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复习1——计算机网络概述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一、互联网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

(1)端系统

处在互联网边缘部分的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 (end system)。
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差别:小的端系统:普通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网络摄像头等。大的端系统: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或服务器。
端系统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单位、或某个 ISP。

端系统示意图

(2)端系统间通信

实际上是指: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1.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客户程序:被用户调用后运行,需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客户请求。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C/S方式通信:客户A向服务器B发出请求服务,服务器B向客户A提供服务

  1. 对等连接方式(P2P)
    两台主机在通信时不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
    只要都运行了 P2P 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P2P方式通信

2.核心部分

(1)路由器

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向网络边缘中的主机提供连通性,使任何一台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分组转发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2)数据交换技术

典型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等。互联网的核心部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从源头到终点连续的传输。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将一个报文分成多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再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 电路交换(保密×、稳定×、快速√)
    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方(N2)成正比。

电路交换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使用电话交换机将这些电话连接起来。
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使用交换机

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主叫和被叫双方互相通电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专用的物理通路(归还通信资源)。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特点: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而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导致在传送数据时,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真正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 10%,甚至不到 1%,已被用户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空闲的。

电路交换

  1. 报文交换(保密×、稳定√、快速×)
    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就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但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2. 分组交换

主要思想: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首先将完整的消息报文分成许多具有收发地址的小分片;每一个分片可以分别通过存储-转发的方法向目的地转发;在目的地,所有的小分片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消息报文。

分组交换

特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更小的等长数据段

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就构成了分组 (packet)。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分组示意图

分组交换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互联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端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分组示意图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分组还原报文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传输路径。
例如H1向H5发送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中随机选择路径,首先在路由器 A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转发;在路由器 C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转发;在路由器 E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转发;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H5。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径

  1.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比较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三者区别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起源

目的:保密、稳定、快速。

2.定义与特征

定义:计算机⽹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设备和介质互相连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络管理软件及⽹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系统
特征:数据通信(计算机及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资源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2.组成

(1)终端系统(资源子网)

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2)通信子网

提供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

3.类型

(1)按照拓扑分类

总线结构:任意节点可以通过总线进行相互通信,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网络。典型代表:经典以太网。

总线型拓扑

环形结构:每个节点接收转发邻近节点发来的数据,结构简单,节点负荷重,可靠性低。典型代表:令牌环网。

环型拓扑

星型结构:任意节点数据通信需要经过中央节点转发,中央节点负荷重。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目前应用最广泛,但存在中心瓶颈问题。

星型拓扑

树形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扩展,通过多级中心转发设备构成层次网络结构,同样存在中心瓶颈问题。

树型拓扑

网状结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多条通信链路,可靠性好,但路由选择复杂,代价高。

网状拓扑

(2)按照规模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体域网PAN、互联网Internet。

(3)按照传输方式分类

有线网络(IEEE802.3)、无线网络(IEEE802.11、WLAN无线局域网、WPAN无线个域网)。

(4)按照服务分类

公用网(Public Networks)、专用网(Private Networks)。

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重要性能指标有:

  • 速度: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往返时延(发送数据开始到收到确认的时间)。
  • 能力:带宽(频带宽度、最高数据率)、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信道或接口的数据量)。
  • 效率: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等。
    (非性能特征有费用、标准化、质量、可靠性、管理和维护、可拓展性和可升级性等,这些非性能特征与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关系。)

1. 速率

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 (data rate) 或比特率 (bit rate)。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单位:bit/s,或 kbit/s、Mbit/s、 Gbit/s 等。例如 4 × 1010 bit/s 的数据率就记为 40 Gbit/s。

  • 单位换算:
    千 = k = 103,兆 = M = 106 ,吉 = G = 109 , T = 太 = 1012
    1MB= 1024kB=210kB=220B
    1B (字节,Byte) = 8b(比特,bit)

2.带宽

指网络系统的通信链路传输数据的能力,即表征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Hz赫,或比特每秒(b/s)。

  • 频域: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称为该信道的带宽(或通频带)。单位是Hz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 时域: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就是数据率的单位 bit/s。

