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体(联合,联合体)
和结构体不同的是, 结构体的每个成员都是占用一块独立的存储空间, 而共用体所有的成员都占用同一块存储空间
和结构体一样, 共用体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定义共用体类型, 再定义共用体变量
定义共用体类型格式:
union 共用体名{
数据类型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属性名称;
... ....
};
typedef union data
{
short i;
char ch;
float f;
}DATA;
定义公用体 类型变量格式:
union 共用体名 共用体变量名称;
特点:由于共用一个存储空间,所以只要其中一个属性发生了改变,其他的属性也都会受到影响
例如:
union Test{
int age;
char ch;
};
union Test t;
printf("sizeof(p) = %i\n", sizeof(t));
t.age = 33;
printf("t.age = %i\n", t.age); // 33
t.ch = 'a';
printf("t.ch = %c\n", t.ch); // a
printf("t.age = %i\n", t.age); // 97
使用联合体测试电脑大小端的方法个人觉得是最简单的,定义联合体,一个成员是多字节一个是单字节,给多字节的成员赋一个最低一个字节不为0,其他字节为0 的值,再用第二个成员来判断如果第二个字节不为0,就是小端,若为0,就是大端。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union
{
int i;
char c;
}un;
int main()
{
un.i = 1;
if (un.c == 1)
{
printf("小端\n");
}
else
{
printf("大端\n");
}
return 0;
}
共用体的应用场景
1.通信中的数据包会用到共用体,因为不知道对方会发送什么样的数据包过来,用共用体的话就简单了,定义几种格式的包,收到包之后就可以根据包的格式取出数据。
2.节约内存。如果有2个很长的数据结构,但不会同时使用,比如一个表示老师,一个表示学生,要统计老师和学生的情况,用结构体就比较浪费内存,这时就可以考虑用共用体来设计。
3.某些应用需要大量的临时变量,这些变量类型不同,而且会随时更换。而你的堆栈空间有限,不能同时分配那么多临时变量。这时可以使用共用体让这些变量共享同一个内存空间,这些临时变量不用长期保存,用完即丢,和寄存器差不多,不用维护。
枚举
什么是枚举类型?
在实际问题中,有些变量的取值被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例如,一个星期内只有七天,一年只有十二个月,一个班每周有六门课程等等。如果把这些量说明为整型,字符型或其它类型 显然是不妥当的。
C语言提供了一种称为“枚举”的类型。在“枚举”类型的定义中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取值, 被说明为该“枚举”类型的变量取值不能超过定义的范围。
该说明的是,枚举类型是一种基本数据类型,而不是一种构造类型,因为它不能再分解为任何基本类型。
枚举类型的定义:
格式:
enum 枚举名 {
枚举元素1,
枚举元素2,
……
};
示例:表示一周
enum week
{
mon,
tus,
wed,
thu,
fri,
sat,
sun
};
// 表示一年四季
enum Season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枚举变量
先定义枚举类型再定义枚举变量
enum Season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enum Season s;
定义枚举类型的同时定义枚举变量
enum Season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s;
省略枚举名称,直接定义枚举变量
enum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s;
枚举变量的赋值和使用
enum Season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s;
s = Spring; // 等价于 s = 0;
s = 3; // 等价于 s = winter;
printf("%d", s);
枚举使用的注意
1.C语言编译器会将枚举元素(spring、summer等)作为整型常量处理,称为枚举常量。
2.枚举元素的值取决于定义时各枚举元素排列的先后顺序。默认情况下,第一个枚举元素的值为0,第二个为1,依次顺序加1。
3.也可以在定义枚举类型时改变枚举元素的值
位段
在C语言中,位段的声明和结构(struct)类似,但它的成员是一个或多个位的字段,这些不同长度的字段实际储存在一个或多个整型变量中。在声明时,位段成员必须是整形或枚举类型(通常是无符号类型),且在成员名的后面是一个冒号和一个整数,整数规定了成员所占用的位数。位域不能是静态类型。不能使用&对位域做取地址运算,因此不存在位域的指针,编译器通常不支持位域的引用(reference)。
就是说
1.位段的成员类型必须是int,unsigned int或者signed int
2.位段的成员后面后面有一个冒号和数字。
struct A
{
int _a:2;
int _b:5;
int _c:10;
int _d:30;
};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truct A));
return 0;
}
:2代表需要两个比特位。
:5代表需要五个比特位,但是实际sizeof计算出来的是
我们前面变量后的比特位加起来总共47个比特位,满打满算才8个字节。
位段的内存分配
1. 位段的成员可以是 int unsigned int signed int 或者是 char (属于整形家族)类型
2. 位段的空间上是按照需要以4个字节( int )或者1个字节( char )的方式来开辟的。
3. 位段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位段是不跨平台的,注重可移植的程序应该避免使用位段。
首先我们第一个元素类型是int,那么我们就开辟4个字节(8个比特位为一个字节)
int _a:2;需要两个比特位,那么就占了两个比特位,还剩30个比特位.
