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2025)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大赛")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报名通道正火热开启。作为教育部认证的国家级A类赛事,大赛历经八载积淀,现已成为检验高校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维度,更是展现当代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工程实践素养的核心竞技平台。
随着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在嵌入式和物联网领域的地位日益提升。近年来,嵌入式大赛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产化赛道,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华为海思连续多年积极参与嵌入式大赛,而华清远见推出的FS-Hi3861鸿蒙物联网开发板更是连续三年作为官方推荐竞赛硬件平台之一,助力参赛者打造出众多高品质、创新型项目。今年,华清远见全新推出的WS63星闪开发板也成功入选,成为大赛官方推荐硬件平台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国产化技术在行业中的深度应用与发展。
华清远见Hi3861鸿蒙物联网开发板
鸿蒙物联网开发板FS-Hi3861,主要用于鸿蒙设备开发及物联网开发学习。
主控为华为海思Hi3861V100芯片,内置WiFi功能,支持OpenHarmony系统,板载传感器、执行器、NFC、显示屏等丰富模块,并提供丰富的创新项目拓展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板、超声波测距模块、智能小车、指纹识别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农业安防模块、雷达控制模块、移动定位模块。
基于Hi3861鸿蒙开发板,华清远见提供了12大物联网综合应用项目。案例中涉及了单片机接口开发、传感器数据采集、鸿蒙系统开发、NFC配网、WiFi网络开发、MQTT协议、华为云接入、微信小程序开发等知识点,非常适合创新竞赛实战。
鸿蒙开发板的全流程学习,因为并不太涉及底层代码,且配套了全套的开发教程、视频课程及丰富的项目案例,所以学习起来并不难。按教程和视频,1个月左右即可完成。
鸿蒙设备及物联网开发学习资料
单片机入门及项目拓展学习资料
关于单片机相关入门及项目课程的说明:
从大赛项目协作式开发角度看,一个项目组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与电机控制等),有的负责鸿RTOS以及网络开发,有的负责微信小程序开发,项目综合性较强,可以锻炼团队协作及多技术方向学习。
华清远见WS63星闪物联网开发板
FS-Hi3863星闪开发板是华清远见专为学习者设计的一款星闪物联网应用平台。
开发板主控为海思WS63芯片,支持Lite0S、OpenHarmony系统,支持2.4GHz WL-Fi6、星闪、蓝牙多模通信,支持鸿蒙+星闪生态的协同开发。该开发板可用于星闪开发、鸿蒙系统设备开发、物联网应用项目开发等的学习,可广泛应用于鸿蒙及星闪技术的个人学习、高校物联网教学、学生毕设、项目练手、创新竞赛等多种场合。
作为一款鸿蒙+星闪生态协同开发的学习板,华清远见WS63星闪物联网开发板,配套了丰富的教程、视频、源码、项目等学习资料,包括传感器实验、Openharmony系统实验、WiFi/星闪/蓝牙网络实验、华为云实验等,教程/视频/源码齐全。同时为了便于项目实战练手,开发板还配套了丰富的项目拓展模块及项目案例资源,学生学完就能做项目,可实战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方向的创意项目开发,更好地助力初学者在嵌入式大赛中获奖。
在本次大赛中,海思赛道旨在引导参赛者深入挖掘国产优秀操作系统的性能潜力,推动其在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增强参赛者对国产技术创新的重视与实践能力。
华清远见的Hi3861鸿蒙开发板和WS63星闪开发板为参赛队伍提供了丰富的拓展模块支持,使参赛者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连接外部组件,从而提升作品的功能实用性与创意表现力,助力实现更出色的效果展示。
参赛指引
大赛官网
http://www.socchina.net/home
芯片应用赛道选题指南——海思赛题
http://socoss.socchina.net/file/cacheFile/2025-3-13/ea1bac4fcaea460389f40b37fa670670.pdf
01 参赛对象
大赛参赛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外高校电子电气类相关专业(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电气、仪科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02 竞赛时间安排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4月25日
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7月10日18点
赛区初赛评审时间:2025年7月中旬
赛区复赛评审时间:2025年7月下旬
全国总决赛评审时间:2025年8月中旬
初赛及复赛具体时间由赛区自行安排,总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03 参赛方式
大赛以“创意发挥、规范设计、突破自我、快乐大赛”为原则。参赛队采用赛题指定的开发平台为核心,根据选题指南自由选择赛题,开放式自主设计并完成参赛作品。在充分发挥核心平台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允许自行设计扩展电路构成完整的应用系统。
04 竞赛奖项设置
赛区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赛区初赛队伍总数的20%,二等奖不超过25%。
全国总决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全国总决赛参赛队数的15%,二等奖不超过30%。全国总决赛还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工程奖等独立奖项,各独立奖项不超过2项,也可空缺。此外,大赛还将设立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协办企业可独立设立企业特别奖(企业杯),在大赛评审的框架下,推选产生获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