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并不“再现”任何事物,因为再现这个词突显了物质与我们知觉间的差距。在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之后,影像这个曾是再现世界最基本的元素已成为最反再现的词汇之一,它丝毫不关乎知觉主体的眼睛,而是呈现事物自身。本文选自杨凯麟《分裂分析德勒兹》,原文标题为《阅读柏格森》。
德勒兹以令人诧异的方式一读再读柏格森。早在1956年便以两篇论文综论柏格森思想,并特别聚焦于差异问题,1966年的《柏格森主义》则从柏格森的时间性涉入差异与虚拟两大论题之中,1968年的《差异与重复》以柏格森的纯粹过去作为时间第二综合的主要论据,15年后出版的《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更是将柏格森解读成电影评论最重要的参照之一。
已成为解读柏格森哲学经典的这些阅读中,德勒兹其实集中心力于阐释柏格森1896年出版的《物质与记忆》。尤其是《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几乎是对此书的逐章注解。不过,如果我们知道《物质与记忆》的核心概念是物质化的影像时,似乎也就不难了解这本书何以在德勒兹眼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事实上,《物质与记忆》虽然集中谈论影像,但并不表示柏格森的影像概念因此清楚可解,问题的症结或许不在柏格森,而在于他创造的概念已超出再现式影像的范畴进入全新领域,这是哲学史上再次有人挑战观念论对影像的既成想法。
柏格森石破天惊地宣告:“影像的总体即物质”。影像不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等同于物质,而且影像与运动划上等号,变动与不稳定不再是(如柏拉图所言)影像的缺陷,相反的,正是影像与一切生成事物结合的结果。事实上,影像与事物对柏格森而言是一而两,两而一的,呈现的正是充满变异的宇宙。然而,欲理解这个独特的影像论得先舍弃既有的影像再现观点,从头来过。因此,柏格森在卷首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我们将暂时假装我们丝毫不知物质理论与精神理论,也不懂任何关于外在世界现实性或观念性的战争,于是,我之前就只有影像(以这个词最含混的意义)……”
柏格森给予影像最含混意义下的地位就是游移于精神与物质之间,“比精神上的再现多一点,但比物质性物体少一点”。柏格森的影像并不是尚未被处理的原初知觉,相反地,它存在于一切正常知觉之前也独立于所有感知主体之外。它并非外界事物投射于眼睛中的移印素描(dessin décalqué),而是不具意识且非人称的影像,即“影像自身”。然而,何以柏格森必须构思这种影像?因为影像如果不是已存在于事物如同内在其中的现实,如何可能“再现”于感知主体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柏格森式影像与伊比鸠鲁派的影像唯物论若合符节,二者都宣称影像既不存在也不形成于感受主体,而是相反的,在物质之中。差别在于后者借由镜子般的“反射银幕”堆叠来自于物体的拟像微粒,柏格森则假设一面“过滤银幕”(écran-fi ltre)筛选所遭遇的影像,“感知的特质在于从事物整体中突显我的身体可能行动其上的部分,知觉因而只是选择而什么都不创造。”宇宙就是无穷影像的多样性布置,影像如四处散射分布的光线存在于这个物质平面上。柏格森展示了一具庞大且特属于影像的“抽象机器”,既不关乎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也无涉任何意识或意向性,宇宙中只有运动中的纯粹影像,如同未被任何人接收的光线般不停散射于“时空团块的无穷系列”之中。我们因此可由《物质与记忆》第一章提取出一条“公式”:影像可以存在而不需要被感知。换言之,影像可以产生、变异、散布与消亡而不需意识介入。存在一块全然无人称、前个体、起源与反一般性(antigénéralité)的影像平面,如同是尚不存在任何意识的“原生热汤”(soupe pré-biotique),影像在此展示纯粹的物质能量与生成,无任何既定形式或本质可予概括。
影像可以独立存在而不需被意识所感知,这个观念毕竟太违背常识,不免招来异议。但早在伊比鸠鲁派的拟像论中影像便已经不必然指向某一特定意识,只要其运动、生成与消失发生于“比可意识时间最小值更小的时距内”,或残存于“比感知主体可意识时间最大值更大的时距外”。绝勿将这里的影像混淆于素描、图案或相片等“再现式”影像,而应该设想为散布于空间中无需任何眼睛接收的光线。柏格森指出:“被接收的影像整体存在着,即使我们的身体已经消亡。”影像存在于大写我与我的意识之外,而意识只是根据不同注意力突显不同影像的银幕。影像并不“再现”任何事物,因为再现这个词突显了物质与我们知觉间的差距。在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之后,影像这个曾是再现世界最基本的元素已成为最反再现的词汇之一,它丝毫不关乎知觉主体的眼睛,而是呈现事物自身。如果我们仍停留于经验层面将很难理解非再现的影像,而如果我们重返常识的惯性而不自觉,影像这个词在柏格森与德勒兹的文本中将一再成为思想的陷阱。
