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线安全性是保护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因素。连接到安全性低的无线网络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账号被盗以及恶意软件的安装。因此,利用合适的Wi-Fi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WEP、WPA、WPA2和WPA3等各种无线加密标准的区别也是至关重要的。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是用于保护无线网络连接的计算设备内部的安全标准。它由Wi-Fi联盟开发,用来替代原先的无线安全标准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并在数据加密和用户认证方面表现优越。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Wi-Fi安全类型经历了许多演变和改进。
WEP
WEP是什么
由于无线网络通过电波传输数据,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数据很容易被拦截。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是无线保护的最初尝试,1997年引入,旨在通过加密数据来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因为数据是加密的,即使无线数据被拦截,拦截者也无法识别数据,而在认证的网络系统上,可以识别并解密数据。这是因为网络上的设备使用相同的加密算法。
WEP使用16进制64位或128位密钥加密流量。密钥是静态的,所有流量都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使用WEP密钥,网络上的计算机可以隐藏消息内容,防止入侵者查看,加密的消息可以交换。使用此密钥,可以连接到安全的无线网络。
WEP协议原理
尽管现已被认为是不安全的,但理解WEP的原理有助于认识无线网络安全发展的历程。以下是WEP协议的基本原理:WEP使用对称加密算法RC4对数据进行加密。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相同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初始化向量(IV):WEP引入了24位的初始化向量(IV),用于与密钥结合生成每个数据包的加密密钥。IV与WEP密钥(通常为40位或104位)组合,形成RC4流密码的密钥流。
数据包通信过程:
- 每个数据包在发送之前,首先计算校验和(Integrity Check Value, ICV),然后将数据包和ICV进行RC4加密。加密后的数据包与IV一起发送。
- 接收端使用接收到的IV和预共享密钥生成相同的RC4密钥流,解密数据包并验证ICV,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加解密过程:
- 密钥流生成器使用预共享密钥和IV作为输入,生成一个伪随机密钥流。数据与ICV一起,通过RC4密钥流进行按位异或(XOR)运算,生成加密数据包。IV以明文形式附加在加密数据包的前面,发送给接收方。
- 接收端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提取IV。使用提取的IV和预共享密钥生成相同的RC4密钥流。对加密数据进行按位异或运算,恢复原始数据和ICV。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ICV,并与解密得到的ICV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则数据包被认为是完整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