单位Hz的是从频域上理解的,而单位b/s的是从时域上理解的,两者本质上相统一。一条通信链路的“带宽”越宽,其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率”也越高。

3.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有时可用每秒传送的字节数或帧数来表示。
单位:Hz赫,或比特每秒(b/s)。
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额定速率是绝对上限值。可能会远小于额定速率,甚至下降到零。

  • 速率、吞吐量、带宽的联系:计算机和交换机的数据链路接口的传输速率是 100 Mb/s。上面的服务器访问网页的速率为20 Mb/s,下面的服务器访问网页的速率为10 Mb/s。可以理解为带宽是理想状态下的传输速率,而吞吐量是实际状态下的传输速率

4.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是指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在总时延中,究竟是哪一种时延占主导地位,必须具体分析。
单位:秒s等。
一般说来,小时延的网络要优于大时延的网络。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低速率、小时延的网络很可能要优于一个高速率但大时延的网络。不能笼统地认为数据的发送速率越高,其传送的总时延就越小

  • 单位换算:
    1s【秒】 = 1000ms【毫秒】
    1ms【毫秒】 = 1000μs【微秒】

四种时延产生的地方不一样

(1)发送时延

也称为传输时延。
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

(2)传播时延

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电磁波传播速率:
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 = 3.0 ⅹ 105 km/s
在铜线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 = 2.3 ⅹ 105 km/s
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约 = 2.0 ⅹ 105 km/s

  • 注意: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有本质上的不同。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传播时延则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而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3)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4)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和转发所经历的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时会发生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这相当于排队时延为无穷大。

(5)易错概念

以下说法是错误的:“在高速链路(或高带宽链路)上,比特会传送得更快些”。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6)分析举例

结点A ——光纤链路1000km——→ 结点B。
结点 A 要将一个数据块通过 1000 km 的光纤链路发送给结点 B。假设忽略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请分别计算下列情况时的总时延,并验证“数据的发送速率越高,其传送的总时延就越小”的说法是否正确。
(1)数据块大小为 100 MB,信道带宽为 1 Mbit/s
(2)数据块大小为 100 MB,信道带宽为 100 Mbit/s
(3)数据块大小为 1 B,信道带宽为 1 Mbit/s
(4)数据块大小为 1 B,信道带宽为 1 Gbit/s
解:
传播时延 = 1000 km / 2.0 ⅹ 105 km/s = 5 ms。
(1)发送时延 = 100×220×8÷106= 838.9 s,
总时延 = 838.9 + 0.005 ≈ 838.9 s。
(2)发送时延 = 100×220×8÷108 = 8.389 s
总时延 = 8.389 + 0.005 = 8.394 s。缩小到(1)的近 1/100。
(3)发送时延 = 1×8÷106 = 8×10–6 s = 8μs,
总时延 = 0.008 + 5 = 5.008 ms。
(4)发送时延 = 1×8÷109 = 8×10–9 s = 0.008μs
总时延 = 0.000008 + 5 = 5.000008 ms。与(3)相比没有明显减小。

  • 记住!光速:2.0 ⅹ 105 km/s。

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即链路上整个传播过程中所能传播的最大数据量(最大比特数),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单位:比特bit。
管道中的比特数表示从发送端发出但尚未到达接收端的比特数。只有在代表链路的管道都充满比特时,链路才得到了充分利用。

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往返时间 RTT = 结点 A 到 B 的传播时延 tP+ 结点 B 处理和排队时延 tPQB + 结点 B 发送时延 tTB + 结点 B 到 A 的传播时延 tP = 2 x 传播时延 tP + 结点 B 处理和排队时延 tPQB + 结点 B 发送时延 tTB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在互联网中,往返时间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单位:秒s等。
当使用卫星通信时,往返时间 RTT 相对较长,此时,RTT 是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往返时间

(1)分析举例

结点A ——1000Mbit/s, RTT=2s——→ 结点B。
结点 A 要将一个 100 MB 数据以 100 Mbit/s 的速率发送给结点 B,B 正确收完该数据后,就立即向 A 发送确认。假定 A 只有在收到 B 的确认信息后,才能继续向 B 发送数据,且确认信息很短。计算 A 向 B 发送数据的有效数据率。
解:
解答

