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和问题
有一个亲戚在老家基层工作,有一次聚会时聊天,他认为在基层尤其是农村,每分好100元,至少要花费20元才能分好。
当时不是很理解,现在的银行支付、手机支付都很方便,用手指点击一下即可,为啥要用接近20%的成本呢?
他说实际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比如有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也没有银行卡,只能发现金;为了防止发放过程中的冒领,需要各种签字和统计,数目不能错;有的当事人不住在当地,要反复联系到本人,需要打多次电话等等。
发钱还好办,要是发食物,除了分发中的人员成本,还要增加食物的储存、运输等成本,加上分发过程中的食物浪费等,分发的成本占比食物本身的价值要远超20%。
现在,在工作场所乘坐电梯、下班回家乘坐电梯,随处可见送快递或者外卖的小哥。为了快速送到,这些年轻人基本上是心急火燎,送完一单就准备下一单,将送单效率提高到极致。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有时想,他们这么忙于重复送单,除了多赚点钱,意义在哪里?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读《马斯克传》可知,马斯克创办并成功运营的公司至少有八个。电动汽车特斯拉是接近万亿市值的公司;SpaceX也是突破千亿美元市值而且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STARLINK是其下一代基于卫星互联网的6G电信服务公司;Neuralink是脑机接口公司;Optimus是其创办的人形机器人公司;Boring Company是一家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另外还有媒体社交平台x.com(以前的Twitter)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公司x.AI。可以说马斯克一个人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就超过了成千上百万人。
因此,凭直觉就可以感知,这个世界中成功的人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做普通工作。如果将所有的工作分成两类,一部分是做蛋糕的,另一部分是分蛋糕的,则做蛋糕的人可能只有20%,分蛋糕的人要占到了80%。
当然,经济学有对产业的标准分类方法。一共三类产业,第一产业是工业,第二产业是农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发达国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占比高达60%以上。60%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加上退休的老人和上学的学生估计要占到整个人口的80%。
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做蛋糕的20%,分蛋糕的60%,什么也不做、只吃蛋糕的占20%。
60%的人从事分蛋糕,感觉比例很大,违反我们的直觉,这些人具体分布在哪些细分的行业呢?
细想一下就可以明白。比如金融行业,主要做投融资服务,或者说做资本的汇集和再投放。里面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券商、二级市场基金、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基金等,聚集了大量的从业人员。金融服务业的工作应该归属分蛋糕一类。推到极致,这些工作类似游戏,和股民炒股做价格发现,web3世界比特币挖矿争夺记账权赚手续费,根本上是一样的。
再比如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他们从事行政管理以及立法、司法、执法等。从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占比整个人口10%左右。
其他行业如军队,他们负责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任务。军人的职业固然高尚,但从分类来说也应该归于分蛋糕一类。
随着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从业人口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教育、医疗、旅游、文化、体育、科研、设计、技术开发、游戏开发等众多从业人员。
从具体的个体来说,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在学校,孩子们感觉越来越内卷了,谁都想成绩好,将来考入名校,毕业后做到更好的工作;毕业后,大部分年轻人会明白,好工作其实不多,甚至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也不容易;35岁以后中年人更明白,一份稳定的工作对维系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他们不敢轻易换工作。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也很难维持。
因此,我们的一个直觉是,社会越发展,作为个体的每个人过日子面临的压力更大了,人生更难了。这是一个国家的特有现象,还是有普遍性,有其背后的逻辑?
