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 小花猫笔记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Redis - 小花猫笔记


前言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

Redis :是一个基于 C 语言开发的开源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不同的是 Redis 的数据是存在内存中的(内存数据库),读写速度非常快,被广泛应用于缓存方向。并且,Redis 存储的是 KV 键值对数据。

一、引言

1.1 数据库压力过大
由于用户量增大,请求数量也随之增大,数据压力过大
1.2 数据不同步
多台服务器之间,数据不同步
1.3 传统锁失效
多台服务器之间的锁,已经不存在互斥性了。

二、Redis介绍

● 一个意大利人,在开发一款LLOOGG的统计页面(大屏),因为MySQL的性能不好,自己研发了一款非关系型数据库,并命名为Redis。Salvatore。
●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即远程字典服务,Redis是由C语言去编写,Redis是一款基于Key-Value的NoSQL,而且Redis是基于内存存储数据的,Redis还提供了多种持久化机制,性能可以达到110000/s读取数据以及81000/s写入数据,Redis还提供了主从,哨兵以及集群的搭建方式,可以更方便的横向扩展以及垂直扩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Redis安装

3.1 安装Redis

  • Docker-Compose安装
version: '3.1' 
services:
  redis: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6379:6379

3.2 使用redis-cli连接Redis

进去Redis容器的内部
docker exec -it 容器id bash
在容器内部,使用redis-cli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设置redis密码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456
OK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123456"
127.0.0.1:6379> 

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使用图形化界面连接Redis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lework/RedisDesktopManager-Windows/releases/download/2019.5/redis-desktop-manager-2019.5.zip
傻瓜式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Redis常用命令【重点】

redis命令 <-------------查询redis命令点击即可

常用的5种数据结构:
● String(字符串):一个key对应一个值。
● Hash(散列): 一个key对应一个Map。
● List(列表): 一个key对应一个列表 数组。
● Set(集合): 一个key对应一个集合。无序集合 不重复
● Zset(有序集合): 一个key对应一个有序的集合。不重复 给一个分值
另外三种数据结构:
● HyperLogLog:计算近似值的。
● GEO:地理位置 x y。
● BIT:一般存储的也是一个字符串,存储的是一个by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ey-string:最常用的,一般用于存储一个值。
● key-hash:存储一个对象数据的。
● key-list:使用list结构实现栈和队列结构。 分布式锁 红锁
● key-set:交集,差集和并集的操作。
● key-zset:排行榜,积分存储等操作。

4.3 String 常用命令

#1.  添加值
set key value (*)

#2. 取值
get key (*)

#3. 批量操作
mset key value [key value...]*)
mget key [key...]*)

#4. 自增命令(自增1)
incr key   key必须是integer

#5. 自减命令(自减1)
decr key

#6. 自增或自减指定数量  key必须是integer
incrby key increment
decrby key increment

#7. 设置值的同时,指定生存时间(每次向Redis中添加数据时,尽量都设置上生存时间,秒)重点
setex key second value (**)

#8. 设置值,如果当前key不存在的话(如果这个key存在,什么事都不做,如果这个key不存在,和set命令一样)重点
setnx key value (**)

#9. 在key对应的value后,追加内容
append key value

#10. 查看value字符串的长度
strlen 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Hash 命令

#1. 存储数据
hset key field value    gg:{id:val,id:val}*#2. 获取数据
hget key field (*#3. 批量操作
h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
hmget key field [field ...]*#4. 自增(指定自增的值)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

#5. 设置值(如果key-field不存在,那么就正常添加,如果存在,什么事都不做)
hsetnx key field value (*#6. 检查field是否存在
hexists key field 

#7. 删除key对应的field,可以删除多个
hdel key field [field ...]*#8. 获取当前hash结构中的全部field和value
hgetall key (*#9. 获取当前hash结构中的全部field(*)
hkeys key

#10. 获取当前hash结构中的全部value(*)
hvals key

#11. 获取当前hash结构中field的数量(*)
hlen 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list常用命令

