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 on k8s部署日志详解及与Yarn部署时的日志生成模式对比
最近需要将flink由原先部署到Yarn集群切换到kubernetes集群,在切换之后需要熟悉flink on k8s的运行模式。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日志模块发现,在k8s的容器中,flink的系统日志只有jobmanager.log/taskmanager.log 两个,而当时在使用Yarn集群部署时,flink的日志会有多个,比如:jobmanager.log、jobmanager.err和jobmanager.out,TaskManager同理。
因此,有同事就提出为什么在k8s中部署时,只有.log一个文件,能不能类似Yarn部署时那样对日志文件进行区分。只是从容器日志来看的话,在一开始不够了解k8s的情况下,会觉得日志收集的不够准确。
因此针对上面的这个问题,就归我进行研究和解决了。网上的相关资料也比较少,因此,在本次对上面这个问题整体了解分析之后,进行一次学习记录。有遇到相关类似问题的,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一、认为需要修改log4j配置即可
拿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步首先想到的是,既然要对日志的类别进行区分,则可以修改log4j的配置,将INFO类别和ERROR类别分别写入不同的日志文件即可。于是,先对flink路径下的conf/log4j-console.properties进行修改(flink on k8s部署时,使用的log4j配置文件是flink-console.properties文件,而不是log4j.properties)。
这里我们留下一个小疑问:为什么部署到k8s中时,使用的是log4j-console.properties,而不是部署到Yarn时的log4j.properties?有什么区别?
修改后的log4j-console.properties示例如下所示:
################################################################################
# Licensed to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ASF) under one
# or more contributor license agreements. See the NOTICE file
# distributed with this work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regarding copyright ownership. The ASF licenses this file
# to you under the 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 (the
# "License"); you may not use this file except in compliance
# with the License. You may obtain a copy of the License at
#
# http://www.apache.org/licenses/LICENSE-2.0
#
# Unless required by applicable law or agreed to in writing, software
# distributed under the License is distributed on an "AS IS" BASIS,
# WITHOUT WARRANTIES OR CONDITIONS OF ANY KIND,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 See the License for the specific language governing permissions and
# limitations under the License.
################################################################################
# Allows this configuration to be modified at runtime. The file will be checked every 30 seconds.
monitorInterval=30
# This affects logging for both user code and Flink
rootLogger.level = INFO
rootLogger.appenderRef.console.ref = ConsoleAppender
rootLogger.appenderRef.rolling.ref = RollingFileAppender
rootLogger.appenderRef.errorLogFile.ref = errorLogFile
# Uncomment this if you want to _only_ change Flink's logging
#logger.flink.name = org.apache.flink
#logger.flink.level = INFO
# The following lines keep the log level of common libraries/connectors on
# log level INFO. The root logger does not override this. You have to manually
# change the log levels here.
logger.akka.name = akka
logger.akka.level = INFO
logger.kafka.name= org.apache.kafka
logger.kafka.level = INFO
logger.hadoop.name = org.apache.hadoop
logger.hadoop.level = INFO
logger.zookeeper.name = org.apache.zookeeper
logger.zookeeper.level = INFO
# Log all infos to the console
appender.console.name = ConsoleAppender
appender.console.type = CONSOLE
appender.console.layout.type = PatternLayout
appender.console.layout.pattern = %d{yyyy-MM-dd HH:mm:ss,SSS} %-5p %-60c %x - %m%n
# Log all infos in the given rolling file
appender.rolling.name = RollingFileAppender
appender.rolling.type = RollingFile
appender.rolling.append = true
appender.rolling.fileName = ${sys:log.file}
appender.rolling.filePattern = ${sys:log.file}.%i
appender.rolling.layout.type = PatternLayout
appender.rolling.layout.pattern = %d{yyyy-MM-dd HH:mm:ss,SSS} %-5p %-60c %x - %m%n
appender.rolling.policies.type = Policies
appender.rolling.policies.size.type =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appender.rolling.policies.size.size=100MB
appender.rolling.policies.startup.type = OnStartupTriggeringPolicy
appender.rolling.strategy.type =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appender.rolling.strategy.max = ${env:MAX_LOG_FILE_NUMBER:-10}
