子句来指定任何传给该过程的参数的数据类型。不单可以指定为任何标准数据类型,还可以在 arglist 中指定 As Any 来禁止类型检查,从而允许将任意数据类型传递给该过程。

空圆括号表示该 Sub 或 Function 过程没有参数,且 Visual Basic 应确保不会传递任何参数。在下面的示例中,First 不带任何参数。如果对 First 的调用中使用了参数,就会产生错误:

Declare Sub First Lib "MyLib" ()

如果带参数表,则每次调用该过程时都要检查参数的个数和类型。在下面的示例中,First 有一个Long 参数:

Declare Sub First Lib "MyLib" (X As Long)

注意 在 Declare 语句的参数表中不能有定长的字符串;只有变长的字符串才能传给过程。定长的字符串可以作为过程参数使用,但在传递前都要被转换为变长的字符串。

注意 当所调用的外部过程需要一个值为 0 的字符串时,就要使用 vbNullString 常数。该常数与零长度字符串 ("") 是不相同的。

关于VB.NET使用Alias子句:

Declare语句中的Alias子句是一个可选的部分,用户可以通过它所标识的别名对动态 库中的函数进行引用。例如,在下面的语句中,声明了一个在VB中名为MyFunction的函数,而它在动态库Mydll.dll中最初的名字是MyFunctionX。

  1.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MyFunction Lib "Mydll.dll" _Alias "MyFunctionX" ( ) As Long  

需要注意的是,Alias子句中的函数名是大小写敏感的,也就是说,必须与函数在生成时的声明(如在C源文件中的声明)一致。这是因为32位动态库与16位动态库不同,其中的函数名是区分大小写的。同样道理,如果没有VB.NET使用Alias子句,那么在 Function(或Sub)后的函数名也是区分大小写的。

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VB.NET使用Alias子句:

1.处理使用字符串的系统Windows API过程

如果调用的系统Windows API过程要使用字符串,那么声明语句中必须增加一个Alias 子句,以指定正确的字符集。包含字符串的系统Windows API函数实际有两种格式:ANSI和Unicode(关于ANSI和Unicode两种字符集的区别将在后面详细阐述)。因此,在Windows头文件中,每个包含字符串的函数都同时有ANSI版本和Unicode版本。例如,下面是SetWindowText函数的两种C语言描述。可以看到,第一个描述将函数定义为SetWindowTextA,尾部的"A" 表明它是一个ANSI函数:

 
 
  1. WINUSERAPI BOOL WINAPI SetWindowTextA(HWND hWnd, LPCSTR lpString);  

第二个描述将它定义为 SetWindowTextW, 尾部的"W" 表明它是一个 Unicode 函数:

 
 
  1. WINUSERAPI BOOL WINAPI SetWindowTextW(HWND hWnd, LPCWSTR lpString);  

因为两个函数实际的名称都不是"SetWindowText",要引用正确的函数就必 须增加一个Alias子句:

 
 
  1.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SetWindowText Lib "user32" _  
  2. Alias "SetWindowTextA" (ByVal hwnd As Long, ByVal _  
  3. lpString As String) As Long 

应当注意,对于VB中使用的系统WindowsAPI函数,应该指定函数的ANSI版本,因为只 有WindowsNT才支持Unicode版本,而Windows95不支持这个版本。仅当应用程序只运行 在WindowsNT平台上的时候才可以使用Unicode版本。

2.函数名是不标准的名称

有时,个别的DLL过程的名称不是有效的标识符。例如,它可能包含了非法的字符(如连字符),或者名称是VB的关键字(如GetObject)。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Alias关键字。例如,操作环境DLLs中的某些过程名以下划线开始。尽管在VB标识符中允许使用标识符,但是下划线不能作为标识符的第一个字符。为了使用这种过程,必须先声明一个名称合法的过程,然后VB.NET使用Alias子句引用过程的真实名称:

 
 
  1. Declare Function lopen Lib "kernel32" Alias "_lopen" _  
  2. (ByVal lpPathName As String, ByVal iReadWrite _  
  3. As Long) As Long 

