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lapped I/O的学习

本文详细介绍了Windows平台上的Overlapped I/O技术,包括如何使用该技术实现文件的非阻塞读写操作,以及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处理多个并发的I/O请求。

从网上整理的文章,同样,这只是为了我增加理解记忆而做到得笔记,
不存在利用价值,纯粹是学习和记忆.抄袭也好学习也好只是让人明
白道理.主要干活的还是自己的程序.

I/O设备处理必然让主程序停下来干等I/O的完成,
对这个问题有

方法一:使用另一个线程进行I/O。这个方案可行,但是麻烦。

方法二:使用overlapped I/O。
  正如书上所说:“overlapped I/O是WIN32的一项技术,
    你可以要求操作系统为你传送数据,并且在传送完毕时通知你。
    这项技术使你的程序在I/O进行过程中仍然能够继续处理事务。
    事实上,操作系统内部正是以线程来I/O完成overlapped I/O。
    你可以获得线程的所有利益,而不需付出什么痛苦的代价”。

怎样使用overlapped I/O:

进行I/O操作时,指定overlapped方式
使用CreateFile (),将其第6个参数指定为FILE_FLAG_OVERLAPPED,
就是准备使用overlapped的方式构造或打开文件;
如果采用 overlapped,那么ReadFile()、WriteFile()的第5个参数必须提供一个指针,
指向一个OVERLAPPED结构。 OVERLAPPED用于记录了当前正在操作的文件一些相关信息。

//功能:从指定文件的1500位置读入300个字节
int main()
{
    BOOL rc;
    HANDLE hFile;
    DWORD numread;
    OVERLAPPED overlap;
    char buf[512];
    char szPath=”x://xxxx/xxxx”;
   
    //检查系统,确定是否支持overlapped,(NT以上操作系统支持OVERLAPPED)
    CheckOsVersion();
    // 以overlapped的方式打开文件
    hFile = CreateFile( szPath,
                    GENERIC_READ,
                    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 OVERLAPPED结构实始化为0
    memset(&overlap, 0, sizeof(overlap));
    //指定文件位置是1500;
    overlap.Offset = 1500;
   
    rc = ReadFile(hFile,buf,300,&numread,&overlap);
    //因为是overlapped操作,ReadFile会将读文件请求放入读队列之后立即返回(false),
    //而不会等到文件读完才返回(true)
    if (rc)
    {
       //文件真是被读完了,rc为true
       // 或当数据被放入cache中,或操作系统认为它可以很快速地取得数据,rc为true
    }
    else
    {
        if (GetLastError() == ERROR_IO_PENDING)
        {//当错误是ERROR_IO_PENDING,那意味着读文件的操作还在进行中
         //等候,直到文件读完
            WaitForSingleObject(hFile, INFINITE);
            rc = GetOverlappedResult(hFile,&overlap,&numread,FALSE);
            //上面二条语句完成的功能与下面一条语句的功能等价:
            // GetOverlappedResult(hFile,&overlap,&numread,TRUE);
         }
         else
         {
            //出错了
        }
    }
    CloseHandle(hFile);
    return EXIT_SUCCESS;
}

在实际工作中,若有几个操作同一个文件时,
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OVERLAPPED结构中提供的event来解决上面遇到的问题。
注意,你所使用的event对象必须是一个MANUAL型的;否则,可能产生竞争条件。
原因见书P159。
int main()
{
    int i;
    BOOL rc;
    char szPath=”x://xxxx/xxxx”;
    // 以overlapped的方式打开文件
    ghFile = CreateFile( szPath,
                    GENERIC_READ,
                    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for (i=0; i<MAX_REQUESTS; i++)
    {
        //将同一文件按几个部分按overlapped方式同时读
        //注意看QueueRequest函数是如何运做的,每次读16384个块
        QueueRequest(i, i*16384, READ_SIZE);
    }
    // 等候所有操作结束;
    //隐含条件:当一个操作完成时,其对应的event对象会被激活
    WaitForMultipleObjects(MAX_REQUESTS, ghEvents, TRUE, INFINITE);
    // 收尾操作
    for (i=0; i<MAX_REQUESTS; i++)
    {
        DWORD dwNumread;
        rc = GetOverlappedResult(
                                ghFile,
                                &gOverlapped[i],
                                &dwNumread,
                                FALSE
                            );
        CloseHandle(gOverlapped[i].hEvent);
    }
    CloseHandle(ghFile);
    return EXIT_SUCCESS;
}