  • 记住公式:发送时延=数据长度/发送速率;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

7.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即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根据排队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时延会迅速增加。当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迅速增加。

利用率

四、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划分层次

分层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分层的缺点:有些功能会重复出现,因而产生了额外开销。

例如两台主机通过网络传送文件,首先将文件传送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再设计一个通信服务模块层,再设计一个网络接入模块层,负责做与网络接口细节有关的工作,并向上层提供接入和通信服务。

文件传送

通信服务

网络接入

2.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单位bit。利⽤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络结点之间的建⽴。传输0、1比特(bit)信号。
↓ (下层为上层服务)
数据链路层:单位帧。在物理层的基础之上,提供结点到结点之间的服务,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法,无差错的传输数据,实现⽹络互联。

网络层:单位分组。在数据链路层的基础之上,提供点到点之间的通信,提供路由功能,进行分组打包处理和分组路由选择,实现拥塞控制、⽹络互联等功能。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对数据进⾏控制和操作的功能。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的会话建⽴、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于处理交互数据的表示⽅式,将用户请求转换为OSI语法形式,如格式转换、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使⽤应⽤程序通过⽹络服务,为用户提供服务或应用程序,如收发邮件、网页浏览、QQ等。

  • P.S.1.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也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是水平的,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网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三个组成要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两。种形式:文字描述——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程序代码——便于计算机理解。
  • P.S.2. 服务是上下层之间相互调用的原语和接口函数集合,服务是垂直的,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SDU(Service 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

OSI通信过程示意图

3.TCP/IP协议模型

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含以太网、FDDI、SDH、ATM、无线网等协议。

网际层:网络层。包含IP协议。

传输层:包含TCP、UDP协议。

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包含HTTP、FTP、SMTP、DNS、DHCP等协议。

TCP/IP协议

现在互联网使用的 TCP/IP 体系结构已经发生了演变,即某些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 IP 层,或甚至直接使用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

TCP/IP另一种表示方法

  • TCP/IP VS OSI
    TCP/IP协议模型:1976年出现。先出现产品,后出现协议标准。设计之初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也没有区分开服务和协议,但却成为事实上的协议标准。
    OSI参考模型:1983年出现。先出现协议标准,却没有产品。模型设计完美,但却仅仅成为理想的协议参考模型。

4.五层协议模型

为了与OSI模型对照,实际使用中又可以看做五层协议。

对照

  1. 物理层
    单位:比特
    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
    介质:导引型(有线)和非导引型,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应如何连接。
    任务:为上层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尽可能规避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之间差异透明传输数据比特流,实现比特(0 或 1)的传输。
    有效通信:信号调制、信道极限速率、信道复用
    注意: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是在物理层协议的下面。

  2. 数据链路层 [结点到结点]
    单位:帧
    设备:交换机、网桥
    协议:PPP、CSMA/CD
    地点:网卡
    任务: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输帧,实现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通信。
    有效通信: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验(CRC)
    注意:如发现有差错,就简单地丢弃出错帧。如果需要改正出现的差错,就要采用可靠传输协议来纠正出现的差错。这种方法会使数据链路层协议复杂。

  3. 网络层 [点到点][主机到主机]
    单位:分组
    设备:路由器
    协议:ICMP、IGMP、ARP、RIP、OSPF、BGP
    地点:主机内存
    任务: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通过路由器传送给目的主机。(两个具体任务——路由选择,通过一定的算法,在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路由器上,生成一个用来转发分组的转发表。转发,每一个路由器在接收到一个分组时,要依据转发表中指明的路径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
    有效通信:IPV4、子网掩码、ICMP
    注意: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叫做网际层或 IP 层。IP 协议分组也叫做 IP 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

  4. 运输层 [端到端][程序到程序]
    协议:UDP、TCP( 传输控制协议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地点:进程
    任务: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有效通信: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滑动窗口、拥塞控制

  5. 应用层
    单位:报文
    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例如DNS、HTTP、SMTP等。
    任务: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有效通信:2种应用模型(C/S、P2P)、协议

数据在各层之间传递过程

互联网中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同时运行多个服务器为客户提供服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