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XX思考(第9期)

大家好,这里记录,我每周碰到的,或想到的,引起触动,或感动的,事物的思考。这是 [一周XX思考] 的第9期,不见得都对,但开始思考总是好的。

 

1、老徐下午茶活动

 

本周公司组织了老徐下午茶活动,徐总跟新进管理者茶话聊天,并在公司内部做了直播。

 

也近距离的接触到了老徐的气场、智慧和人生哲学,整个过程,给我的获得感非常强。

 

摘几点,描述出来。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老徐的回答:

 

这个问题要分时间来看。

 

比如从毕业到40岁这些年,你选择了事业,就会对家庭有所忽略,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可以稍作改变,给家庭更多的关注与陪伴。

 

我认为无论男女,面临这个选择,都没有任何一个时间切片里的绝对平衡,只有相对长远的平衡。

 

如果你热爱现在的事业,就付出在当下,否则错过的,可能在几年后多百倍努力都难有期待的结果。

 

一位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老徐给出了三条建议:

 

1、杂学能力——只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无法胜任管理岗位;

 

2、心态上,相信你认准的、正确的事,并为之坚持奋斗,就算在一段时间里得不到认同,也没有掌声,但3-5年后,你会得到更多;

 

3、放下对名和利的追逐,虽然很难,但名利会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

 

下面这张图是老徐下午茶活动的现场情况。关于此次下午茶的更多内容

 

             

 

2、晋升评审

 

这两周共参加了三次公司内部的年中晋升评审,京东人才的晋升理念是YES理念,也就是:

 

Yong 年轻化

 

Essential 重能力

 

Space 不设限

 

评委在做评审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个动作:

 

看资料

 

听述职

 

问问题

 

评建议

 

简称,看、听、问、评。

 

看的资料,这里包括过往晋升,工作经历,九宫格,绩效情况,360测评情况。

 

这里的九宫格可以说下,下面这个图就是一个九宫格的例子,每年中和年末会对人员进行一次盘点,盘点的方式,就是把人员往九宫格里面放一放。

 

这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被盘一盘。

 

             

 

关于答辩,这里多说一些内容。

 

答辩的过程分为自己陈述和问答两个环节,自己陈述就是将自己过去的工作业绩,自己的亮点和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做一个汇报。

 

陈述的过程中,最好是建议采用STAR原则,也就是:

 

Situation 情景

 

Task 任务

 

Action 行动

 

Result 结果

 

STAR原则是我们在答辩以及面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化理论。

 

3、结构化思维

 

去年底,架构师团队在跟老板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轮流着介绍自己一年的收获,不限工作。

 

我便说了在学习认知上的收获,我说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基础学习、分析学习、主题学习。当时老板说我很有结构化思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结构化思维这个词。

 

其实并没有刻意化的去做这方面的练习。

 

那我回想了一下自己这样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还得从十年前我在神州数码工作的时候,由于那是一个创新性的项目,跟当时的老板在一起开会的时候比较多。

 

每次开会的时候,当时的老板听到谁要是汇报的模糊,他总是指出来,你们说工作一定要有个1、2、3,这应该就是我有这方面意识的启蒙,我当然很感谢他。

 

再到后来,平时经常写文章,后来写书和专栏,这个过程里面,都会涉及到先有个大纲,然后按照大纲再去丰富每章节的内容。

 

也就是说,在写文章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有这样一个框架的基础,这便估计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多了,便自主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化方式。

 

那么,实际上,我们经常说的,宏观和微观、大中小、123,横向和纵向等等,当我们这样来想问题和描述问题的时候,就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体现。

 

有的部门都有晨会或者站会,当大家在做工作陈述的时候,最好都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化的方式。

 

还有的部门有读书分享的时刻,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把自己读一本书的观点给大家讲出来,比如5分钟内。

 

那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发现很多人,一上来,突突突,一股脑的倒出自己的很多内容,让大家理不清重点在讲什么。

 

如果是采用结构化的方式的方式,就会很清晰的跟大家把内容讲清楚,也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

 

其实这背后,也是自己深度提炼的结果,如果没有结构化,那么也从某个层面来讲,是你没有做好提炼。

 

实际上关于结构化这方面的书籍,大家可以参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呢,也是今年年初在公司内部分享会上,听到东姐提到的。

 

那时还推荐了一本书《越读者》当然这本书跟结构化思维没有关系,不过值得一看。

 

             

 

3、批改作业的感觉

 

我在极客时间上写了一门专栏,那么现在每天晚上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回复读者的问题,我会很享受这个过程。

 

怎么讲呢,首先我会去尝试理解,某个读者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这背后的元认知是什么,是我没有讲清楚,还是读者又发现了什么角度,或者是读者没有理解课程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本质。

 

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便就能从容的回答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我复习了我所掌握的知识,并且我还会更进一步的深入这个知识点,同时,读者也会看到我所回复的内容。

 

这种互动效果,我在写公众号就没有收到,当然人数也少,^_^。

 

             

 

4、关于公众号

 

之前,写博客,阅读量少,去写了书。

 

之后,写公众号,阅读量少,又去写了专栏。

 

现在,只能写公众号。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愤愤的感觉,实际上,有些事情,看到了,自己不去做,会有遗憾。

 

或者说,有点“偷懒”,写书、写专栏,跟写公众号比起来,较为”容易“。

 

以前,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让人关注我,这个很难,现在,一门心思想着,我如何能帮助到别人,也难,但角度变了,思维方式也变了。

 

现在书也出了,专栏也写了,就想着要弥补下一个遗憾。

 

交个底,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截止到8月7日是2731人,每天有增有减,整体趋势,缓慢上升,曾经的我,对此患得患失,在想为什么取关我,^_^。

 

             

 

现在早已坦然。

 

我做了一个实验,写完一篇文章,自己不做任何推广,比如不去发朋友圈、不去发群,在目前的人数基础上,一篇文章的自然阅读量在100左右。

 

这说明一个问题,群体不活跃。

 

所以,当我看到,有取关的时候,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我现在想的是“解脱”。

 

很感谢大家在关注那一刻的信任和期望。

 

那么,这两周我就一直在想我要去写哪个方向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哪怕给大家带来一丝帮助,我觉得也是值得付出的。

 

更何况,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觉得很开心,让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

 

5、第一性原理

 

这个词语呢,我今年一共听到过两次,第一次是年初工作不久的时候,大老板在内部分享会上,我听到一次,当时搜索了一下,然后印象就不那么深了。

 

最近这一次是本周周会上,我的老板又提到一次,这样使得我不得不再去“专研”一次。

 

在一次TED的采访中,做出无数彪悍的事情的埃隆·马斯克说过,他推崇的思维模式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思维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演绎法思维,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归纳法思维。

 

我从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例子,原文地址,比如有两位船长分别都遇到了这么一座冰山。

 

             

 

一个善用归纳法思维的船长A会这么想:

我上次遇到的冰山在水面下还有一个大冰山,我上上次遇到的冰山也是这样,泰坦尼克号遇到的冰山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冰山下面一定也会有一个大冰山,看来我要小心地绕过去。

 

一个善用演绎法思维的船长B会这么想

观察到这个冰山是移动的,说明它是浮在水中。根据浮力原理,F浮=G排(即物体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水面下一定藏有一个体积足够大的冰山,看来我要小心地绕过去。

 

很明显,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然后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归纳法思维,只有少数人使用演绎法思维,这样,也只有那些“少数人”,才能成为“少数人”。

 

以上便是本周所经历的事情和思考,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一起交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