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小球病毒,传入我国的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引进的第一例计算机病毒——小球病毒,包括其定义、特征、引发的破坏行为,以及病毒代码的构成和传染过程。重点讲解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和表现部分的作用。同时,文章引用了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计算机病毒的官方定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传入我国的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小球病毒。

定义:

该病毒初版并不会对系统造成较明显的破坏,但在汉字模式下反应非常严重,会使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一些当时配置较低的机器会严重拖慢速度。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虽然做过不尽相同的定义,但一直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分类:

整个病毒代码虽短小但也包含三部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表现部分:

1、引导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部分做准备(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修改高端内存,保存原中断向量等操作)。

2、传染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去。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方式,传染条件上各有不同。

3、表现部分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前两个部分也是为这部分服务的。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触发其表现部分的。如:以时钟、计数器作为触发条件的或用键盘输入特定字符来触发的。这一部分也是最为灵活的部分,这部分根据编制者的不同目的而千差万别,或者根本没有这部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