在上例中,lopen是VB中使用的过程名称。而_lopen则是动态连接库中可以识别的名 称。

3.使用序号标识DLL过程

除了使用名称之外,还可以使用序号来标识DLL过程。某些动态连接库中不包含过程的名称,在声明它们包含的过程时必须使用序号。同使用名称标识的DLL过程相比,如果使用序号,在最终的应用程序中消耗的内存将比较少,而且速度会快些。但是,一个具体的API的序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可能是不同的。例如GetWindowsDirectory在Win95下的序号为432,而在WindowsNT4.0下为338。总而言之,如果希望应用程序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那么最好不要使用序号来标识API过程。如果过程不属于API,或者应用程序使用的范围很有限,那么使用序号还是有好处的。

要使用序号来声明DLL过程,Alias子句中的字符串需要包含过程的序号,并在序号的 前面加一个数字标记字符(#)。例如,Windowskernel中的GetWindowsDirectory函数的序 号为432;可以用下面的语句来声明该DLL过程:

 
 
  1. Declare Function GetWindowsDirectory Lib "kernel32" _  
  2. Alias "#432" (ByVal lpBuffer As String, _  
  3. ByVal nSize As Long) As Long 

在这里,可以使用任意的合法名称作为过程的名称,VB将用序号在DLL中寻找过程。

为了得到要声明的过程的序号,可以使用Dumpbin.exe等实用工具(Dumpbin.exe是Microsoft VisualC++提供的一个实用工具,它的使用说明可以参见VC的文档)。利用Dumpbin,可以提取出.dll文件中的各种信息,例如DLL中的函数列表,它们的序号以及与代码有关的其它信息。


  要声明一个DLL过程,首先需要在代码窗口的"通用(General)"部分增加一个VB.NET Declare语句。如果该过程返回一个值,应将其声明为Function:

  
  Declare Function publicname Lib "libname" [Alias "alias"]   
  [([[ByVal] variable [As type]   
  [,[ByVal] variable [As type]]...])] As Type 

  如果过程没有返回值,可将其声明为Sub:

  
  Declare Sub publicname Lib "libname"   
  [Alias "alias"]   
  [([[ByVal] variable [As type]   
  [,[ByVal] variable [As type]]...])]  

  缺省情况下,在标准模块中声明的DLL过程,可以在应用程序的任何地方调用它。在其它类型的模块中定义的DLL过程则是模块私有的,必须在它们前面声明Private关键字,以示区分。下面分别介绍声明语句的各个组成部分。

  VB.NET Declare语句中的Lib子句用来告诉Visual Basic如何找到包含过程的.dll文件。 如果引用的过程属于Windows核心库(User32、Kernel32或GDI32),则可以不包含文件扩展名,如:

  
  Declare Function GetTickCount Lib "kernel32" Alias "GetTickCount" () As Long  

  对于其它动态连接库,可以在Lib子句指定文件的路径:

  
  Declare Function lzCopy Lib "c:\windows\lzexpand.dll" _  
  (ByVal S As Integer, ByVal D As Integer) As Long  

  如果未指定libname的路径,Visual Basic将按照下列顺序查找该文件:
  ◆.exe文件所在的目录
  ◆当前目录
  ◆Windows系统目录
  ◆Windows目录
  ◆Path环境变量中的目录

  下表中列出了常用的操作系统环境库文件。

  动态链接库描述
  ◆Advapi32.dll高级API服务,支持大量的API(其中包括许多安全与注册方面的调用)
  ◆Comdlg32.dll通用对话框API库
  ◆Gdi32.dll图形设备接口API库
  ◆Kernel32.dllWindows32位核心的API支持
  ◆Lz32.dll32位压缩例程
  ◆Mpr.dll多接口路由器库
  ◆Netapi32.dll32位网络API库
  ◆Shell32.dll32位ShellAPI库
  ◆User32.dll用户接口例程库
  ◆Version.dll版本库
  ◆Winmm.dllWindows多媒体库
  ◆Winspool.drv后台打印接口,包含后台打印API调用。