#1. 存储数据(从左侧插入数据,从右侧插入数据)
lpush key value [value ...]*)
rpush key value [value ...]*#2. 存储数据() 像数组的左边或者右边添加值
lpushx key value (*)
rpushx key value (*#3. 修改数据(在存储数据时,指定好你的索引位置,覆盖之前索引位置的数据,index超出整个列表的长度,也会失败)
lset key index value (*#4. 弹栈方式获取数据(左侧弹出数据,从右侧弹出数据) 删除
lpop key(*)
rpop key(*#5. 获取指定索引范围的数据(start从0开始,stop输入-1,代表最后一个,-2代表倒数第二个)
lrange key start stop(*#6. 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数据  -1  到取值 arr[3]
lindex key index  跟正整数就从左向右取 跟负数就是从右向左取  (*#7. 获取整个列表的长度 arr.length
llen key (*#8. 删除列表中的数据(他是删除当前列表中的count个value值,count > 0从左侧向右侧删除,count < 0从右侧向左侧删除,count == 0删除列表中全部的value)
lrem key count value(*#9. 保留列表中的数据(保留你指定索引范围内的数据,超过整个索引范围被移除掉)
ltrim key start stop

#10. 将一个列表中最后的一个数据,插入到另外一个列表的头部位置
rpoplpush list1 list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set常用命令 无序不重复集合(*)

#1. 存储数据
sadd key member [member ...]

#2. 获取数据(获取全部数据)
smembers key

#3. 随机获取一个数据(获取的同时,移除数据,count默认为1,代表弹出数据的数量)
spop key [count]  取出随机的值,并移除

#4. 交集(取多个set集合交集)
sinter set1 set2 ...

#5. 并集(获取全部集合中的数据)
sunion set1 set2 ...

#6. 差集(获取多个集合中不一样的数据)  数据放在前面的为数据基点
sdiff set1 set2 ...

# 7. 删除数据
srem key member [member ...]

# 8. 查看当前的set集合中是否包含这个值
sismember key memb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6 zse常用命令

#1. 添加数据(score必须是数值(可重复)。member不允许重复的。)
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

#2. 修改member的分数(如果member是存在于key中的,正常增加分数,如果memeber不存在,这个命令就相当于zadd)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3. 查看指定的member的分数
zscore key member

#4. 获取zset中数据的数量 获取数组长度
zcard key

#5. 根据score的范围查询member数量  包含边界值  sql 语句里面between
zcount key min max

#6. 删除zset中的成员
zrem key member [member...]

#7. 根据分数从小到大排序,获取指定范围内的数据(withscores如果添加这个参数,那么会返回member对应的分数)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8. 根据分数从大到小排序,获取指定范围内的数据(withscores如果添加这个参数,那么会返回member对应的分数) 降序排序
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9. 根据分数的返回去获取member(withscores代表同时返回score,添加limit,就和MySQL中一样,如果不希望等于min或者max的值被查询出来可以采用 ‘(分数’ 相当于 < 但是不等于的方式,最大值和最小值使用+inf和-inf来标识)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4.7 key常用命令

#1. 查看Redis中的全部的key(pattern:* ,xxx*,*xxx) 这里采用通配符
keys pattern

#2. 查看某一个key是否存在(1 - key存在,0 - key不存在) 数组
exists key [key ...]  

#3. 删除key
del key [key ...]

#4. 设置key的生存时间,单位为秒,单位为毫秒,设置还能活多久
expire key second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5. 设置key的生存时间,单位为秒,单位为毫秒,设置能活到什么时间点
expireat key timestamp
pexpireat key milliseconds  最多能活多久 不代表能活到那么久 也不代表不能活那么久

#6. 查看key的剩余生存时间,单位为秒,单位为毫秒(-2 - 当前key不存在,-1 - 当前key没有设置生存时间,具体剩余的生存时间)
ttl key
pttl key

#7. 移除key的生存时间(1 - 移除成功,0 - key不存在生存时间,key不存在)
persist key

#8. 选择操作的库
select 0~15

#9. 移动key到另外一个库中
move key db

4.8 库的常用命令

#1. 清空当前所在的数据库
flushdb             (~) 了解

#2. 清空全部数据库
flushall            (~) 了解

#3. 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有多少个key
dbsize

#4. 查看最后一次操作的时间
lastsave

#5. 实时监控Redis服务接收到的命令
monitor

五、Java连接Redis【重点】

5.1 Jedis连接Redis

5.1.1 创建Maven工程

idea创建

5.1.2 导入需要的依赖

<dependencies>
    <!--    1、 Jedis-->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
        <artifactId>jedis</artifactId>
        <version>2.9.0</version>
    </dependency>
    <!--    2、 Junit测试-->
    <dependency>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version>4.12</version>
    </dependency>
    <!--    3、 Lombok-->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version>1.16.2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5.1.3 测试

public class Demo1 {

    @Test
    public void set(){
        //1. 连接Redis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9.101",6379);
        //2. 操作Redis - 因为Redis的命令是什么,Jedis的方法就是什么
        jedis.set("name","李四");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Test
    public void get(){
        //1. 连接Redis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9.101",6379);
        //2. 操作Redis - 因为Redis的命令是什么,Jedis的方法就是什么
        String value = jedi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value);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