appender.rolling.filter.threshold.type = LevelMatchFilter
appender.rolling.filter.threshold.level = INFO
appender.rolling.filter.threshold.onMatch = ACCEPT
appender.rolling.filter.threshold.onMisMatch = DENY
appender.errorFile.name = errorLogFile
appender.errorFile.type = RollingFile
appender.errorFile.append = true
appender.errorFile.fileName = ${sys:log.file}.err
appender.errorFile.filePattern = ${sys:log.file}.err.%i
appender.errorFile.layout.type = PatternLayout
appender.errorFile.layout.pattern = %d{yyyy-MM-dd HH:mm:ss,SSS} %-5p %-60c %x - %m%n
appender.errorFile.policies.type = Policies
appender.errorFile.policies.size.type =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appender.errorFile.policies.size.size = 100MB
appender.errorFile.policies.startup.type = OnStartupTriggeringPolicy
appender.errorFile.strategy.type =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appender.errorFile.strategy.max = ${env:MAX_LOG_FILE_NUMBER:-10}
appender.errorFile.filter.threshold.type = ThresholdFilter
appender.errorFile.filter.threshold.level = ERROR
appender.errorFile.filter.threshold.onMatch = ACCEPT
appender.errorFile.filter.threshold.onMisMatch = DENY
# Suppress the irrelevant (wrong) warnings from the Netty channel handler
logger.netty.name = org.apache.flink.shaded.akka.org.jboss.netty.channel.DefaultChannelPipeline
logger.netty.level = OFF
这里相比原始文件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 增加RollingFileAppender的threshold参数。因为我最初希望.log日志就只显示INFO日志,而不显示其他类型日志。但是在log4j官网中介绍的threshold.level参数,其过滤的是低于设置类型的日志。比如当threshold.level=INFO时,过滤的是低于INFO类型的日志,比如DEBUG,而高于的比如ERROR类型的日志还是会保留。在查找一番资料后,发现了threshold.type = LevelMatchFilter的配置,这种配置可以使得当前appender只保留所设置的日志类型的日志,从而实现了只保留INFO日志的需求。
- 增加了errorLogFile的appender。配置同上,使得当前appender只保留ERROR类型的日志数据。
观察上面的log4j-console.properties配置可以发现,在设置文件名时,使用了一个系统变量${sys:log.file},这个系统变量使用过flink配置的应该都比较熟悉,指定本地flink日志的默认路径,比如/opt/log/jobmanager.log。
经过测试后,使用上面的log4j配置能够实现我最初的想法,即将INFO日志和ERROR日志区分开,写入不同的文件。但是经过与Yarn部署时的文件对比发现,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原始需求。
因为在Yarn中,.log日志中也会存在ERROR日志类型的数据,似乎并不是利用log4j配置进行分开。而且我查看log4j.properties配置,也没有发现类似这种区分日志类型的配置。同时在Yarn中,.err日志输出的是任务异常信息,比如e.printStackTrace(),.out日志输出的是类似System.out.println中的数据。而log4j的配置实际上单纯的只是针对flink执行时的系统日志进行配置处理,似乎跟上面的场景还不是一样的。
因此,就要去寻找新的思路,在摸索之后,决定从根据这个log.file的系统变量,从flink的源码入手
二、Flink源码分析-Yarn
在本地git clone好flink的源码后,切换到flink1.12版本分支,进行全局搜索"log.file",在flink-runtime模块下发现了BootstrapTools
类,在该类下,有一个getTaskManagerShellCommand
的方法,在方法中,有一处代码非常有用,如下所示:
startCommandValues.put(
"redirects",
"1> "
+ logDirectory
+ "/taskmanager.out "
+ "2> "
+ logDirectory
+ "/taskmanager.err"
);
可以看到,这里不就是我们最初想要生成的.out和.err文件吗!!。那么这里的redirects表示什么意思呢?
观察后源码知道,flink设置了一个启动命令行的template模块,有一个redirects的占位符,因此上面实际上就是后续将重定向命令替换redirects占位符。
接下来看一下这个方法在哪里被调用了,发现除了在BootstrarpToolsTest
测试类中被调用外,只在flink-yarn项目下src/main/java/org/apache/flink/yarn/Utils.java
类中被使用,如下所示:
String launchCommand =
BootstrapTools.getTaskManagerShellCommand(
flinkConfig,
tmParams,
".",
ApplicationConstants.LOG_DIR_EXPANSION_VAR,
hasLogback,
hasLog4j,
hasKrb5,
taskManagerMainClass,
taskManagerDynamicProperties);
if (log.isDebugEnabled()) {
log.debug("Starting TaskManagers with command: " + launchCommand);
} else {
log.info("Starting TaskManagers");
}
因此,当部署到Yarn集群上上时,在构建TaskManager的启动命令时,会使用上述的方法。同时,上面的代码发现,当满足log.isDebugEnabled()条件时,可以打印出这个启动命令。如何能满足这个条件呢?实际上,log.isDebugEnabled()
就是表示当前log4j的配置是允许打印DEBUG类型日志的,因此,我们去到flink的conf/log4j.properties下,修改rootLogger.level = INFO
=> rootLogger.level = DEBUG
,然后再重新运行任务,即可在日志中看到这个启动命令:
可以看到,在启动命令的最后位置,有上面代码中的重定向命令,这个重定向命令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分别重定向到了.out和.err文件。
至此,我们就成功定位了在Yarn中为什么能够生成.err和.out日志的原因了。实际上就是由于这样的一条重定向语句,将flink任务执行时的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分别重定向到了.out和.err文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Yarn部署时,.err日志里显示的是异常信息,比如e.printStackTrace(),.out文件输出的是包括System.out的日志数据
弄明白了Yarn的日志生成机制后,我们接下来去看一下k8s是怎么实现的?
