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建表之后定义主码_MYSQL之概念基础篇

1数据库概述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库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是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的硬件状况是,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可以直接存取的设备;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数据处理的方式通常是批处理。对数据的管理主要通过人力来完成,这一阶段我们称为数据的人工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不保存

由于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进行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个题目时,将数据进行输入,用完便撤走。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应用程序所需的数据都有程序设计者区去进行设计、说明、定义和管理,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去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

数据不共享

数据是面向应用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当多个应用程序设计多个数据时必须各自相互定义,无法互相利用、互相参照。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作出修改,数据完全依赖于应用程序,数据缺乏独立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候硬件方面已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设备;软件方面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法上不仅有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现处理。这一阶段用文件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数据需要长期的留在外存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由文件系统长期保存数据

使用文件系统进行管理解决了数据结构化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差的缺点。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管理的对象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加,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相互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同时硬件已经有了大容量磁盘,硬件价格下降,软件价格上升。基于以上背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与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也是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于扩充

数据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