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数据中心热门架构 如何撑起未来五年企业云需求

本文探讨了数据中心的两大架构趋势——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基础设施。分布式存储因开放性、高性能和弹性扩展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存储。超融合架构则通过标准化、模块化提供弹性资源服务,适用于多种企业业务场景。这两种架构是支撑未来企业云需求的关键。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本系列的上篇《先不听BAT高谈阔论 只看企业实际应用:数据中心架构如何演进?》中,我们已经详细的分析了为什么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是:简化、优化和弹性,也就三大数据中心架构:(集成)一体机、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基础设施做了简要的介绍。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上篇中就(集成)一体机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那么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则讨论数据中心的另外两个架构趋势: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基础设施。

分布式存储 vs 传统存储 是怎么胜出的?

前面我们说过,分布式存储近年来正成为企业存储的主流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级数据中心用户开始尝试使用以工业标准服务器为基础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取代价格昂贵、架构复杂、系统封闭且性能存在瓶颈的FC SAN或企业级NAS系统。

与叶磊在前述文章中提到的“将互联网的经验应用于传统数据中心用户”一样,分布式存储兴起于规模扩展迅速、对存储系统弹性要求极高、偏爱开放的标准化系统的互联网客户,可以说,分布式存储在传统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应用,与互联网到传统企业的技术架构分享不无关系。

无论是否熟悉这一过程,很多人对分布式存储都有着这样的印象:基于x86工业标准服务器、支持高性能存储、支持块级或文件和对象级存储、存储资源池可以达到PB甚至EB级别、性能和容量可以按需弹性扩展,此外,分布式存储在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上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和认可。

反观传统存储,专有的硬件设备导致了开放性极差的封闭平台;纵向扩展导致系统的性能和容量被大幅度的限制;传统的RAID数据保护技术效率低重构慢;即使是双活架构,其可靠性也往往受限于单点故障,继而对故障期间的性能承载乃至整个系统的可用性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传统存储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