三、Flink源码分析-Kubernetes
那么在k8s部署时,是否也有这样的重定向语句呢?为了一探究竟,仍然是分析flink 1.12版本的源码。在flink-kubernetes项目下,有一个src/main/java/org/apache/flink/kubernetes/utils/KubernetesUtils.java
类,在该类下,存在一个getCommonStartCommand
方法,该方法类似于上面getTaskManagerShellCommand
方法,也是用来构造启动命令参数的,但是在该方法下,我发现就不存在这样的一条重定向语句:
startCommandValues.put(
"logging",
getLogging(
logDirectory + "/" + logFileName + ".log",
configDirectory,
hasLogback,
hasLog4j));
只有这样的一个写入.log文件的启动命令配置。同时遗憾的是,在k8s部署时,也没有类似上面Yarn那样可以在DEBUG日志类型下,打印出启动命令的语句。但是,我们仍然能做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flink部署在k8s上时,没有.out和.err文件,就是由于源码中在启动TaskManager/JobManager的启动命令参数中,没有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进行重定向到指定的.out和.err文件导致的。而生成的.log文件,就是在log4j-console.properties中配置的RollingFile滚动的系统日志。
同时我发现,在flink1.11版本时,上面的方法中还保留着跟Yarn一样的重定向语句,只是从1.12版本之后,就去掉了该重定向语句,是什么原因呢?
至此,我们找出了flink部署到k8s中时,只有一个.log文件的根源。接下来,为了解决最初的原始问题,需要向方案去解决。
四、设计解决方案
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肯定就是将Yarn那里的重定向源码复制一份到上面的k8s代码中,然后重新打包Flink再进行部署。但这种方案尝试之后发现,在用maven打包flink时会出现很多异常,比如包找不到。而且flink有180多个pom要打包,时间应该会花费非常长,在本次需求对flink源码改动要求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感觉这种调试会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遂舍弃改方案。
另一个方案,就是想办法在外层,能不能在将flink打包成镜像的时候,在它原先源码中定义的启动命令参数后,再手动添加上重定向命令。为此,观察pod的yaml可以发现,容器启动的参数有args下,启动命令时执行/docker-entrypoint.sh脚本
有了这些信息后,就找到docker-entrypoint.sh的启动脚本,打开后进行分析,通过日志可以知道,脚本执行的过程中,会进入到下面的这个分支下:
其中args参数就是上面容器中的args参数,可以看到原先这个分支的最后一行是去执行exec $(drop_privs_cmd) bash -c "${args[@]}"
。因此,我们就可以在这里,手动添加上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的重定向到指定文件,也相当于实现了在启动参数中加入重定向语句。
这里我们还需要借助args参数中的-Dlog.file中显示的是jobmanager还是taskmanager来决定重定向写入的文件名是jobmanager.err还是taskmanager.err。为此使用sed命令,先获取到args中的-Dlog.file内容(即上面的参数logFilePath),然后从logFilePath中,获取到jobmanager/taskmanager的文件名(即logFileName参数)。
然后,我们添加上重定向命令:
exec $(drop_privs_cmd) bash -c "${args[@]} 1> /opt/flink/log/${logFileName}.out 2> /opt/flink/log/${logFileName}.err
至此,我们就成功在外层flink打包成镜像时,手动在启动命令参数后添加了重定向命令,模拟了Yarn执行时的命令,来生成.err和.out文件。接下来,就是打包成镜像,然后在k8s中进行测试了。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在/opt/log/路径下,真的生成了.out、.err和.log三个文件!!!
同时经过测试可以发现,.err、.out和.log文件分别对应了标准错误、标准输出和系统文件三部分内容。实现了跟部署在Yarn上时一样的场景,解决了我们文章最初提出的问题!!!