来自《人类简史》的发现
这个问题可以从《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找到明确的答案。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出生于1976年,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代表作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是学界公认的“青年怪才”。
这本书的核心答案就是:人类自远古时代直到今天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背后最深层最根本的动力,在于以想象力为驱动的认知革命。
人类简史分为四大部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和科技革命。本书认为,智人这个物种独有的语言能力能够允许我们对虚拟事物进行想象,从而组织起复杂的社会,通过分工合作获得了更高的演化效率。但与此同时,这种能力也让我们的大部分个体陷入更悲惨的处境。从古代被神权和王权压迫的农民,到现在被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剥削的劳工,无不如此。每一轮革命和飞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模式,反而是把这个模式的利和弊推到了更极端的地步:人类的想象力越发达,每个个体面临的苦难就越深重。
赫拉类讲的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革命:认知革命。所谓认知革命,就是指智人这种动物有发达的语言能力,超过了一般动物“河边有只狮子”的表达水平。他能八卦自己,而借着八卦自己的能力,智人培养出描述虚拟对象的能力。而有了描述虚拟对象的来历,使得我们的祖先可以共同相信一件事情,这就让他们有可能跨越150人的门槛,组建起复杂的社会,发展出高度的文明。
农业革命带来了人类想象力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人类可以通过想象力构建一种虚拟的政治秩序。我们生活的社会秩序,归根结底源自想象。这个理论有三大重要体现:
- 第一,想象构建的秩序跟现实世界是紧密结合的,所以你很难发现。
- 第二,想象的秩序塑造了人的欲望。比如今天很多人都出国旅游,买个大别墅,你以为干这些事都是自由个性的体现?实际上都是消费主义灌输给你的。
- 第三,想象的秩序把人和人连接在一起。比如美元这张纸为什么值钱?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想象
也许你会问,既然秩序都是想象出来的,那理论上讲,不同的人应该想象出的秩序大不相同才对呀。我们今天面临的全球化时代又该怎么解释呢?是因为全人类恰好想象到一起了吗?
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出现了三种有可能真的让全人类恰好想象到一起的秩序,让我们相信全球同胞有可能在一起,由有同一套规则管辖。这三种秩序,分别是金钱秩序、帝国秩序和信仰秩序。
第一种秩序金钱秩序。金钱制度有两大特点,万物可换,万众相信,而且前者归根结底依赖于后者。金钱的本质在于它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就算我们互不认识,不清楚彼此的人品,但光凭这种信任,也就是你付了钱,我们就能展开合作。
第二种秩序是帝国秩序,说白了就是暴力秩序。这个也好理解,金钱的逻辑谁都懂,刀剑的逻辑也谁都懂。但是帝国不能够仅仅靠暴力统治,它同时传播统一的法律、文字、语言和货币,乃至共同的文化。
第三种秩序是信仰秩序,包括各类宗教、道德说教、习俗传统等。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立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而已。而纵观历史,人类在想象秩序的时候,特别擅长于想象高等和低等的差别,比如白人比黑人高级,男人比女人高级,还给出了无数的论证。实际上,这些论证都无关正义,他们只不过是想象的衍生品而已。
赫拉利教授认为科学革命的出现以及发展也是源于人类想象力的发展,是人类想象力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所谓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体系,然后这个知识体系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破坏力,引爆原子弹,把人类送上月球?赫拉利说,这是因为科学的知识体系跟以前的一切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
- 第一是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赫拉利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 第二是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这也是现代科学和过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不同。
- 第三是应用已有的理论取得新的能力。这一点很好解释。古代社会的创新基本上是随机的创新,也就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偶尔有手工艺人发现这个工具,这样改良效率更高。但是现代科学却可以从已有的理论出发,总结规律,向我们指明创新的方向,而不是靠手工艺人的灵光一现。
科学革命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想象方式,那就是大家都相信科学技术可以不断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就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实际上,这个信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运行的基石。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2016年,美国这个国家的负债已经有22.8万亿美元,说白了就是在借钱发展。但是你为什么依然相信美国有能力还得起这个钱,不会破产?原因就在于你相信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会不断的前进,而只要它未来能够一直保持增长,这个债务游戏它就能够继续玩下去,这也是现代国家和现代金融的本质。
因此,人类的想象力不仅帮助人类构建虚拟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不断重塑人类的价值观,同时其带来的科学革命也越来越具有强大的威力。前文说了马斯克一个人的科技产业成就就远超成千上百万的普通人。马斯克当然是一个智力超群的出众者,但他的成就也是源于时代的红利,是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人才资源、资本支持恰好碰到了一起,能够为马斯克所用,帮助他完成了他的成就。
做蛋糕不再是问题时,如何更好分蛋糕?