5.2 Jedis存储一个对象到Redis以byte[]的形式

5.2.1 准备一个User实体类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ate birthday;

}

5.2.2 导入spring-context依赖

<!-- 4. 导入spring-context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4.3.18.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5.2.3 创建Demo测试类,编写内容

public class Demo2 {

    // 存储对象 - 以byte[]形式存储在Redis中
    @Test
    public void setByteArray(){
        //1. 连接Redis服务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9.101",6379);
        //------------------------------------------------
        //2.1 准备key(String)-value(User)
        String key = "user";
        User value = new User(1,"张三",new Date());
        //2.2 将key和value转换为byte[]
        byte[] byteKey = SerializationUtils.serialize(key);
        byte[] byteValue = SerializationUtils.serialize(value);
        //2.3 将key和value存储到Redis
        jedis.set(byteKey,byteValue);
        //------------------------------------------------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 获取对象 - 以byte[]形式在Redis中获取
    @Test
    public void getByteArray(){
        //1. 连接Redis服务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9.101",6379);
        //------------------------------------------------
        //2.1 准备key
        String key = "user";
        //2.2 将key转换为byte[]
        byte[] byteKey = SerializationUtils.serialize(key);
        //2.3 jedis去Redis中获取value
        byte[] value = jedis.get(byteKey);
        //2.4 将value反序列化为User对象
        User user = (User) SerializationUtils.deserialize(value);
        //2.5 输出
        System.out.println("user:" + user);
        //------------------------------------------------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

5.3 Jedis存储一个对象到Redis以String的形式

5.3.1 导入依赖

<!-- 导入fastJSON -->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47</version>
</dependency>

5.3.2 测试

public class Demo3 {

    // 存储对象 - 以String形式存储
    @Test
    public void setString(){
        //1. 连接Redis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9.101",6379);
        //2.1 准备key(String)-value(User)
        String stringKey = "stringUser";
        User value = new User(2,"李四",new Date());
        //2.2 使用fastJSON将value转化为json字符串
        String stringValue = JSON.toJSONString(value);
        //2.3 存储到Redis中
        jedis.set(stringKey,stringValue);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 获取对象 - 以String形式获取
    @Test
    public void getString(){
        //1. 连接Redis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199.109",6379);

        //2.1 准备一个key
        String key = "stringUser";
        //2.2 去Redis中查询value
        String value = jedis.get(key);
        //2.3 将value反序列化为User
        User user = JSON.parseObject(value, User.class);
        //2.4 输出
        System.out.println("user:" + user);

        //3.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

5.4 Jedis连接池的操作

@Test
public void pool2(){
    //1. 创建连接池配置信息
    GenericObjectPoolConfig poolConfig = new GenericObjectPoolConfig();
    poolConfig.setMaxTotal(100);  // 连接池中最大的活跃数
    poolConfig.setMaxIdle(10);   // 最大空闲数
    poolConfig.setMinIdle(5);   // 最小空闲数
    poolConfig.setMaxWaitMillis(3000);  // 当连接池空了之后,多久没获取到Jedis对象,就超时

    //2. 创建连接池
    JedisPool pool = new JedisPool(poolConfig,"192.168.109.101",6379);

    //3. 通过连接池获取jedis对象
    Jedis jedis = pool.getResource();

    //4. 操作
    String value = jedis.get("string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 value);

    //5.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5.5 Redis的管道操作

因为在操作Redis的时候,执行一个命令需要先发送请求到Redis服务器,这个过程需要经历网络的延迟,Redis还需要给客户端一个响应。
如果我需要一次性执行很多个命令,上述的方式效率很低,可以通过Redis的管道,先将命令放到客户端的一个Pipeline中,之后一次性的将全部命令都发送到Redis服务,Redis服务一次性的将全部的返回结果响应给客户端。