  以上介绍VB.NET Declare语句对于Windows的系统API函数,可以利用VB提供的工具API Viewer查找某一函数及其相 关数据结构和常数的声明,并复制到自己的程序中。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以SQL Server为工具,讲解SQL语言的应用,提供了近500个曲型应用,读者可以随查随用,深入讲解SQL语言的各种查询语句,详细介绍数据库设计及管理,详细讲解存储过程、解发器和游标等知识,讲解了SQL语言在高级语言中的具体应用。 第1章 SQL语言的概述 1.1 认识SQL语言 1.1.1 什么是SQL语言 1.1.2 SQL的历史与发展 1.1.3 SQL的功能和优点 1.2 认识数据库 1.2.1 什么是数据库 1.2.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2.3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流程 1.2.4 常见的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1.3 数据模型 1.3.1 关系数据库模型 1.3.2 数据模型的构成 1.3.3 常见的数据模型 1.4 关系型数据库 1.4.1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1.4.2 关系型数据库与表 1.4.3 主键与外键 1.4.4 字段约束 1.4.5 数据的完整性 1.4.6 关系数据库设计原则 1.5 SQL开发环境 1.5.1 SQL环境介绍 1.5.2 SQL的层次结构 1.5.3 SQL环境中的对象 1.5.4 SQL环境中的程序系统 1.6 SQL语句基础 1.6.1 SQL常量 1.6.2 SQL表达式 1.6.3 SQL数据类型 1.6.4 注释符 1.6.5 批处理 1.6.6 SQL语句的执行 1.7 SQL语法知识 1.7.1 SQL语法结构 1.7.2 常用的SQL语句 1.8 小结第2章 设计数据库 2.1 设计数据库基础 2.1.1 数据库设计定义 2.1.2 设计数据库的意义 2.1.3 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2.2 数据实体和联系 2.2.1 实体、属性与联系 2.2.2 一对一联系 2.2.3 一对多联系 2.2.4 多对多联系 2.3 规范化准则 2.3.1 范式 2.3.2 第一范式 2.3.3 第二范式 2.3.4 第三范式 2.3.5 第四范式 2.4.小结第2篇 数据库管理篇第3章 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3.1 创建数据库 3.1.1 SQL标准中创建数据库的语法 3.1.2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3.2 删除数据库 3.2.1 SQL标准中删除数据库的语法 3.2.2 使用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3.3 修改数据库 3.3.1 修改数据库语法 3.3.2 使用SQL语句修改数据库 3.4 管理数据库 3.4.1 扩充与压缩数据库 3.4.2 导入与导出数据 3.4.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4 使用sp_helpdb查看数据库信息 3.5 小结第4章 数据表的相关操作 4.1 SQL中的数据表 4.1.1 数据表的结构 4.1.2 数据表的种类 4.2 创建数据表 4.2.1 创建数据表的语句结构 4.2.2 创建基本表 4.2.3 非空约束 4.2.4 DEFAULT指定缺省值 4.3 修改数据表 4.3.1 修改数据表的语句结构 4.3.2 给数据表增添新列 4.3.3 修改数据表中的列 4.3.4 删除数据表中的列 4.4 数据表的删除 4.4.1 删除数据表的语句结构 4.4.2 使用SQL语句删除数据表 4.5 数据表的重命名 4.5.1 重命名数据表的语句 4.5.2 使用SQL语句重命名数据表 4.6 小结第5章 索引与视图 5.1 索引的基础知识 5.1.1 索引的概念 5.1.2 索引的类型 5.1.3 索引的结构 5.2 创建索引 5.2.1 创建索引的语句结构 20.3.3 子查询的实现 20.3.4 复合查询的实现 20.4 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应用 20.4.1 连接数据表的实现 20.4.2 算术运算符的应用 20.4.3 表达式的应用 20.5 