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事态格局的变迁原因即三国各个厉害角色的性格中的底层原因分析

本文剖析东汉末年皇权衰落背景下,宦官、外戚、士大夫及军事势力之间的博弈。重点讲述袁绍与曹操的政治斗争,以及曹操如何通过挟天子令诸侯的战略,逐步统一北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东汉末年的皇权的死循环格局

东汉皇帝基因不好,寿命不长,经常是小皇帝无力,宦官和外戚势力显著,士大夫阶层和外部军事势力四股力量相互制约,达到政治平衡

2、袁绍串通袁术打破平衡

士大夫袁绍和外戚袁术密谋杀宦官,结果袁术被宦官给杀了,袁绍进朝杀了所有宦官势力,结果导致四种势力中的两股势力消失,平衡被打破,外部军事势力的董卓进朝,废汉少帝,扶持汉献帝,挟天子令诸侯。袁绍不服,集结十八路诸侯讨董贼。从此政治势力就成立士大夫和军事势力的对决,士大夫是有文化沉淀,那是需要认正统的,那就是皇权,就是后来的曹操代表的汉献帝以及各路诸侯中的士大夫文化势力和各路诸侯的武装势力的对抗。

3、董卓被汉献帝算计,被吕布杀

4、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什么不是袁绍挟天子令诸侯呢?

5、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

袁绍不认汉献帝的正统,怕成为继董贼和曹贼之后的袁贼,为保既得利益,不愿意承担增量利益带来的弊端,不肯挟天子令诸侯,在主公和吾皇之争中必败。受袁绍之气的许攸的准确情报和因未能攻破曹营而怕袁绍不容他们的张郃等大将的投曹的变数,导致袁绍大败官渡之战。曹操一方独大。其子成立蜀国。

6、挟天子令诸侯和奉天子令不臣的区别

曹操:我不能因一人伤了天下人之心。宽容的放了刘备,还借了他兵马,天下人要归顺我,我就能获得新的力量。例子:颁布了《求才三令》。

7、重要逻辑:

世界上的输赢就是两种人:

a、一种人,永远想着静态逻辑,(董卓,袁绍),我现在就这样了,我只愿意处理这个格局中的我所熟悉的麻烦,至于新麻烦,我根本不愿意面对。甚至当他面对失败的局面的时候,他更愿意面对一个更深静态逻辑,我守住我既得利益,试图用存量的那个坚硬的外壳来抵挡外部增量带来的冲击。袁绍的悲剧就是痴迷于存量,而畏惧增量的悲剧。所以说的权衡利弊的说法,只存一个静态的机构中的。如果社会机构正在剧烈的重组,那么利弊的权衡就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去抓住新的利,有没有勇气去承担新的弊,这才是胜者和败者的真正的分水岭。


8、曹操说袁绍的四句点评: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非英雄也。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在过去的好处中,你沉迷而纠缠,对未来的利益中,你踌躇不前。

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       ------->就是在过去静态的结构里,你筹划个不停,但是你却没有胆量去承担下一个挑战。(想出名,怕人骂;想大城市发展,怕承担房价;想创业,有不想承担风险;当婊子,立牌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