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复习资料
大纲
【一、书上的东西还是要记牢的】
【二、公式与量纲】
【三、重要的东西】
【一、书上的东西还是要记牢的】
七下P71:“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又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下P57:“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七下P7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七下P57: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七下P71:“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加润滑油、用滚动代替滑动、利用气垫等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七下P7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七下P65:“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表明:科学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七下P66:“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七下P69:“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九上P116:“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
九上P116:“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或能量转化的快慢。”
九上P78:“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九上P116:“杠杆平衡的条件为: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九上P116:“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有几段绳子承担,提起物重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二、公式与量纲】
G=mg(g=9.8N/kg)
W=Fs=Gh=Pt
P=W/t=Fv
F1l1=F2l2
G:_N
W:_J_N*m
P:_W_J*s-1_N*m*s-1
【三、重要的东西】
一、摩擦力
1.作用于物体上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运动的方向(趋势方向)相反。
2.作用于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有一个确定的最大值,约等于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这是因为物质间的静摩擦系数略大于动摩擦系数。在初中范围,我们当做这两者相等。举例说,一个物体在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动摩擦力为10N,若以不到10N的力水平拉这个物体,物体保持静止不动。收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两者是一对平衡力。
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注意:(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共同点: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不同点: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物体的相互作用,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
5.举例说明:兽王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他所受到的重力和受到讲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1.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称为该力绕该轴(杠杆的支点在空间上其实是一条轴)的力矩。(为了方便先暂时不管力矩的正负。)
2.由此杠杆的平衡条件(九上书的第81页称之为“杠杆平衡的条件”)变为动力的力矩等于阻力的力矩。或者说所有动力的力矩和等于所有阻力的力矩和。
3.那末如何分辨动力与阻力?书上说的当然是对的。但根据平衡条件,把动力全当成阻力,把阻力全当成动力其实也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可以把这些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一种是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它们与它们要么是动力们与阻力们,要么是阻力们与动力们。
4.但是实际上力矩在定义时是有正负的。首先一般情况下把逆时针定义为正方向。从而定义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力矩为正,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力矩为负。于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变为绕杠杆支点(轴)的所有力的力矩和为零。
5.于是从初中科学书的通俗的定义得到了清晰本质的平衡条件。
6.如果杠杆静止不动,那么每一个点都能看成支点,都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于是可以得到任意物体的第二平衡条件:∑Γ=0(绕任意轴)
【四、供参考的网址】
http://www.safe001.com/2004/ketang/040809-06.htm
http://www.safe001.com/2004/ketang/040809-07.htm
http://www.safe001.com/2004/ketang/040809-08.htm
(来自安全第一网,起重机知识教材的力学部分,还是不错的)
201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