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公链已死?

第一部分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和一些区块链创业伙伴们在一起聚会,大家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进入底层公链的开发。

 

当时我看他们的白皮书,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们研发队伍中包含有哈佛的海归、清华的博士;他们的研发方向包括了:跨链、多链、分片、闪电网络、DAG、IPFS等最前沿的区块链研发方向;他们的TPS普遍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级别上…

 

如果他们的公链能够按照白皮书上写的实现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北斗链在区块链领域是没有任何竞争力了,所以我特别的紧张。

 

今年8月份的时候陆续传来一些消息,有些项目开始停止或者缩减了研发计划,到今年11月份,我知道的这些公链项目已经全部停止了。

 

我跟这些创业的朋友聊天,看看他们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问题是,从零开发一条公链,还是有些难度的,很多项目的研发并没有把这公链完整的做出来,另外一些项目的公链虽然出了测试版,可是一运行系统就会崩溃,连稳定性都没办法保证,更不要说性能的提升了。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做公链创业的朋友,会突然反问我:为什么要做公链呢?他们对当时做链初心发生了改变和质疑。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一我认为是虚荣心问题。在我们常规看来,公链研发代表了一个团队的研发实力,如果说你是在以太坊上发token的话,行业内就认为你是没有研发能力的。研发能力弱的团队越是需要在公链是体现出自己的研发水平,这是今年上半年很多团队进入公链开发的一个动机。

 

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团队一开始就系统建立平台或生态系统。他们希望先开发自己的公链,然后吸引其他项目方在公链上发币,就跟以太坊的运营机制一样。

但是2018年下半部,币圈市场突然变冷,发币方数量减少,就连以太坊上token的数量都在减少,所以这些新的公链建立平台或生态系统的梦想就很难实现了。

 

事实上:

 

公链在整个区块链的技术领域内,相当于操作系统的地位。公链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很多科技文章都把比特币的代码分析地很透彻了。而且比特币已经把我们已知的区块链底层都实现了。从比特币以后,所有的区块链系统,都是比特币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和优化。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改进和优化只是比特币的10%而已。

 

所以我说,公链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获得回报项目,就好比操控系统一样,能够长期投入、耐得住寂寞的产品和团队,最终不会超过10个。

 

中国的创业团队一般都喜欢挣快钱,所以下半年开始一些曾经做公链的项目方,几乎都转向做钱包去了。

640?wx_fmt=jpeg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讲的是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凡是接触到区块链的人刚开始都会学习到区块链的三种分类: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这三个词是早期从国外翻译过来的,由于翻译时的语境问题,我们对这三个词的理解越来越有偏差。

我们普遍认为公有链的技术最牛,然后联盟链和私有链的技术就稍微差一点。但从技术层面上讲,公链和私有链实际上是一样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部署和运行方式不同而已。从架构层面上来说,联盟链和私有链比公有链要更复杂一点。

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不要提这三个词了,这三个词并不是一个准确、科学的分类。如果你想对区块链进行一个分类的话,更准确的说法是:公开型区块链和授权型区块链。

 

公开型区块链就是指一条公链里面,所有人(节点)都可以随时进入区块链,也可以随时离开。无论进入的先后顺序,大家(节点)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授权型区块链是指,进入这个区块链需要授权。可以是先进入的节点给后进入的节点授权;也可以是先进入的节点制定一个规则,后进入的节点满足条件自动授权。无论哪种方式,前后进入区块链的节点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很多人对这种授权型区块链产生疑问?授权不就变成一个中心化的模式了吗?毕竟有一个超级节点,有权力对其他节点授权的。

 

事实上,授权型区块链更符合我们现实生活的应用和场景。我以前的文章讲过,分层式的授权模型。我们并不要求所有节点地位都是一样的,我们只要求在同一个分层上,大家的决策是去中心的,就能保证整个区块链网络是以去中心化的机制进行管理和运营。比如我们熟悉的EOS,它有21个超级节点,就是运用分层的授权管理模型来控制的。

 

公开型区块链必须要接受各个节点的进入和退出,事前并不知道未来有多少节点能进来,又有多少节点会退出,而且各个节点也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网络环境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所以公开型区块链的算法必须要特别简单,因为只有简单才能足够强壮,才能够兼容这么多节点的合作,所以公开型区块链是最简单的一种区块链。

 

