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基础一
Linux基础
做咩啊~
提供免费技术帮助
展开
-
16.系统启动流程
1.开机加载BIOS,进行加电硬件自检(检查硬件是否有问题)2.加载磁盘,0磁头,0磁道,1扇区上的MBR引导记录,然后引导系统启动3.进入GRUB菜单,选择加载内核信息(选择不同的内核)4.加载系统内核信息(kernel)5.启动第一个系统进程init,(以串行的方式让其他服务按顺序启动)6.加载系统运行级别文件,/etc/inittab7.加载系统初始化脚本文件,/etc/rc.d/rc.sysinit脚本8.加载系统服务脚本存放目录,让不同运行级别服务可以开机启动 chkconfig9原创 2022-06-20 23:52:54 · 152 阅读 · 0 评论 -
15. 系统文件属性及相关命令
操作系统文件属性文件属性文件属性文件索引节点: inode (index node) (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文件类型信息: 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类型文件 文件权限信息: r可读 w可写 x可执行 -没有这个权限 文件链接数量: 硬链接数量 文件属主信息: 文件创建者 对文件数据有最高的权限文件属组信息: 文件管理者 对文件数据有权限管理文件大小信息: 占用了多少磁盘空间文件时间信息: 文件数据修改时间 访问时间原创 2022-05-06 23:26:51 · 541 阅读 · 0 评论 -
14.系统信息查看
系统信息查看系统版本:内核信息:硬件信息查看系统版本:cat /etc/redhat-release 返回结果: CentOS Linux release 7.5.1804 (Core)内核信息:uname -a 返回结果:Linux oldboy68 3.10.0-862.el7.x86_64 #1 SMP Fri Apr 20 16:44:24 UTC 2018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硬件信息查看CPU方法一: 利用文件查看cat /proc/c原创 2022-04-21 23:58:58 · 442 阅读 · 0 评论 -
13.系统软件安装方式
系统软件安装方式第一种: 利用rpm命令安装软件第二种: 利用yum命令安装软件第三种: 采用编译方式安装软件(源码安装软件)第四种: 二进制软件包安装 (类似绿色软件)第一种: 利用rpm命令安装软件安装命令用法:rpm -ivh 软件名称-i --- 安装软件-v --- 显示过程-h --- 显示人类可读信息rpm -e 软件名称 --nodeps --- 卸载软件rpm -qa 软件名称 --- 查看软件是否安装rpm -ql原创 2022-04-21 22:16:39 · 981 阅读 · 0 评论 -
12. 操作系统的重要文件
操作系统的重要文件一、网卡配置文件二、DNS解析配置文件三、本地解析配置文件四、主机名称配置文件五、系统运行级别配置文件六、系统命令开机运行文件七、 系统自动挂载文件一、网卡配置文件文件路径: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或(ens33)例如以下文件信息: TYPE=Ethernet --- 网络通讯类型 以太网 BOOTPROTO=none|static --- 是否可以自动获得I原创 2022-04-21 00:24:46 · 335 阅读 · 0 评论 -
11.操作系统目录结构
操作系统目录结构系统区分不同的目录: 便于分类管理数据常见目录作用:(系统一切皆文件)/boot --- 引导系统启动目录(系统启动文件) /home --- 用户家目录 让普通用户可以有个地方创建自己的文件/root --- 管理员用户家目录 /bin --- 二进制目录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sbin --- 系统二进制目录 管理员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etc --- 系统服务程序配置文件的保存目录/o原创 2022-04-19 23:03:52 · 1113 阅读 · 0 评论 -
10.操作系统优化
操作系统优化操作系统用户优化如何创建用户:useradd test如何设置密码:passwd test如何使用用户:su - testsu USERNAME,与su - USERNAME的不同之处如下:su - USERNAME切换用户后,同时切换到新用户的工作环境中。su USERNAME切换用户后,不改变原用户的工作目录,及其他环境变量目录。例: 如何批量创建用户:利用脚本批量创建 oldboy oldgirl olddog 三个用户 三个密码信息 统一123456原创 2022-04-17 20:29:32 · 1399 阅读 · 0 评论 -
9.系统快捷方式
