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年轻人: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

沃森生于 1928 4 6 日, 1953 2 28 日,沃森发现震惊世界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年龄不足 25 岁,是一个现在的所谓” 90 后“小毛头。一个小毛头对人类能有什么重大贡献?

           发现DNA化学结构是沃森的好运气吗?非也。沃森15岁(1943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鸟类(Ornithology),但是,在学习期间,19446年,他阅读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之后,兴趣发生了重大转变。After reading Erwin Schrödinger's book What Is Life? in 1946, Watson changed his professional ambitions(专业志向)from the study of ornithology(鸟类学)to genetics(遗传学)。

           年轻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与追求。这就是所谓”追梦“。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谔关于生命遗传物质是非周期晶体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年仅18周岁年轻人沃森的人生观形成。研究DNA的物质结构成了沃森的“梦”!

          沃森19岁大学毕业(1947年)之后,决心“追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利用X-射线物理手段探索微生物的生命现象。1950年,22岁的沃森获得博士学位(动物学专业)。随后,前往欧洲哥本哈根读博士后,继续研究DNA的结构。当时,一般生物学家都认为,细胞体内的蛋白质是遗传的物质载体,而对细胞内的“核素”(就是所谓的”核酸“)不太注意。但是,沃森对于这种外在的“陈规陋习”不相信,从来不为所动,始终笃信薛定谔关于遗传物质的“非周期晶体”的观点。随后,从哥本哈根大学前往英国剑桥卡文迪许(Cavendish)物理实验室,借助最先进的X-射线设备的观察数据,在1953年的春天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沃森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立时震惊了全球业界,受到极大的关注。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在进入北京中关村的路口高高地树立起一个DM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有4层楼高。可惜的是,一般过路人并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沃森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对中国影响不大,弄得直到今天国内学界还围绕转基因相互“掐架”,烦死人了。

袁萌2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