//当读操作完成以后,gOverlapped[nIndex].hEvent会系统被激发
int QueueRequest(int nIndex, DWORD dwLocation, DWORD dwAmount)
{
    //构造一个MANUAL型的event对象
    ghEvents[nIndex] = CreateEvent(NULL, TRUE, FALSE, NULL);
    //将此event对象置入OVERLAPPED结构
    gOverlapped[nIndex].hEvent = ghEvents[nIndex];
    gOverlapped[nIndex].Offset = dwLocation;
    for (i=0; i<MAX_TRY_COUNT; i++)
   {
      //文件ghFile唯一
       rc = ReadFile(ghFile, gBuffers[nIndex],&dwNumread,&gOverlapped[nIndex]);
       if (rc)
         return TRUE;
       err = GetLastError();
       if (err == ERROR_IO_PENDING)
       {
           //当错误是ERROR_IO_PENDING,那意味着读文件的操作还在进行中
          return TRUE;
       }
       // 处理一些可恢复的错误
       if ( err == ERROR_INVALID_USER_BUFFER ||
            err == ERROR_NOT_ENOUGH_QUOTA ||
            err == ERROR_NOT_ENOUGH_MEMORY )
        {
           sleep(50);
           continue;//重试
        }
        // 如果GetLastError()返回的不是以上列出的错误,放弃
        break;
    }

    return -1;

}

智慧政务:打造“线上”有温度、“线下”有速度的新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智慧政务正成为政府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智慧政务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实现“一网通办”,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一、智慧政务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务服务正朝着“全国一体化”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可看可查”到如今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经历了从互联网+政务服务(省市县)到长三角一体化政务平台,再到区域/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飞跃。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大数据、政务服务改革,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节奏,为智慧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智慧政务的核心挑战 尽管智慧政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跨部门、多流程环节的政务服务中,数据共享时效性差、权责不清成为制约协同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数据安全管控不足、数据质量问题缺乏责任追溯,也影响了政务服务的可信度和质量。此外,在线办理深度不够、群众认同感不高,以及政务热线服务多样性、便捷性和智能性不足,都是当前智慧政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智慧政务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 针对上述挑战,智慧政务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政务服务向线上线下一体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一码通”服务:面向民众和企业,提供行、办、用、管一体化的政务服务。通过“一码通”,群众和企业可以在政务服务大厅及试点事项中,使用电子证照调用授权,实现身份证明、社会保障信息核验、医疗健康一码通办等功能。这不仅简化了办事流程,还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网通”服务:提供全程网办的政务服务。通过智能预审、远程面审、一窗办理、智能引导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的全流程网上办理。群众和企业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政务服务官网、APP、小程序等多种渠道,享受7*24小时全天候的政务服务。 “一号通”服务:作为政务服务智能总客服,通过全媒体接入方式,整合热线、微信、邮件、短信等多种服务渠道,实现一号对外、服务通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自动服务应答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政情民意,为服务监督和实时决策提供依据。 “协同办”与“协同管”:面向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办、查、看、管一体化的工作门户。通过集成门户、工作中心、信息中心、知识中心等功能模块,实现政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协同。同时,整合监管数据、打通监管业务、感知监管风险,助力监管决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四、智慧政务的未来展望 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5G、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智慧政务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智慧政务将继续深化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推动政务服务向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监管协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构建数字政府、掌上政府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智慧政务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实践,正在逐步解决政务服务中的痛点问题,让“线上”服务更有温度、“线下”服务更有速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智慧政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中位数的多个候选观测信号的状态估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异常值的处理机制,旨在提升状态估计的鲁棒性与准确性。该方法通过选取多个观测信号并利用中位数的抗干扰特性,有效抑制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适用于存在噪声或异常测量的复杂系统。文中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便于读者验证和应用该算法,并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其在异常值存在情况下的优越性能。;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信号处理、状态估计或自动化背景【状态估计】使用中位数的多个候选观测信号的状态估计方法,包括异常值研究(Matlab代码实现)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控制系统、传感器融合、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存在异常观测值的实际系统中,如传感器故障、通信干扰等场景下的状态估计;②用于提升传统估计算法的鲁棒性,对比中位数方法与均值、加权最小二乘等方法的抗噪能力;③作为科研参考,复现算法并进一步改进,用于论文研究或工程项目开发。;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逐步调试运行,理解中位数在多信号融合中的具体实现方式,重点关注异常值注入前后的估计效果对比,深入掌握算法鲁棒性设计思路,并可将其扩展至其他状态估计框架中进行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