系统常见快捷方式↑ ↓ 方向键 — 快速调取曾经输入过得历史命令ctrl + a — 移动光标到命令行行首ctrl + e — 移动光标到命名行行尾ctrl + ← → — 左右快速移动光标ctrl + w — 剪切光标前单词(字符串)信息ctrl + u — 删除光标前所有信息ctrl + k — 删除光标后所有信息ctrl + y — 粘贴剪切信息ctrl + l原创 2022-04-17 18:58:10 · 296 阅读 · 0 评论 -
8.vim命令的基本操作
vim 命令的基本操作编辑命令使用模式:命令模式: 输入一些快捷键, 快速编写文档编辑模式: 可以真正修改文件内容低行模式: 实现特殊功能和需求命令模式 如何转换 编辑模式:i --- 在光标所在位置直接进入编辑状态I --- 将光标切换到当前所在行的行首,然后进入编辑状态a --- 将光标移动到当前位置的下一个位置,然后进入编辑状态A --- 将光标移动到当前所在行的行尾,然后进入编辑状态o ---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插入一行,然后进入编辑状态O ---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插入一行原创 2022-04-16 22:14:26 · 817 阅读 · 1 评论 -
7.系统管理基础命令
系统管理基础命令系统启动/重启命令系统目录相关命令系统启动/重启命令关闭系统:shutdown -h now/0—立即关闭系统shutdown -h 5 —5分钟后关闭系统shutdown -c —取消关机计划poweroff —关机重启系统:shutdown -r 5 —指定5分钟后重启reboot —重启系统系统目录相关命令创建目录mkdir /wang进入目录cd /wangcd ../返回上级目录cd ~回到家目录cd -切换到上一次访问的目录查看所在路径原创 2021-06-04 11:55:51 · 140 阅读 · 0 评论 -
6.Xshell基本设置
缓冲区设置默认页面里显示的行数为1024可以改多一点方便查看字体设置原创 2022-04-14 23:26:35 · 596 阅读 · 0 评论 -
5.操作系统网络配置
操作系统网络配置检测网络配置: ip address show --- 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ifconfig --- 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ping --- 测试网络连通性命令如何配置网络:图形界面配置: 第一步: 配置地址信息 nmtui命令 第二步: 重启网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编写文件配置: 第一步: 编写配置文件 v原创 2022-04-14 23:07:07 · 566 阅读 · 0 评论 -
4.操作系统安装
操作系统安装开始安装操作系统 第一个历程: 在安装选择界面, 修改网卡名称 选择好Install centos7 -- tab键 -- 移动光标到下一行 输入修改网卡名称参数信息让它显示为eth0: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第二个历程: 进入系统安装界面, 配置网卡地址信息 网卡地址信息: IP地址 掩码 网关 主机名称信息: test 第三个历程: 操作系统分区过程 /boot 分区 启动分区 用于系统启动原创 2022-04-14 22:00:13 · 383 阅读 · 0 评论 -
3.什么是操作系统
什么是操作系统 人 --> 操作系统 --> 硬件设备; 操作系统是人与硬件进行沟通桥梁 操作系统组成部分 软件程序 --- 完成不同工作需求 解释器 --- 将软件程序中各种语言代码进行翻译解释,解释给内核,方便内核管理硬件 内核信息 --- 可以管理控制硬件 (只识别机器语言,二进制) 物理硬件信息Linux系统版本说明 Redhat 收费系统 外企 centos 社区版本原创 2022-04-13 23:31:41 · 986 阅读 · 0 评论 -
2.企业存储数据案例
企业存储数据案例高并发存储数据方法:大量用户访问一个网站产生的数据(例如淘宝双十一)存储: 用户数据 --> 内存中(buffer) --> 磁盘中永久保存 用户数据先存储到内存的缓冲区域,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再存到磁盘中读取: 用户数据 --> 内存中(cache) <-- 磁盘中热点数据用户读取数据时,用户是从内存的缓存区域读取数据,内存先从磁盘里将热点数据拿取到内存的缓存区域,这样用户访问数据时,就不用访问磁盘了,直接访问内存即可中小企业存储数据方法:存储原创 2022-04-13 22:58:07 · 506 阅读 · 0 评论 -
1.基础硬件介绍
硬件介绍操作系统硬件组成 CPU 大脑 运算处理/管理硬件 内存 存储设备 临时存储 磁盘 存储设备 永久存储 电源 设备进行供电 风扇 散热 主板 连接整合多个硬件 阵列卡 将多块磁盘整合为一块 远程管理卡 远程管理 远程开机/远程安装系统 重要硬件详细说明 CPU 路数(颗数) 核原创 2022-04-13 22:35:14 · 24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