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进化论(二)

从DOS 到windows 10 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的进化,从原始粗糙进化到功能强大界面美观。

如果生命可以通过随机组合来产生,那么我们假设地球表面布满猴子,每个猴子一台电脑,然后电脑全部联网,猴子每敲一次键盘都会试图编译链接一次。看能否通过随机输入来产生一个DOS的io.sys文件?

每个猴子占一平方米,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平方公里,能放500万亿只猴子。

相当于同时能产生500万亿次随机输入。早期版本的io.sys文件123K按10万字节计算。

猴子每秒敲一次键盘,相当于每秒能产生50亿次编译。

从地球开始至今已经过了14亿亿秒,那么总计能产生900亿亿亿份随机的io.sys版本。那这样的一个数据量,产生正确版本的概率有多大?

可能的组合有2的10万次方,相当于10的3万次方左右。这数字有多大?可见宇宙中总的原子数量大概是10的80次方。

而900亿亿亿大约是10的27次方。可见地球表面布满猴子,从地球创始至今随机敲键盘,能产生一份dos主文件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新冠病毒的RNA长度大约29k,全部的组合方式有10的9000次方。通过上一篇的分析可见自地球诞生以来即使一直在变异也难以产生一个刺突蛋白(新冠表面的一种蛋白质),更不用说生成完整的病毒RNA。

接下来我们用电脑模拟随机生成32比特信息,来匹配“ABCD”,如果匹配中,就表示随机生成成功。

一个字母占8比特,4个字母刚好32比特。用的是Intel的cpu,支持生成基于电阻热噪声的硬件真随机数。变异结果为1表示变异成功。为0的表示在变异32比特一轮循环(约42.9亿次)后没有成功。

 

在我的电脑上每秒约能进行500万次随机比对。

由于统计的次数不是很多,所以数据有偏差。初步统计随机变异成功所需的次数为数据空间的60%左右。随着统计次数的增多,这一区间会逐步回归到中值50%左右。

生命的密码也如同一本书,32比特都需要平均22亿次才能随机产生,然后每多1比特,所需随机比对次数翻倍。假设一个蛋白质有270个氨基酸构成,那么就含有1500bit左右的数据量。然后蛋白质的数量大约有10万种,而1500bit有10^400次方种可能,除以10万,说明10^395次方的内容都是错误的,只有0.00……01%(小数点后面大约400个0)是正确的。

也许有人觉得大自然会把1500bit全部可能的组合都生成一遍不就可以了?

但这个组合范围太大了,可观测宇宙中全部的原子数量估计只有10的80次方,可观测宇宙中全部物质拿来生成蛋白质也是不够的。

如果说蛋白质无法通过随机变异来合成。那么生命也无法通过随机变异产生了。

以上内容,一点浅见,行文仓促,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