int _b:5;需要5个比特位,那个这时剩余的还够,被占用后还剩25个比特位.
int _c:10;需要10个比特位,那么这时剩余的还够,被占用后还剩15个比特位.
int _d:30;需要30个比特位,那么这时剩余的就不够了,这时d的类型是int,那么重新开辟4个字节
所以总共是八个字节。
但是我们还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c到d中间还剩15个比特位,那这15个比特位有没有被d占用呢?这个问题其实c语言是没有规定的,完全取决于编译器。
typedef struct reg
{
char a:3;
char b:4;
char c:5;
char d:4;
}REG;
那我们来看这个
首先第一个类型是char,那么我们就先开辟char类型。
char a:3; :a需要三个比特位,那么就还剩5个比特位
char b:4; :b需要四个比特位,这时剩余的还够,那么就还剩下一个比特位
char c:5; :c需要五个比特位,这时剩余的空间不够了,我们就再开辟一个字节,c占用五个比特位但是之前那一个剩余的比特位到底被占用了没有呢?这个我们还不是太清楚,我们先继续分析。
char d:4; :d需要4个比特位,这时如果之前的那一个比特位被占用,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开辟一个字节了。
我们直接用siezof进行测试,如果占用了那么就是两个,没用占用我们就是三个字节
结果出来了, 那么那个比特位就是被浪费了。
struct S
{
char a:3;
char b:4;
char c:5;
char d:4;
};
struct S s = {0};
s.a = 10;
s.b = 12;
s.c = 3;
s.d = 4;
//空间是如何开辟的
这个结构体的内存我们之前已经被计算出来是3个字节
首先我们开辟的s是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首先s.a = 10; 10的二进制就是1010,但是我们的a只有三个比特位所以我们就只能存下010,这个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字节就只剩下前5个比特位。
s.b = 12; 12的比特位就是1100,b的位段是4,正好完全存下,这时第一个字节就是01100010
s.c = 3; c的位段是5,3的二进制就是011,所以存入第二个字节的00011;但是我们知道还剩下3个比特位
s.d = 4; d的位段是4,4的二进制是0100,所以存入内存的就是0100,前面三个比特位已经不够了,所以我们再开辟一个字节。存入0100;所以第三个字节就是00000100
所以,按照我们这样推算,二进制位的储存是:01100010 00000011 00000100
但是我们内存中存储的就是16进制转换位16进制就是:62 03 04。
位段的优点:
可以使数据单元节省储存空间位段
可以很方便的访问一个整数值的部分内容从而可以简化程序源代码
位段的缺点:
其内存分配与内存对齐的实现方式依赖于具体的机器和系统,在不同的平台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这导致了位段在本质上是不可移植的。
位段成员必须是整形或枚举类型(通常是无符号类型),且在成员名的后面是一个冒号和一个整数。
位段中int不能确定是否是有符号还是无符号的。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