而授权型区块链是要有更复杂的管理机制的,比如分层机制,安全机制,所以说,比公开型区块链复杂。从实用场景来说,授权型区块链更有应用价值,更有技术发展的空间。无论从当前政府监管的政策上,还是企业的研发策略上,未来授权型区块链会更加流行,更加受到青睐。

 

第三部分

 

第三个部分我们谈谈TPS的概念误区。TPS的英文全称是transactions per second,就是每秒交易数量。很多人把TPS认为是区块链公链的一个性能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

今年很多新的区块链项目,他们的TPS是百万到千万级。我们只能微微一笑。毕竟为了迎合市场,粉饰一下白皮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项目,他们的千万级的TPS,包含的意义不是链上交易,而是把链外的交易计算为链上交易,这些项目故意夸大或混淆概念来表明自己的优势,这是第一个问题。

从技术上来分析,一个单链的区块链,比如说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是单链架构的,他TPS达到1000,我们就认为他是一个峰值了。其他区块链系统,经过优化后,TPS在几百这个数据量级上,就已经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一个指标了。

那么为什么大家的理解误差这么大呢?这还要回到我们这个比特币本身来看。在比特币的白皮书里,如果你认真分析的话,上面有一个词汇叫trade-off,翻译过来叫权衡。其实比特币出现并不是为了做一种支付,它的核心首要是交易的安全性,那它必须要降低他的交易速度来获得安全性的保证。

这就好比我们的高速公路一样,我的车最高时速是200公里,但是高速公路上只允许120公里,就在安全和效率之间获得一个平衡。

如果一个交易速度过快的TPS,那么实际意味着你的安全性就降低了,这就是为什么说,过高的TPS其实就是一个谎言。

 

第二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超过1000的TPS是很少的,所以不要刻意的去追求TPS。几百的TPS就几乎可以满足我们大部分的交易的需要了。

 

有人就说,我就想要高一点的TPS,赶上淘宝,淘宝的TPS可以到千万级呢?为什么我们区块链达不到这样的级别呢?

这里再说另外一个概念误区,区块链上的TPS指的是一个时间段内交易“完成”的数量。淘宝的TPS,其实是另外一种概念,它指一个时间段内交易“被记录”的数量。

淘宝的交易完成是指,从客户订单、支付、发货、客户确认收货、平台把货款支付给商家的全流程,这才是一个交易完成。如果要对比交易完成的效率的话,那么淘宝的TPS是要低于区块链的TPS的。

 

实际上比特币在交易安全和交易速度上已经构成一个比较完美的组合了。比如我们的EOS号称是高TPS,实际上媒体揭露的EOS的TPS也只有250左右,这也证明了不要过分的把TPS看的特别重。他并不是衡量一个区块链性能的重要指标。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我们回到公链的发展方向上。公链研发是区块链底层技术发展的基础,虽然投入产出并不能在短时间看不到回报,但是各国都希望在公链研发上取得先机。

那么未来公链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呢?我们通过一些国内外的公链项目的研发计划,可以归纳出几点:

1、继续在这个交易性能上的探索。除了单纯的交易速度、交易容量等,更主要是探索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最佳交易指标。比如零售业、金融业的交易指标应该是不一样的。

2、是安全性,虽然说比特币的安全性已经很高了,实际上像互联网一样,安全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战争,特别在未来,当我们的区块链的价值体现的时候,不管是被偷、被盗还有被攻击,还有很多的方式都会影响到公链的运行。因为公链是接受所以的人访问的,也就是要接受所有的攻击的。

3、第三个公链的发展方向就是公链与其他新兴技术的结合。大家知道,一个独立的区块链是无法满足大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的,我们的区块链要与ERP、CRM、BPM等其他企业系统结合起来,这里面就会产生一些性能和流程上的误差,这也是下一步公有链的重点研发方向。

4、如果真有应用场景需要TPS达到百万级或者更高怎么办?区块链是不是就不能解决吗?目前在技术领域的达成的共识,就是多链方案,多条链并行运算,来扩展区块链的交易速度和交易容量。所以,多链、跨链也是下一步公链研发的重点。

5、最后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是说区块链存储,大家知道从比特币到以太坊都没有把存储当做一个重点研发方向,未来随着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存储瓶颈就会越来越凸显,最近特别热门的IPFS,显示了大家对区块链存储的热情。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