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奥秘:月经“传染说”是个“谜

细心的女士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亲身经历:在闺蜜、室友、姐妹、母女甚至同事之间,或许不少人有经期同步现象。经期同步现象,俗称“月经传染”。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奇特现象?
1971年心理学家McClintock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称同屋居住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趋近的现象。她选取了一所女子大学里的135名住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分为室友组、密友组和随机组。在亲密相处半年之后,McClintock对她们的月经来潮日(即月经的第一天)进行分组统计,发现室友组和密友组的来潮日间隔从7天~10天变为3天~7天,周期出现趋近。而作为对照的随机组来潮日间隔则分别为6天~14天和5天~15天,基本保持不变。另外,基于其他哺乳动物中存在的类似现象,比如老鼠的Whitten效应(雄性老鼠释放的费洛蒙可使雌性老鼠发情期同步),McClintock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受费洛蒙影响的。
费洛蒙其实是信息素的音译,也称外激素。它被定义为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一物种其他个体接收并影响它们生理或行为的物质。信息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性信息素。目前很多研究都认为性信息素的识别主要与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有关,而非通过嗅觉识别。但是,人类没有犁鼻器。另外,1992年一位科学家发表文章,详细地剖析了历年来经期同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章提示我们,这些问题给研究结果带来巨大的误差,可能误导了我们对McClintock效应的认识。另外,在随后的研究中,McClintock再也列举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曾经提出的观点。于是,神奇的费洛蒙在人类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但直到今日也没有一种费洛蒙被明确地证实对人体有作用。正反两方的科学家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经期同步现象是否存在,又是否与费洛蒙有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