科技革命让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类总体上已经可以称神了。比如GPT等人工智能使将来的硅基生命成为可能,可控核聚变将彻底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帮助人类发现人自身的秘密,太空探索让人类将生活空间拓展到整个宇宙等。
在人类总体称神的时候,本文前面说的做蛋糕的能力和效率都更强了。在总体称神的同时,个体面临的压力和痛苦是没有学会如何分蛋糕造成的。分蛋糕看似简单,实则人性的弱点,如自私、贪婪、虚荣等,给分蛋糕造成了很多困恼。
人类是可以学会不断正确并高效地分蛋糕的,这一点无需悲观。比如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这件事,是可以解决的。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经济实体不够,经济实体不够是因为市场需求没有完全释放。实际上市场需求是可以创造的。比如参加过基金从业考试就可以知道,几部法律就为资产管理和投融资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个行业可以容纳成千万上亿的工作人员。这些法律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税法、基金组织法、监管条例、从业规范等。类似这样的行业或者机制还有很多,如保险、创业投资机构、房贷、消费贷等。
科技行业、文化行业可以容纳更多人员就业。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虽然要适应当地的GDP发展水平,但是不可否定的是,钱都是印出来的,只要这些钱能有效运转即可。有创业能力和激情的年轻人,在资本助力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业务形态和组织形式。也许电脑游戏没有意义,但只要有人愿意玩,能促进年轻人的心智成熟和创造力,这样的游戏就有市场。也许没有必要每个孩子都成为小镇做题家,但是如果有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感兴趣,课外补习就随他吧,只要不逼孩子就好。至于孩子的其他才艺培训、体育锻炼、出国游学等,只要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人愿意做都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
在做蛋糕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为了提高分蛋糕的效率,降低分蛋糕的成本,给普通家庭发钱也是一种方式。美国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有一个华裔总统参选人,名字叫Andrew Yang。他当时的竞选口号是每个月给每个家庭发放1000美元。当时我还不理解,觉得这不是养懒人吗?现在仔细一想,这个政策是有道理,他可以极大缓解基层个体的生活压力,帮助他们减少焦虑。不要担心一发钱民众就躺平了,都不干活了。每家每月1000美元并不足够让一个家庭成员体面生活,想要更好的工作或者更精彩的生活,很多人仍会选择工作。
在当下的社会,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由于生活压力大,有些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甚至不结婚,这样的现象以前只是偶尔听说,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了。在人类总体称神的时代,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有解了。比如说马斯克就养育了10个孩子。这10个孩子中只有第一个不幸夭折的孩子是正常生育的,其他9个孩子都是试管婴儿,体外受精完成的。相比自然生育,采用体外受精的受孕方法养育的孩子可能更健康,孩子将来的养育、教育、就业等计划也更好安排。
个体的重要能力
人类的创造力起源于人描述并相信虚拟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个体组织起复杂的社会,通过分工合作获得了更高的演化效率,推动了人类的融合统一并进而不断推动科技革命。这种能力让人类总体称神,虽然它给其他个体的自由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
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如果不想泯然于众人,就需要有较好的描述虚拟事物的能力:或者能言善辩,或者著书立说,或者鼓动演说,或者有自己的追随者和信徒!在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媒体的今天,好口才、能写作、做视频、能圈粉、做直播、能带货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我们以前说某个人不好时,会说这个人不务正业,或者说这个人没有正当职业。但是从当下的现实来看,普通人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实际上是挺难的一件事。因为从事服务业的人越来越多,80%的人的工作没有啥生产力意义。而且随着科学革命的不断发展,工作的机会反会越来越少,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会越来越难。
我们现在是每周工作四天,或许我们很快会看到每周只需要工作4天,甚至3天,因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做蛋糕分蛋糕的效率会越来越高,不需要那么多人工作,也不需要每周工作那么长时间。每个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是在给别人创造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