//  Redis管道的操作
@Test
public void pipeline(){
    //1. 创建连接池
    JedisPool pool = new JedisPool("192.168.199.109",6379);
    long 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2. 获取一个连接对象
    Jedis jedis = pool.getResource();

    //3. 执行incr - 100000次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jedis.incr("pp");
    }

    //4.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
    //2. 获取一个连接对象
    Jedis jedis = pool.getResource();
    //3. 创建管道
    Pipeline pipelined = jedis.pipelined();
    //3. 执行incr - 100000次放到管道中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pipelined.incr("qq");
    }
    //4. 执行命令
    pipelined.syncAndReturnAll();
    //5. 释放资源
    jedis.close();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l);
}

六、Redis其他配置及集群【重点】

修改yml 文件

version: '3.1'
services:
  redis: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6379:6379
    volumes:
      - ./conf/:/usr/local/redis/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6.1 Redis的AUTH

# redis.conf
三种客户端的连接方式
● redis-cli:在输入正常命令之前,先输入auth 密码即可。(auth +密码)
● 图形化界面:在连接Redis的信息中添加上验证的密码。
● Jedis客户端:
○ jedis.auth(password);
● 使用JedisPool的方式
// 使用当前有参构造设置密码

6.2 redis 事务,redis是没有事务的

Redis的事务:一次性事务操作,该成功的成功,该失败的失败。
先开启事务,执行一些列的命令,但是命令不会立即执行,会被放在一个队列中,如果你执行事务,那么这个队列中的命令全部执行,如果取消了事务,一个队列中的命令全部作废。
● 开启事务:multi
● 输入要执行的命令:被放入到一个队列中
● 执行事务:exec
● 取消事务:discard
Redis的事务向发挥功能,需要配置watch监听机制
在开启事务之前,先通过watch命令去监听一个或多个key,在开启事务之后,如果有其他客户端修改了我监听的key,事务会自动取消。
如果执行了事务,或者取消了事务,watch监听自动消除,一般不需要手动执行unwatch。

6.2.1 redis 支持原子性吗?

Redis 的事务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事务不同。我们知道事务具有四大特性:
1. 原子性,2. 隔离性,3. 持久性,4. 一致性。

Redis 事务在运行错误的情况下,除了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命令外,其他命令都能正常执行。并且,Redis 是不支持回滚(roll back)操作的。因此,Redis 事务其实是不满足原子性的(而且不满足持久性)。
Redis 官网也解释不支持回滚原因。简单来说就是 Redis 开发者们觉得没必要支持回滚,这样更简单便捷并且性能更好。Redis 开发者觉得即使命令执行错误也应该在开发过程中就被发现而不是生产过程中。

6.3 Redis持久化机制

6.3.1 RDB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机制
● RDB持久化文件,速度比较快,而且存储的是一个二进制的文件,传输起来很方便。
● RDB持久化的时机:save 900 1:在900秒内,有1个key改变了,就执行RDB持久化。save 300 10:在300秒内,有10个key改变了,就执行RDB持久化。save 60 10000:在60秒内,有10000个key改变了,就执行RDB持久化。
● RDB无法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
● dbfilename dump.rdb (如果采用docker安装redis,持久化的时候我们的文件保存在我们的docker容器里面)
● rdbcompression yes 开启rdb持久化机制

save 900 1      #在900秒(1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save 300 10     #在300秒(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save 60 10000    #在60秒(1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优点: 持久化数据快,存储方便,数据安全(二进制)
缺点: 持久化策略可能会存在数据丢失,不能保证我们的数据安全

6.3.2 AOF

AOF持久化机制默认是关闭的,Redis官方推荐同时开启RDB和AOF持久化,更安全,避免数据丢失。
● AOF持久化的速度,相对RDB较慢的,存储的是一个文本文件,到了后期文件会比较大,传输困难。
● AOF持久化时机。appendfsync always:每执行一个写操作,立即持久化到AOF文件中,性能比较低。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执行一次持久化。appendfsync no:会根据你的操作系统不同,环境的不同,在一定时间内执行一次持久化。
● AOF相对RDB更安全,推荐同时开启AOF和RDB。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有数据修改发生时都会写入AOF文件,这样会严重降低Redis的速度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同步一次,显式地将多个写命令同步到硬盘
appendfsync no        #让操作系统决定何时进行同步

