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力财经
新能源圈最近炸开了锅!5月12日,宁德时代甩出港股IPO王炸,直接把发行价飙到263港元,几乎和A股股价“肩并肩”,还拉来20家顶级机构组成“基石天团”,豪横程度让整个资本市场惊呼:“宁王这是要在港股上演‘新能源版狂飙’啊!”这波操作到底是底气十足还是勇气可嘉?
豪横定价:A股平替还是实力碾压?
别的公司IPO恨不得“打折促销”,宁德时代偏要“反向操作”:港股定价直接锚定A股,5月8日A股收盘价266.2元,港股就定263港元(约合243元人民币),虽说有点“骨折”,但在港股市场已是妥妥的“高位玩家”。这波操作就像奢侈品开店,宁可少赚也要保持逼格——宁王用行动证明:“我的估值,不需要靠低价讨好市场!”
大力财经锐评:敢在港股搞“A股平替价”,靠的是绝对的市场话语权。作为全球每卖3辆电动车就有1辆用宁德电池的巨头,技术专利堆成山,产能遍布五大洲,这种“不差钱的底气”,确实让同行只能仰望。
募资姿势太豪横:40亿美元目标
本次IPO计划发行1.18亿股,算上超额配售权,最多能圈40 - 50亿美元,相当于宁德时代2023年净利润的1.5倍!这笔钱怎么花?90%砸向匈牙利工厂,剩下的搞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网友调侃:“宁王这是要把港股当‘提款机’,在欧洲大陆再造一个‘电池帝国’啊!”
从商业逻辑看,这波操作很精明:欧洲对电动车电池有“本土生产”硬指标,匈牙利地处欧洲心脏,辐射整个西欧市场,建厂后能省下30%的运输成本,还能避开欧盟关税大刀。更绝的是,宁德时代早已绑定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产能到位就能直接“供货上门”,这波地理课代表式的布局,堪称教科书级别。
基石天团:20家顶流机构组团打榜
最让人震惊的是基石投资者名单:中石化、科威特主权基金、高瓴资本、高毅资产……20家机构砸下203亿港元,占发售规模的50%以上。这阵容堪比“全明星演唱会”——能源巨头、主权基金、顶级私募全到位,连“股神”巴菲特的老对手橡树资本都来捧场,简直是“宁王朋友圈”的实力认证。
有投资者戏称:“跟着宁王吃肉!这些机构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来抱大腿的。”确实,宁德时代的供应链早已渗透全球,从上游锂矿到下游车企,左手握技术右手握订单,跟着宁王投,相当于买了新能源赛道的“保底彩票”。
宁王的野望:不只是卖电池,要当新能源界的“沃尔玛”
从这次IPO能看出,宁德时代早已不满足于“电池制造商”的身份:它要构建覆盖全球的“电池生态系统”——在匈牙利生产电池供应欧洲车企,在德国研发固态电池抢占技术高点,在印尼布局锂矿开采控制上游成本,再通过港股募资打通国际资本通道。这盘大棋下得明明白白:哪里有电动车,哪里就有宁德的工厂;哪里有资本,哪里就有宁德的股票。
当然,风险也像影子一样存在:港股市场偏好科技股,全球电池产能过剩的阴云是否会影响利润?但这些“问号”,在宁王的野心面前似乎都成了“逗号”——毕竟,能在十年内从福建小厂逆袭成全球巨头的企业,从不怕走难走的路。
结语:宁王的“钞能力”秀,是起点还是巅峰?
宁德时代的港股IPO,与其说是融资,不如说是一场“实力阅兵”:263港元的定价,是对自身价值的绝对自信;203亿的基石投资,是全球资本的集体投票。
这场“豪横”的操作,为新能源企业出海树立了新标杆,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业巨头,早已过了“低价走量”的阶段,现在玩的是“技术+资本+布局”的高端局。
未来,当我们在欧洲街头看到贴着“Powered by CATL”的电动车呼啸而过时,或许会想起2025年的这个夏天——宁德时代在港股写下的,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征服全球的序章。至于263港元是高点还是起点?资本市场的答案,留给时间来揭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