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设计模式-对象池模式

对象池模式(object pool pattern)是单例的一个变体,可以为组件提供多个完全相同的对象,而非单个对象。当你需要管理一组表示可互相替代的资源对象,切要求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组件使用对象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模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相关信息

1、什么是对象池模式:
对象池模式一般用来管理一组可以重用的对象,以供调用组件使用,组件可以从对象中获取对象,用他来完成任务,完成之后将对象还给对象池,以满足组件未来的使用需求,一个对象在被分配给某个调用组件之后,其他组件在它返回对象池之前都是无法使用的。

2、有什么优点
对象池模式将对象的构建过程赢藏起来,使组件无需了解此过程。同时,对象池模式通过重用机制将对象初始化的高昂成本摊销。

3、何时使用此模式
不管是因为需要使用对象时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资源,还是因为对象的初始化成本高昂,而需要创建一组完全相同的对象,我们都可以使用对象池模式

4、何时避免使用这种模式
若需要保证任意时刻只存在一个对象,则不应该使用此模式,而应该使用单例模式。如果对存在的对象的数量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并允许调用组件自行创建实例,也不应该使用这种模式,使用别的模式。

5、如何确定是否正确使用了这种模式
若能在不创建新实例的情况下给调用组件分配对象,并且相关对象返回到对象池后可以满足组件的后续请求,就说明正确的实现了对象池模式

6、有哪些陷阱
最重要的一个陷阱是并发保护的实施,只有正确的实现了并发保护,才能保证对象的正确分配,确保用于实现此模式的数据结构不会受到损坏

7、有哪些相关的模式
单例模式,管理单个对象。

举例说明

图书馆中图书的例子:

可以举例说明图书馆的书的特征,比如说数量是固定的(除非新的采购或者丢失),很多同样的书都不是只有一本,每一本书都可以用来满足不同的读者,而且没一本图书智能被同一个读者借阅。如果所有的图书都借出去了,那么后面的人就拿不到了,只有等到有人归还。

据上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图书馆的书可以看成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组可重用,可相互替代的对象。

对象池模式

对象池模式一般用来管理一组可重用的对象,这些对象的集合被称为对象池。组件可以从对象池中借出对象,用来完成一些任务,用完之后再将它还给对象池。返还的对象姜用于满足调用组件的后续请求,请求可以来自同一个组件,也可以来自另外一个组件。

对象池模式可以用来管理象征显示世界资源的对象,还能通过重复使用对象来满足多个组件的需要。

操作步奏如下:
- 1、初始化,准备好对象集合
- 2、借出对象
- 3、利用的借出的对象完成一部分任务
- 4、组件将对象返回给对象池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意问题:
并发的问题,会导致不同的组件借出同一个对象

实现对象池模式

定义一个Pool 类
class Pool<T> {
    private var data = [T]();


    /// 初始化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s: <#items description#>
    init(items:[T]) {
        data.reserveCapacity(data.count);
        for item in items {
            data.append(item);
        }
    }


    /// 从对象池中借出对象
    ///
    /// - Returns: <#return value description#>
    func getFromPool() -> T? {
        var result:T?;

        if data.count > 0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return result;
    }


    /// 归还对象给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 object
    func returnToPool(item:T) {
        self.data.append(item)
    }
}

上面几个方法就完成了对象池的创建和对象的借出归还的操作。

保护数据数组

上面的模式如果发生并发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解决:
确保getFromPool和returnToPool不会在两个线程同时被调用

1、利用同步函数来防止并发修改数组:
修改代码如下:

class Pool<T> {
    private var data = [T]();
    private let arrayQ = DispatchQueue(label: "arrayQ")



    /// 初始化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s: <#items description#>
    init(items:[T]) {
        data.reserveCapacity(data.count);
        for item in items {
            data.append(item);
        }
    }


    /// 从对象池中借出对象
    ///
    /// - Returns: <#return value description#>
    func getFromPool() -> T? {
        var result:T?;

        if data.count > 0 {
            arrayQ.sync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return result;
    }


    /// 归还对象给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 object
    func returnToPool(item:T) {
        DispatchQueue.global().async {
            self.data.append(item)
        }
        self.data.append(item)
    }
}

不加并发保护也可以实现对象池模式,但是前提是能确保应用永远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对象池。

使用arrayQ.sync 是为了保证每次只有一个block执行,这样确保了每次只有一个线程能够修改数组,数组中的数据不会受到损坏。

2、确保每次请求都能获得可用的对象

 /// 从对象池中借出对象
    ///
    /// - Returns: <#return value description#>
    func getFromPool() -> T? {
        var result:T?;

        if data.count > 0 {
            arrayQ.sync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return result;
    }

上面的代码有个问题就是判断对象的数量是否大于0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当有两个线程同时访问对象时,会造成对象为空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保证除非block百分百可以获得对象,否则就不允许调用getFromPool。

我们使用信号量俩解决这个问题(semaphore)参考信号量

代码参考如下:

class Pool<T> {
    private var data = [T]();
    private let arrayQ = DispatchQueue(label: "arrayQ")
    // 建立信号量
    private let semaphore: DispatchSemaphore



    /// 初始化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s: <#items description#>
    init(items:[T]) {
        data.reserveCapacity(data.count);
        for item in items {
            data.append(item);
        }
        semaphore = DispatchSemaphore(value: items.count)
    }


    /// 从对象池中借出对象
    ///
    /// - Returns: <#return value description#>
    func getFromPool() -> T? {
        var result:T?;
        if semaphore.wait(timeout: DispatchTime.distantFuture) == DispatchTimeoutResult.success {
            arrayQ.async {
                result = self.data.remove(at: 0)
            }
        }
        return result;
    }


    /// 归还对象给对象池
    ///
    /// - Parameter item: object
    func returnToPool(item:T) {
        DispatchQueue.global().async {
            self.data.append(item)
            self.semaphore.signal()
        }
        self.data.append(item)
    }
}

信号量的核心是计数器。当计数器为0的时候,信号量的wait函数会被线程租塞,而调用signal的时候则会增加计数。

通过上面的这种方法,我们做到了保证借出的对象和返回的对象保持了平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 IOS设计模式的六大设计原则之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定义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定义解读   这是六大原则中最简单的一种,通俗点说,就是不存在多个原因使得一个类发生变化,也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种职责的工作。 优点 类的复杂度降低,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其逻辑要比负责多项功能简单的多; 类的可读性增强,阅读起来轻松; 可维护性强,一个易读、简单的类自然也容易维护; 变更引起的风险降低,变更是必然的,如果单一职责原则遵守的好,当修改一个功能时,可以显著降低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问题提出   假设有一个类C,它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和P2。当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C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 解决方案   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C1、C2,使C1完成职责P1,C2完成职责P2。这样,当修改类C1时,不会使职责P2发生故障风险;同理,当修改C2时,也不会使职责P1发生故障风险。   说到这里,大家会觉得这个原则太简单了。稍有经验的程序员,即使没有听说过单一职责原则,在设计软件时也会自觉的遵守这一重要原则。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谁也不希望因为修改了一个功能导致其他的功能发生故障。而避免出现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遵循单一职责原则。虽然单一职责原则如此简单,并且被认为是常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写出的程序,也会有违背这一原则的代码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职责扩散。实际项目中,因为某种原因,职责P被分化为粒度更细的职责P1和P2。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