数据维护与触发器的应用 20.5.1 添加数据的实现 20.5.2 更新数据的实现 20.5.3 删除数据的实现 20.5.4 在VB.NET中应用触发器20.6 小结第21章 VB 6.0与SQL Server的开发与应用 21.1 VB 6.0开发环境 21.1.1 VB 6.0介绍 21.1.2 VB 6.0的版本 21.1.3 VB 6.0开发环境 21.2 VB 6.0连接数据库 21.2.1 VB 6.0中的数据库控件介绍 21.2.2 数据库连接举例 21.3 数据查询应用 21.3.1 普通数据查询的实现 21.3.2 连接查询的实现 21.3.3 子查询的实现 21.3.4 复合查询的实现 21.4 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应用 21.4.1 连接数据表的实现 21.4.2 算术运算符的应用 21.4.3 表达式的应用 21.5 数据维护操作的应用 21.5.1 添加数据的实现 21.5.2 更新数据的实现 21.5.3 删除数据的实现 21.6 触发器与存储过程的应用 21.6.1在VB 6.0中应用触发器 21.6.2在VB 6.0中应用存储过程 21.7 小结第22章 VC++6.0与SQL Server的开发与应用 22.1 VC++6.0开发环境 22.1.1 VC++6.0介绍 22.1.2 MFC编程 22.1.3 VC++6.0开发环境 22.2 VC++6.0连接数据库 22.2.1 ADO数据控件介绍 22.2.2 数据库连接举例 22.3 数据查询应用 22.3.1 普通数据查询的实现 22.3.2 连接查询的实现 22.3.3 子查询的实现 22.3.4 复合查询的实现 22.4 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应用 22.4.1 连接数据表的实现 22.4.2 算术运算符的应用 22.4.3 表达式的应用 22.5 数据维护操作的应用 22.5.1 添加数据的实现 22.5.2 更新数据的实现 22.5.3 删除数据的实现 22.6 小结第23章 PHP访问 SQL Server 2005 23.1 PHP开发环境 23.1.1 PHP简介及其特点 23.1.2 PHP开发环境的安装 23.2 PHP连接SQL Server服务器 23.2.1 使用PHP的MSSQL扩展 23.2.2 PHP连接SQL Setver的必要条件 23.3 使用PHP存取SQL Server数据库 23.3.1 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23.3.2 在数据库中创建表 23.3.3 删除存在的数据表 23.4 对数据库中表的操作 23.4.1 向表中添加记录 23.4.2 浏览表中记录 23.4.3 修改已有记录 23.4.4 删除指定记录 23.5 可回复留言板的开发(PHP+SQL Server) 23.5.1 数据表的设计 23.5.2 配置文件的创建 23.5.3 创建系统运行的表 23.5.4 创建留言显示模块 23.5.5 创建留言添加模块 23.5.6 进入留言管理模块 23.5.7 创建留言修改模块 23.5.8 创建留言删除模块 23.6 小结 5.2.2 创建非簇索引 5.2.3 创建簇索引 5.2.4 创建惟一索引 5.2.5 创建复合索引 5.3 删除索引 5.3.1 删除索引的语句结构 5.3.2 使用SQL语句删除索引 5.4 视图的基础知识 5.4.1 视图概述 5.4.2 视图的优点与缺点 5.5 视图的基本操作 5.5.1 创建视图的基本语句结构 5.5.2 使用SQL语句创建视图 5.5.3 修改视图的语句结构 5.5.4 重命名视图的名称 5.5.5 使用SQL语句修改视图 5.5.6 删除视图的语句结构 5.5.7 使用SQL语句删除视图 5.6 视图的应用 5.6.1 利用视图简化表的复杂连接 5.6.2 利用视图简化复杂查询 5.7 小结第3篇 SQL查询篇第6章 简单的SELECT语句查询 6.1 查询的基本结构 6.1.1 了解SELECT语句 6.1.2 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 6.1.3 SELECT语句的执行步骤 6.2 简单的查询语句 6.2.1 查询表中指定的字段 6.2.2 查询所有的字段 6.2.3 使用DISTINCT去除重复信息 6.2.4 使用别名 6.3 排序与分组 6.3.1 升序排序与降序排序 6.3.2 多列字段排序 6.3.3 使用GROUPBY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 6.3.4 HAVING子句的应用 6.4 条件查询 6.4.1 WHERE单条件语句查询 