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上述问题,多数为磁盘或TF卡等挂载出现的错误导致,出现的原因有:
1、系统没有正常关机,导致虚拟磁盘出现文件系统错误;
2、机器硬盘故障导致硬盘只读
一般情况是由于系统发现磁盘硬件(Riad卡,硬盘)故障或文件系统中文件被损坏后而采取的保护机制导致的。为了保护数据不破坏分区中已有内容,Linux在挂载文件系统是就只用read-only只读方式加载。
解决方法:
1、先对文件进行备份,避免文件丢失。
2、使用df -h命令获取磁盘分区;
3、使用fsck手动修复:fsck.ext4 -y /dev/vda1 (其中:/dev/vda1,根据df -h 命令获取);
4、reboot重启linux系统。
友情提示:根据不同的文件系统试用不同的fsck版本,如果是ext3文件系统,应该使用fsck.ext3对文件系统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可能花费时间较长,请耐心等待,不要轻易手动重启服务器。修复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命令“shutdown -r now" reboot重启服务器。
扩展知识:fsck简介
fsck不仅可以对文件系统进行扫描,还能修正文件系统的一些问题。注意的是fsck扫描文件系统时一定要在单用户模式、修复模式或把设备umount后进行。建议在单用户模式下运行。如果扫描正常运行中的系统,会造成系统文件损坏。
文件系统扫描工具有fsck、fsck.ext2、fsck.ext3、fsck.ext4、fsck.msdos、fsck.cramfs、fsck.ext4dev、fsck.vfat。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文件系统来调用不同的扫描工具,比如ext3的文件系统使用fsck.ext3,ext4文件系统使用fsck.ext4等。 /dev/vda3是ext3的文件系统,这里介绍fsck.ext3的参数
fsck.ext3
[语法]
fsck.ext3[必要参数][选择参数][设备代号]
[功能]
fsck.ext3命令:针对ext3文件系统进行检测修复
[执行权限] root
[参数]
必要参数
-a非互交模式,自动修复 -
c检查是否存在有损坏的区块。
-C fsck.ext3命令会把全部的执行过程,都交由其逆向叙述,便于监控程序
-d详细显示命令执行过程
-f强制进行检查
-F检查文件系统之前,先清理该保存设备块区内的数据
-l把文件中所列出的损坏区块,加入标记
-L清除所有损坏标志,重新标记
-n非交互模式,把欲检查的文件系统设成只读
-P 设置fsck.ext2命令所能处理的inode大小为多少
-r交互模式
-R忽略目录
-s顺序检查
-S效果和指定“-s”参数类似
-t 显示fsck.ext2命令的时序信息。
-v显示详细的处理过程 -y关闭互动模式 选择参数
-b指定分区的第一个磁区的起始地址/Super Block
-B 设置该分区每个区块的大小
-I设置欲检查的文件系统,其inode缓冲区的区块数目
-V显示版本信息
扩展知识摘自: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e-oyhvpYAYhylkQc9rUAkMhH5wxxVhAPtLjiCh2TvaHMHi7hCGN8PFotXv2JkE4ZRGeLM2zHsizl3znmVhshfANG5SG7VNoAckKPClr1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