然而。。却出现了问题。
五、问题以及对k8s日志的理解
在完成上述测试之后,当我再次点击pod,或者使用kubectl logs命令来查看日志时发现,日志里竟然只有启动脚本的一些日志,而flink执行的系统日志都没有了!!
没办法,只能再去分析原因了。在kubernetes的官网中,在日志架构章节中,赫然写着如下一段话:
容器运行时对写入到容器化应用程序的
stdout
和stderr
流的所有输出进行处理和转发。 不同的容器运行时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一点;不过它们与 kubelet 的集成都被标准化为 CRI 日志格式。默认情况下,如果容器重新启动,kubelet 会保留一个终止的容器及其日志。 如果一个 Pod 被逐出节点,所对应的所有容器及其日志也会被逐出。
kubelet 通过 Kubernetes API 的特殊功能将日志提供给客户端访问。 访问这个日志的常用方法是运行
kubectl logs
。
虽然我现在对k8s的理解也不够,但看上面这段话让我意识到,容器的日志收集或许也是通过监听stdout和stderr来生成的。。。 而由于我上面使用重定向命令,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都重定向到了指定的文件中,导致stdout和stderr无法监听到日志数据,所以容器内的日志就获取不到了。
或者说,利用上面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重定向写入指定指定文件的方式,是相当于将原先容器里的日志,分别根据日志类型映射到了.err、.out和.log日志文件下来展示。
那这样分析下来,我发现,flink之所以在1.12版本之后将重定向命令从源码中去掉,可能为的就是利用k8s的日志聚合,将stdout和stderr都写入容器日志中,方便后续对容器日志的监控和分析等操作。
嗯。。此时,感觉上面最开始的分析都白费了,因为本身容器的日志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所有日志数据了,根本不用再做.out和.err的区分了
这里插一句,还记得文章在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吗?这里,大家再思考另一个问题,就是讲到这里,我们知道容器会对stdout和stderr流进行处理和转发。stderr包含flink任务执行时的异常信息,stdout包含任务执行时的标准输出信息,那么flink执行时的系统日志比如INFO、ERROR日志数据,容器时从哪里获取到的呢?log4j中配置的RollingFile类型的appender可不属于标准输出。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flink提交到k8s部署时,为什么使用的是log4j-console.properties配置的原因了。
因为在log4j-console.properties中,会有一个ConsoleAppender的配置,将flink的系统日志打印到CONSOLE(System.out),所以相当于将系统日志打印到了标准输出,然后容器再通过监听stdout从而获取到系统日志。
而部署到Yarn时,使用的log4j.properties的配置中,就可以看到并没有ConsoleAppender的配置,所以它的系统日志全部打印到了.log文件中。
解决了这个问题,再说回之前的分析。我们上面添加的重定向操作,相当于是模仿着Yarn上部署的方式,将原先容器里的日志,分别根据日志类型映射到了.err、.out和.log日志文件下来展示。但是此时容器中的日志却丢失了,可能会对后续我们最容器上的日志采集和分析有影响。
那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双写。尝试在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重定向到指定文件时,同时重定向到stdout和stderr。为此,我们进行了测试,也就是docker-entrypoint.sh中的下面这行代码:
exec $(drop_privs_cmd) bash -c "${args[@]} 1> >(tee /opt/flink/log/${logFileName}.out >/dev/stdout) 2> >(tee /opt/flink/log/${logFileName}.err >/dev/stderr)"
命令中的1> >(tee /opt/flink/log/${logFileName}.out >/dev/stdout)
表示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一个匿名的管道中,并将管道中的内容通过tee
命令同时输出到文件/opt/flink/log/${logFileName}.out
和标准输出设备中。
经过测试,可以实现上面的功能,即既有.out和.err文件,同时,容器日志也恢复最初的状态。
但是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由于log4j-console.properties配置把系统日志也作为标准输出的一部分,因此生成的.out文件中实际上包含了任务中System.out的输出和系统文件两部分内容。而.err文件则只包含了标准错误的日志内容。
至此,实现的日志效果是:
- 容器日志:包含系统日志、标准输出、标准错误
- .out日志:包含系统日志、标准输出
- .err日志:包含标准错误
以上就是本次,针对最初提出的k8s日志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入探究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对log4j的日志配置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由于一开始对容器和k8s技术的不了解,导致最后似乎实现的结果不理想,但技术不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吗!
关于上面的问题,如果有遇到类似的也欢迎找我探讨,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