6.4.2 运算符查询 6.4.3 BETWEEN运算符范围筛选 6.4.4 使用TOP子句 6.4.5 NULL的判断 6.5 模糊查询 6.5.1 使用LIKE运算符进行查询 6.5.2 使用“_”通配符进行查询 6.5.3 使用“%”通配符进行查询 6.5.4 使用“[]”通配符进行查询 6.5.5 使用“[^]”通配符进行查询 6.6 小结第7章 运算符与表达式相关查询 7.1 逻辑运算符 7.1.1 逻辑与运算符 7.1.2 逻辑或运算符 7.1.3 逻辑运算符的组合使用 7.2 IN运算符 7.2.1 IN运算符的使用 7.2.2 NOT IN运算符的使用 7.3 NOT运算符与BETWEEN运算符 7.3.1 N0T运算符的使用 7.3.2 NOT运算符与BETWEEN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4 数学运算符 7.4.1 数学运算符的种类 7.4.2 数学运算符的应用 7.5 集合查询运算符 7.5.1 UNION运算符 7.5.2 INTERSECT运算符 7.6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1 逻辑运算符与IN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2 逻辑运算符与NOT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3 逻辑运算符与数学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4 逻辑运算符与集合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5 数学运算符与NOT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6 数学运算符与IN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6.7 数学运算符与集合运算符的组合应用 7.7 SQL中的表达式 7.7.1 CAST表达式的应用 7.7.2 CASE表达式的应用 7.8 小结第8章 SQL函数 8.1 SQL函数基础 8.1.1 SQL语句函数 8.1.2 常用的SQL语句函数 8.2 日期函数和数学运算函数 8.2.1 日期时间函数 8.2.2 CONVERT函数转换日期、时间 8.2.3 数据运算函数 8.3 字符串函数 8.3.1 字符串处理函数介绍 8.3.2 字符转换函数 8.3.3 去字符串空格函数 8.3.4 取字符串长度的函数 8.3.5 查询包含部分字符串内容的数据 8.3.6 颠倒字符串的顺序 8.3.7 字符串替换 8.4 聚合函数 8.4.1 聚合函数概述 8.4.2 SUM函数运算 8.4.3 MAX函数运算 8.4.4 MIN函数运算 8.4.5 AVG函数运算 8.4.6 COUNT函数运算 8.4.7 聚合函数的组合使用 8.5 小结第9章 连接查询 9.1 多表连接 9.1.1 多表连接的优点 9.1.2 简单的两表连接 9.1.3 多表连接举例 9.1.4 UNION JOIN连接表 9.2 自连接与自然连接 9.2.1 自连接 9.2.2 自然连接 9.3 内连接 9.3.1 等值连接 9.3.2 不等值连接 9.3.3 使用内连接实现多表连接 9.3.4 在内连接中使用聚合函数 9.4 外连接 9.4.1 左外连接 9.4.2 右外连接 9.4.3 全外连接 9.4.4 在外连接中使用聚合函数 9.5 交叉连接 9.5.l 交叉连接的定义 9.5.2 交叉连接举例 9.6 多表连接的综合应用 9.6.1 内连接与左外连接的综合应用 9.6.2 内连接与右外连接的综合应用 9.6.3 UNION集合运算与多表连接应用 9.7 小结第10章 子查询 10.1 子查询的简单应用 10.1.1 子查询概述 10.1.2 在多表查询中使用子查询 10.1.3 在子查询中使用聚合函数 10.1.4 使用ANY或ALL运算符 10.1.5 使用子查询创建视图 10.2 使用IN语句的子查询 10.2.1 简单的IN语句子查询 10.2.2 使用IN子查询实现集合交运算 lO.2.3 使用IN子查询实现集合差运算 10.3 使用EXISTS语句的子查询 10.3.1 简单的EXISTS语句子查询 10.3.2 使用EXISTS子查询实现两表交集 10.3.3 使用EXISTS子查询实现两表并集 10.3.4 使用NOT EXISTS的子查询 10.4 相关子查询 10.4.1 使用IN引入相关子查询 10.4.2 使用比较运算符引入相关子查询 10.4.3 在HAVING子句中使用相关子查询 10.5 UNIQUE子查询与嵌套子查询 