同时开启RDB和AOF的注意事项:
如果同时开启了AOF和RDB持久化,那么在Redis宕机重启之后,需要加载一个持久化文件,优先选择AOF文件。
如果先开启了RDB,再次开启AOF,如果RDB执行了持久化,那么RDB文件中的内容会被AOF覆盖掉。

七、redis 集群

7.1 Redis的主从架构

1、解决我们的日常一个单机故障,而衍生出来 主从架构
2、高并发所有请求都会发送我们单台redis,如果我redis承受就会宕机或者阻塞
3、组从:主机一般来说的我们master(读写都可以),slave(只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ersion: "3.1"
services:
  redis1: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1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1:6379
    volumes:
      - ./conf/redis1.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2: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2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2:6379
    volumes:
      - ./conf/redis2.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links:
      - redis1:master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3: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3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3:6379
    volumes:
      - ./conf/redis3.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links:
      - redis1:master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 redis2和redis3从节点配置
replicaof master 637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2 哨兵

哨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主从架构中的单点故障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了以下docker-compose.yml,为了可以在容器内部使用哨兵的配置

version: "3.1"
services:
  redis1: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1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1:6379
    volumes:
      - ./conf/redis1.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 ./conf/sentinel1.conf:/data/sentinel.conf        # 添加的内容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2: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2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2:6379
    volumes:
      - ./conf/redis2.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 ./conf/sentinel2.conf:/data/sentinel.conf        # 添加的内容
    links:
      - redis1:master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3: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3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3:6379
    volumes:
      - ./conf/redis3.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 ./conf/sentinel3.conf:/data/sentinel.conf        # 添加的内容 
    links:
      - redis1:master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准备哨兵的配置文件,并且在容器内部手动启动哨兵即可

# 哨兵需要后台启动
daemonize yes
# 指定Master节点的ip和端口(主)
sentinel monitor master localhost 6379 2
# 指定Master节点的ip和端口(从)
sentinel monitor master master 6379 2
# 哨兵每隔多久监听一次redis架构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aster 10000

在Redis容器内部启动sentinel即可

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7.3 Redis的集群

Redis集群在保证主从加哨兵的基本功能之外,还能够提升Redis存储数据的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准备yml文件

#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1"
services:
  redis1: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1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1:7001
      - 17001:17001
    volumes:
      - ./conf/redis1.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2: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2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2:7002
      - 17002:17002
    volumes:
      - ./conf/redis2.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3: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3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3:7003
      - 17003:17003
    volumes:
      - ./conf/redis3.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4: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4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4:7004
      - 17004:17004
    volumes:
      - ./conf/redis4.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5: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5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5:7005
      - 17005:17005
    volumes:
      - ./conf/redis5.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redis6:
    image: daocloud.io/library/redis:5.0.7
    restart: always
    container_name: redis6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ports:
      - 7006:7006
      - 17006:17006
    volumes:
      - ./conf/redis6.conf:/usr/local/redis/redis.conf
    command: ["redis-server","/usr/local/redis/redis.conf"]  
# redis.conf
# 指定redis的端口号
port 7001
# 开启Redis集群
cluster-enabled yes
# 集群信息的文件
cluster-config-file nodes-7001.conf
# 集群的对外ip地址
cluster-announce-ip 101.42.253.234
# 集群的对外port
cluster-announce-port 7001
# 集群的总线端口
cluster-announce-bus-port 17001

启动了6个Redis的节点。
随便跳转到一个容器内部,使用redis-cli管理集群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表示链接我们的集群redis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ip:port ip:port])
–cluster-replicas 1 1表示一个master下面有几个备机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01.42.253.234:7001 101.42.253.234:7002 101.42.253.234:7003 101.42.253.234:7004 101.42.253.234:7005 101.42.253.234:7006 --cluster-replicas 1

redis-cli -h ip -p port -c【需要加上这个-c 可以让我们的集群自动切换】

7.4 Java连接Redis集群

使用JedisCluster对象连接Redis集群

@Test
public void test(){
    // 创建Set<HostAndPort> nodes
    Set<HostAndPort> nodes = new HashSet<>();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1));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2));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3));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4));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5));
    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99.109",7006));

    // 创建JedisCluster对象
    JedisCluster jedisCluster = new JedisCluster(nodes);

    // 操作
    String value = jedisCluster.get("b");
    System.out.println(value);
}

八、Redis常见问题【面试重点】

8.1 Redis 为什么这么快?

Redis 内部做了非常多的性能优化,比较重要的主要有下面 3 点:

  1. Redis 基于内存,内存的访问速度是磁盘的上千倍;
  2. Redis 基于 Reactor 模式设计开发了一套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型,主要是单线程事件循环和 IO 多路复用(Redis 线程模式后面会详细介绍到);
  3. Redis内置了多种优化过后的数据结构实现,性能非常高。

8.2 说一下 Redis 和 Memcached 的区别和共同点?

