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的交易速度慢总是被大家所诟病,近几年几个主流公链都有拥堵的情况。现在许多项目都标榜自己百万TPS,从而解决了公链性能不足的问题。但区块链性能问题真的解决了吗?不妨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看看公链的性能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1 传统的POW共识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开山鼻祖,其性能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交易需求,故而时常发生拥堵。我们先来看看下图比特币的记账过程:
比特币采用POW共识(工作量证明),其中主要有两个步骤耗费比较多的时间。一是做工作量证明(Time1),即算出符合要求的区块哈希值。二是全网广播(Time2),等待其他矿工确认这个区块的过程。
在设计时,比特币的出块时间设定为10分钟(即需要10分钟的工作量证明),每个区块的大小约1MB,一个块最多可以打包几千条交易数据。尽管单个区块可以包含千条交易信息,但由于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一次出块,这导致平均单位时间内记录的交易信息低,即TPS低。
| TPS( transection per second )是常用的描述区块链性能的指标,指每秒处理业务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系统吞吐量的重要参数。
由于出块慢导致比特币的TPS只有7左右。因此,比特币的拥堵常被归咎于其所用的POW共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