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原理过程:将多个(PV物理卷)组合成一个大的(卷组VG),然后再将这个大的(卷组VG)分割成一个个的(逻辑卷LV),而(逻辑卷LV)还的是(基本单元PE)的倍数。
PV : 物理卷,物理磁盘 物理磁盘分区
PE : (基本单元)将物理磁盘拆分为几个逻辑上的小的磁盘
VG : 卷组,将多个PV整合在一个VG
LV : 逻辑卷,从VG中取出相应数量PE合成LV, 进行挂载使用
lvscan
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所有的LVM逻辑卷
vgdisplay
查看卷组信息
vdisplay
查看物理卷
情况一:磁盘容量小于2T
1、添加硬盘
2、df -h
先查看一下扩容前的磁盘信息,顺便看一下给哪个卷扩容
分区操作
1、 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
2、 fdisk /dev/sdb --> n --> p --->回车 --> 回车--> w
找到新添加的硬盘后,进行分区操作
扩容操作
1、 pvcreate /dev/sdb1
创建物理卷
2、 vgdisplay
查看卷组信息
3、vgextend centos /dev/sdb1
将创建的物理卷扩展到卷组
4、 vdisplay
查看物理卷
5、lvextend -l +100%FREE /dev/mapper/centos-root
扩展逻辑卷
6、调整逻辑卷,调整前最好确认一下目标的文件系统
如果是xfs就用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调整逻辑卷
不然会报以下错误:
resize2fs: Bad magic number in super-block 当尝试打开 /dev/mapper/centos-root 时
找不到有效的文件系统超级块.
resize2fs /dev/mapper/centos-root
调整逻辑卷
7、 df -h
扩容后再确认一下就行了
情况二:磁盘容量大于2T
1、添加硬盘
因为添加的硬盘容量大于了2T,所以这里不用fdisk改用,parted
2、使用parted进行分区(fdisk不支持2T以上的硬盘分区操作)
当出现Error: /dev/sdd: unrecognised disk label
表示MBR磁盘没有主引导记录,需要将磁盘转换为MBR。
mklabel msdos
分区操作
1、parted /dev/sdd
对新添加的硬盘sdd进行分区
2、mklabel gpt
创建盘格式
3、mkpart
创建分区
4、Partition name? []? sdd1
指定分区名称
5、File system type? [ext2]? ext4
指定分区类型
6、Start? 0
指定开始位置 End? 3299G
指定结束位置
7、Warning: The resulting partition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for best performance. Ignore/Cancel? Ignore
忽略
8、q
退出
9、mkfs.ext4 /dev/sdd1
格式化
扩容操作
1、pvcreate /dev/sdd1
创建物理卷
2、vgextend temp1 /dev/sdd1
扩展卷组
3、lvextend -l +100%FREE /dev/temp1/lv1
扩展逻辑卷
4、resize2fs /dev/temp1/lv1
重启逻辑卷
5、df -h
再次查看发现已经扩容成功了
从卷组移除物理卷
1.卸载逻辑卷
umount /挂载点
2.删除/etc/fstab
文件中挂载有关的那一部分
3.从VG(卷组)中移除PV(物理卷)
通过vgdisplay -v
确认VG Name、确认PV Name
从VG删除PV:vgreduce 卷组名 物理卷名
例:vgreduce temp1 /dev/sdc1
确认一下物理卷是否从卷组中移除
vgdisplay -v 卷组名
4.删除物理卷
查看物理卷:pvdisplay
删除物理卷:pvremove /物理卷名
通过 pvs
查看一下
5.移除硬盘,然后重启主机
磁盘空间重新调整
这里将/home的空间重新分配一部分给/
1.备份home目录
2.卸载/home
3.删除home逻辑卷
4.查看卷组空闲空间
5.按需划分空间给 /
6.调整逻辑卷
7.调整后的效果
8.重新创建 home 逻辑卷
9.格式化分区
10.挂载逻辑卷查看效果
11.最后将之前备份home目录恢复到/home即可(就是将之前的tar包解压到home目录)
tar xfv home.tar -C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