10.5.1 UNIQUE子查询 10.5.2 嵌套子查询 10.6 小结第4篇 T-SQL开发常用操作篇第11章 数据的维护操作 11.1 数据的插入操作 11.1.1 INSERT语句的基本语法 11.1.2 插入单条记录 11.1.3 NULL的插入 11.1.4 由VALUES关键字插入多行数据 11.1.5 使用SELECT语句插入数据 11.1.6 通过视图插入数据 11.1.7 使用子查询插入数据 11.2 数据的更新操作 11.2.1 UPDATE语句的基本语法 11.2.2 使用UPDATE语句更新指定的列值 11.2.3 数据字段中NULL的更改 11.2.4 更新全部数据 11.2.5 利用子查询更新数据 11.2.6 通过视图更新表数据 11.3 数据的删除操作 11.3.1 DELETE语句的语法结构 11.3.2 删除指定行的数据 11.3.3 删除所有数据 11.3.4 通过视图删除表数据 11.3.5 使用子查询删除数据 11.3.6 使用TRUNCATE TABLE语句 11.4 小结第12章 完整性控制 12.1 完整性约束概述 12.1.1 数据的完整性简介 12.1.2 完整性约束的类型 12.1.3 数据完整性的意义 12.2 约束 12.2.1 DEFAULT约束 12.2.2 CHECK约束 12.2.3 PRIMARY KEY约束 12.2.4 UNIQUE约束 12.2.5 FOREIGN KEY约束 12.2.6 NOT NULL约束 12.2.7 列约束和表约束 12.3 规则 12.3.1 创建规则 12.3.2 规则的绑定与松绑 12.4 域约束与断言 12.4.1 域与域约束 12.4.2 利用断言创建多表约束 12.5 默认值 12.5.1 创建默认值 12.5.2 默认值的绑定与松绑 12.6 小结第5篇 T-SQL高级编程篇第13章 存储过程 13.1 存储过程概述 13.1.1 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 13.1.2 存储过程的优缺点 13.2 存储过程中常用的流控制语句 13.2.1 IF...LSE语句 13.2.2 BEGIN...END语句 13.2.3 DECLARE语句 13.2.4 GOTO语句 13.2.5 WAITFOR语句 13.2.6 WHILE、BREAK和CONTINUE语句 13.2.7 PRINT语句 13.2.8 RETURN语句 13.2.9 注释 13.3 创建与执行存储过程 13.3.1 创建存储过程 13.3.2 创建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13.3.3 创建带0UTPUT返回,参数的存储过程 13.3.4 执行存储过程 13.4 存储过程的查看、修改和删除 13.4.1 系统存储过程 13.4.2 存储过程的查看 13.4.3 存储过程的重命名 13.4.4 修改存储过程 13.4.5 存储过程的删除 13.5 Oracle数据库中的控制流语句 13.5.1 IF条件语句 13.5.2 LOOP循环语句 13.5.3 FOR循环语句 13.5.4 WHILE循环语句 13.5.5 GOTO语句 13.6 Oracle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 13.6.1 0racle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 13.6.2 Oracle数据库中存储过程的执行 13.7 小结第14章 触发器 14.1 触发器的基础知识 14.1.1 触发器的概念 14.1.2 触发器的种类 14.1.3 触发器的组成 14.1.4 触发器的优点 14.1.5 触发器执行环境 14.2 触发器的创建 14.2.1 创建触发器的语法结构 14.2.2 Inserted表和Deleted表 14.2.3 INSERT触发器 14.2.4 UPDATE触发器 14.2.5 DELETE触发器 14.2.6 INSTEAD OF触发器 14.2.7 嵌套触发器 14.2.8 递归触发器 14.3 查看触发器 14.3.1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查看触发器 14.3.2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text查看触发器 14.3.3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depengs查看触发器 14.4 触发器的修改及删除 14.4.1触发器的修改 14.4.2触发器的删除 14.5 Oracle数据库中的触发器 14.5.1 Oracle触发器类型 