共同点 :

1、都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库,一般都用来当做缓存使用。
2、都有过期策略。
3、两者的性能都非常高。

区别 :

1、Redis 支持更丰富的数据类型(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Redis 不仅仅支持简单的 k/v 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 list,set,zset,hash 等数据结构的存储。Memcached 只支持最简单的 k/v 数据类型。
2、Redis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而 Memcached 把数据全部存在内存之中。
3、Redis 有灾难恢复机制。 因为可以把缓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
4、Redis 在服务器内存使用完之后,可以将不用的数据放到磁盘上。但是,Memcached 在服务器内存使用完之后,就会直接报异常。
5、Memcached 没有原生的集群模式,需要依靠客户端来实现往集群中分片写入数据;但是 Redis 目前是原生支持 cluster 模式的。
6、Memcached 是多线程,非阻塞 IO 复用的网络模型;Redis 使用单线程的多路 IO 复用模型。 (Redis 6.0 引入了多线程 IO )
7、Redis 支持发布订阅模型、Lua 脚本、事务等功能,而 Memcached 不支持。并且,Redis 支持更多的编程语言。
8、Memcached 过期数据的删除策略只用了惰性删除,而 Redis 同时使用了惰性删除与定期删除。

8.3 key的生存时间到了,Redis会立即删除吗?

不会立即删除。
● 定期删除:Redis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会去查看Redis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会再100ms的间隔中默认查看3个key。
● 惰性删除:如果当你去查询一个已经过了生存时间的key时,Redis会先查看当前key的生存时间,是否已经到了,直接删除当前key,并且给用户返回一个空值。
Redis 内存淘汰机制了解么?
相关问题:MySQL 里有 2000w 数据,Redis 中只存 20w 的数据,如何保证 Redis 中的数据都是热点数据?

8.4 redis 提供 6 种数据淘汰策略:

1、volatile-lru(least rec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2、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3、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4、allkeys-lru(least recently used):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这个是最常用的)
5、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6、no-eviction:禁止驱逐数据,也就是说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这个应该没人使用吧!

4.0 版本后增加以下两种:
1、volatile-lfu(least frequ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淘汰
2、allkeys-lfu(least frequently used):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不经常使用的 key
#Redis 持久化机制

8.4 redis 单线程模型:

Redis 基于 Reactor 模式设计开发了一套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型 (Netty 的线程模型也基于 Reactor 模式,Reactor 模式不愧是高性能 IO 的基石),这套事件处理模型对应的是 Redis 中的文件事件处理器(file event handler)。由于文件事件处理器(file event handler)是单线程方式运行的,所以我们一般都说 Redis 是单线程模型。

8.5 redis6.0 之前为什么不使用多线程?之后为何又引入?

8.5.1 redis6.0 之前为什么不使用多线程?

1、 单线程编程容易并且更容易维护;
2、Redis 的性能瓶颈不在 CPU ,主要在内存和网络;
3、多线程就会存在死锁、线程上下文切换等问题,甚至会影响性能。

8.5.2 redis6.0 之后为何引入了多线程?

1、Redis6.0 引入多线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络 IO 读写性能,因为这个算是 Redis 中的一个性能瓶颈(Redis 的瓶颈主要受限于内存和网络)。
2、Redis6.0 引入了多线程,但是 Redis 的多线程只是在网络数据的读写这类耗时操作上使用了,执行命令仍然是单线程顺序执行。因此,你也不需要担心线程安全问题。
3、Redis6.0 的多线程默认是禁用的,只使用主线程。如需开启需要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 redis.conf : io-threads-do-reads yes

8.6 缓存常见问题

8.6.1 缓存穿透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6.2 缓存击穿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6.3 缓存倾斜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