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B2005中,用来表示颜色的是Color结构,注意是结构,也就是不能继承的。下面把Color结构中的重要属性方法等介绍一下。大部分的资料来源于微软的MSDN。
重要的属性:
颜色的三分量
R:红色的分量,取值范围为0—255
G:绿色的分量,取值范围为0—255
B:蓝色的分量,取值范围为0—255
颜色的类型:
IsKnownColor:判断颜色是否是系统预置颜色
IsNamedColor:判断颜色是否是系统预置颜色
IsSystemColor:判断颜色是否是系统颜色
预置的颜色:
属性太多,主要是获取系统的预置颜色。例如:OldLace
重要的方法:
FromArgb:从指定的颜色的三个分量创建一个颜色。
例如:下面这个代码获得红色
tC=Color.FromArgb(255,0,0)
FromKnownColor:获得指定的预置颜色。参数是一个枚举值或者是一个整形变量
获得颜色的HSB属性。
GetHue:获得颜色的色相值。取值范围为0—360。
GetSaturation:获得颜色的饱和值。取值为0—1,值越高,颜色越纯,值为0时,颜色为灰度值。
GetBrightness:获得颜色的亮度值。取值为0—1,值越高,颜色越亮,值为0时,颜色为黑色。
这个比较重要,许多颜色转换都要利用其中的道理。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没有设置这三个属性的方法呢?
下面的文章来源于网络
色相对比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叫色相对比。色相的差别虽是因可见光度的长短差别所形成,但不能完全根据波长的差别来确定色相的差别和确定色相的对比程度。因为红色光与紫色光的波长差虽然最大,但都处于可见光的两极,都接近不可见光的波长。从眼睛感觉的角度分析,它们的色相是接近的,色相环反应了这一规律。因此在度量色相差时,不能只依测光器和可见光谱,而应借助色相环。色相对比的强弱,决定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色相距离在十五度以内的对比,一般看作用色相的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对比,因为距离十五度的色相属于模糊的较难区分的色相。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同类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色相距离在十五度以上,四十五度左右的对比,称为邻近色相对比,或近似色相对比,是软弱的色相对比。色相距离在一百三十度左右的对比,一般称为对比色相对比,是色相中对比。色相距离在一百八十度左右的对比,称互补色相对比,是色相强对比。色相距离如果大于一百八十度,从余下的弧度来看,必然小于一百八十度。所以距离恰好在一百八十度的对比,称最强色相对比。
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自为主色,组成同类、近似、对比或互补色相对比。人们欢迎色彩。这就是说有一定纯度的色彩,不同程度的色相对比,既有利于人们识别”不同程度的色相差异,也可以满足人们对色相感的不同要求。实际上同类色相对比是同一色相里的不同明度与纯度色彩的对比。这种色相的同一,不但不是各种色相的对比因素,而是色相调和的因素,也是把对比中的各色统一起来的纽带。因此,这样的色相对比,色相感就显得单纯、柔和、谐调,无论总的色相倾向是否鲜明,调子都很容易统一调和。这种对比方法比较容易为初学者掌握。仅仅改变一下色相,就会使总色调改观。这类调子和稍强的色相对比调子结合在一起时,则感到高雅、文静,相反则感到单调、平淡而无力。
邻近色相对比的色相感,要比同类色相对比明显些、丰富些.活泼些,可稍稍弥补同类色相对比的不足,可不能保持统一、谐调、单纯、雅致、柔和、耐看等优点。当备种类型的色相对比的色沉放在一起时,同类色相及邻近色相对比,均能保持其明确的色相倾向与统一的色相特征。这种效果则显得更鲜明,更完整,更容易被看见。这时,色调的冷暖特征及其感增效果就显得更有力量。对比,将在冷暖对比一节里再作详述。
对比色相对比的色相感,要比邻近色相对比鲜明、强烈、饱满。丰富,容易使人兴奋激动和造成视觉以及精神的疲劳。这类瞩子的组织比较复杂,统一的工作也比较难做。它不容易单调,而容易产生杂乱和过分刺激,造成倾向性不强,缺乏鲜明的个性。互补色相对比的色相感,要比对比色相对比更完整、更丰富、更强烈,更富有刺激性对比色相对比也会觉得单调、不能适应视觉的全色相刺激的习惯要求,互补色相对比就能满足这一要求,但它的短处是不安定、不协调、过分刺激,有一种幼稚、原始的和粗俗的感觉。要想把互补色相对比组织得倾向鲜明、统一与调和,配色技术的难度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