14.5.2 触发器的创建 14.5.3 Oracle触发器的启用与禁用 14.5.4 0racle触发器的删除 14.6 小结第15章 游标 15.1 游标的定义 15.1.1 游标的基本概念 15.1.2 游标的分类 15.1.3 游标的作用及其应用 15.2 游标的使用 15.2.1 游标的创建 15.2.2 打开游标 15.2.3 关闭游标 15.2.4 释放游标 15.2.5 使用游标 15.2.6 检索游标 15.2.7 游标变量 15.3 游标的展使用 15.3.1 用于UJPDATE操作的可更新游标 15.3.2 用于DELETlE操作的可更新游标 15.3.3 可更新游标的综合操作 15.3.4 使用@@CURSOR_ROWS全局变量确定游标的行数 15.3.5 使用@@FETCh_STATJS全局变量检测FETCH操作的状态 15.3.6 使用系统过程管理游标 15.4 Oracle中游标的使用 15.4.1 显式游标与隐式游标 15.4.2 游标属性 15.4.3 参数化游标 15.4.4 游标中的循环 15.5 小结第16章 事务控制和锁定 16.1 事务 16.1.1 事务概述 16.1.2 事务的特性 16.1.3事务的分类 16.2 事务控制 16.2.1 事务控制操作 16.2.2 开始事务 16.2.3 提交事务 16.2.4 回滚事务 16.2.5 设置事务保存点 16.2.6 终止事务 16.3 并发控制 16.3.1 并发操作的问题 16.3.2 事务隔离级别 16.4 锁定 16.4.1 锁的作用及含义 16.4.2 锁的类型 16.4.3 SQL Server中表级锁的使用 16.4.4 设置隔离级别实现并发控制 16.4.5 死锁及其处理 16.5 小结第17章 SQL安全 17.1 SQL安全概述 17.1.1 SQL安全的重要性 17.1.2 SQL安全的对象和权限 17.2 用户管理 17.2.1 创建SQL用户 17.2.2 删除SQL用户 17.3 角色管理 17.3.1 角色的优点 17.3.2 创建角色 17.3.3 删除角色 17.3.4 授予角色 17.3.5 取消角色 17.4 权限管理 17.4.1 授予权限 17.4.2 撤销权限 17.4.3 查询权限控制 17.4.4 插入操作权限控制 17.4.5 删除操作权限控制 17.4.6 更新操作权限控制 17.5 SQL Server中的安全管理 17.5.1 SQL Server中的用户管理 l7.5.2 SQL Server中的角色管理 l7.5.3 SQL Server中的权限管理 17.6 Oracle中的安全管理 17.6.1 Oracle中的用户管理 17.6.2 Oracle中的权限管理 17.7小结第18章 嵌入式SQL 18.1 SQL的调用 18.1.1 直接调用SQL 18.1.2 SQL调用层接口(CLI) 18.2 嵌入式SQL的使用 18.2.1 嵌入式SQL 18.2.2 SQL通信区 18.2.3 主变量 18.2.4 在嵌入式SQL中使用SQL语句 18.2.5 在嵌入式SQL中使用游标 18.3 嵌入式SQL在SQL Server中应用 18.3.1 嵌入式SQL代码 18.3.2 预编译文件 18.3.3 设置连接VC++6.O 18.3.4 编译运行程序 18.4 小结第6篇 T-SQL结合流行语言进行开发篇第19章 C#与SQL Server的开发与应用 19.1 C#开发环境 19.1.1 C#介绍 19.1.2 C#开发环境 19.2 C#连接数据库 19.2.1 C#中的数据库控件介绍 19.2.2 数据库连接举例 19.3 数据查询应用 19.3.1 普通数据查询的实现 19.3.2 连接查询的实现 19.3.3 子查询的实现 19.3.4 复合查询的实现 19.4 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应用 19.4.1 连接数据表的实现 19.4.2 算术运算符的应用 19.4.3 表达式的应用 19.5 数据维护操作的应用 19.5.1 添加数据的实现 19.5.2 更新数据的实现 19.5.3 删除数据的实现 19.6 触发器与存储过程的应用 19.6.1 在C#中应用触发器 19.6.2 在C#中应用存储过程的示例 19.7 小结第20章 VB.NET与SQL Server的开发与应用 20.1 VB.NET介绍 20.1.1 了解VB.NET 20.1.2 VB.NET的新特点 20.2 VB.NET连接数据库 20.2.1 通过数据控件绑定连接数据库 20.2.2 通过数据对象直接连接数据库 20.3 数据查询应用 20.3.1 普通数据查询的实现 20.3.2 连接查询的实现隐藏全部目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