德勒兹指出,在物质平面上存在着“影像=运动=光”的影像地理学或制图学(cartographie),他说:“这个所有影像的无穷整体建构了一种内在性平面,在此平面上影像只为自身存在。这个影像的自身,正是物质:它绝非被隐藏于影像之后的某物,而是反之,是影像与运动的绝对同一性。正是影像与运动的绝对同一性使我们立即做出运动-影像与物质的同一性之结论。”这个运动-影像的无穷整体形构了物质或物质平面,这是柏格森的第一个平面,影像就如事物本身的实际内在知觉(la perception immanente actuelle dela chose même),这是非关任何意识的纯粹知觉,个体知觉则奠基于此。
柏格森的影像平面同时也是在真实时间下的物质平面,所有(影响与被影响的)运动都无中介与直接发生在平面上,既无法被分解为不动的瞬间(如古典力学企图从事的操作),也不为任何既成观念服务(如柏拉图哲学中为了再现观念)。影像平面由纯粹的生成所定义,意味复制的前缀词“再”(re-,比如“再现”,représentation)不被允许,而所有意图延缓、拆解或停顿运动的中介概念都失去效度。
所有影像(包含其运动与生成)都只存在于真实时间中,这是《物质与记忆》的基本论点之一。那么,究竟何谓“真实时间”?如果不理解这个关键概念将很难理解柏格森-德勒兹思想。这个概念其实相当简单:随事物生成而动,即置身真实时间之中。这是何以柏格森会简捷地指出真实时间存在于“生命深处”。这里涉及的是一种大写时间的永恒流动,企图将静止或分解引入运动或企图以不动的瞬间再现运动都是可疑的,因为从静止到流动之间欠缺某种根本元素或虚拟能量使动态成为可能。一个由不动切片所组成的运动只是发生于人工时间中的运动幻觉,真实时间在此被延迟、切割与阻断。由是,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é)成为真实时间的主要特性。在此,一切都是动态的,任何再现都不再可能。
在影像与物质之间不存在断裂性,这是何以影像既非再现亦非某物“的”影像,而就是事物的生成本身。在柏格森的思想中,“影像自身”存在于一切再现作用之前,且借由弭平事物与其影像的距离而彻底化了这个概念。在真实时间中的运动-影像平面是不具任何厚度与延展性的时间动态切片,永远处在永恒变动的“实际现实”之中。在一篇文章中德勒兹写道:
对我而言似乎显而易见的,影像不在现在。在现在的,是影像所“再现”之物,而非影像自身。影像本身是时间关系的总体。
德勒兹在此进一步扩展了影像的意义:影像既存在于真实时间却又不在持续现在;既是事物生成最直接的展示,也促使时间关系的总体(过去、现在与未来)变得可见,但却又与再现作用毫无瓜葛。正是在此,有某种东西超越了再现式影像所能表现的极限。柏拉图将这种影像称为幽灵或拟像似乎也不太适切,因为这里已不再是范型与摹本或摹本与拟像间的区别。将影像纳入范型-摹本的模式来思考,或将影像等同于移印素描似乎都不能表现这个概念的复杂性,也不够涵盖其所有可能。我们的问题在于:从物质平面(所有影像的总体)到时间关系的总体,影像究竟意味什么?如果真实时间不等于现在,而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无穷复杂组合,这个组合如何运作?
影像不驻留于“现在”,因为它涉及的是从过去经现在到未来的“原创综合”。柏格森的物质平面涉及的是实际的纯粹知觉,然而,知觉只占影像构成的一部分,因为其局限于“影响我们感官与使我们准备行动的实际事物”上。在时间的不可分割性下,影像还有另一个不同面向:过去或记忆自身(en-soi de la mémoire)。影像游移于两个不同极端之间:纯粹知觉(现在)与纯粹记忆(过去)之间,“现在”逝去后并不是跌入纯粹过去,因为现在与过去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关系,纯粹过去如同独立的虚拟实体,是现实的扩张膨胀且与“现在”(纯粹知觉)同时存在。因此,纯粹过去并不能视为所有逝去“现在”的总合,而是与“现在”共存的虚拟记忆。由纯粹知觉(现在)与纯粹记忆(过去)所夹截的场域即影像生成之处。
过去有别于现在,但并不是因为过去是已逝的现在,而是本质上的差异。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第二章力陈的便是这个论点:过去与现在夹截现实的两端就如同现实的两个极限,这二者吊诡地共时存在且共构了现实。德勒兹在论及影像时总是一再回返柏格森的这个基本论点:过去“并不是根据新降临的现在来定义(相较于现在,过去已经相对逝去了);而是根据实际的现在来定义(过去是实际现在绝对且共时的过去):特别要指出的,这里的过去是‘一般化的过去’,并不带任何日期。这是一种绝未被现实化的纯粹虚拟性……”纯粹过去“自为且自在地”存在,拥有独立于“现在”的虚拟能量,但在时间不可分割的条件下与实际物质共存与不可分离。我们逐渐进入柏格森的伟大两元性中:物质与记忆、现在与过去、知觉与回忆、空间与时间、连续性与不连续性……,这些都将纳入“实际与虚拟”的探讨之中。然而,如果纯粹过去的记忆对立于纯粹现在的物质,其中之一全然静止与虚拟,另一则永恒生成,二者如何产生关联?物质与记忆中的这个“与”如何可能?事实上,两元对立从不曾是柏格森的目的,相反的,如何“撮合”这种源自唯物论与唯灵论的分裂才是《物质与记忆》的最大赌注。如果实际的纯粹知觉或过去的纯粹记忆无法涵盖影像的所有特质,理由在于影像摆荡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构成唯一的现实。柏格森哲学建构了以影像为组成物的现实多样性,产生于时间的双重运动之中:影像生成于最变动的平面(纯粹知觉)与最不动的平面(纯粹记忆)之间,是大写动态整体(现实)在时间之流中的多样性切片。
▼
《分裂分析德勒兹》
杨凯麟 著
先验经验论是铺展德勒兹哲学的一条思想导线,建构主义则是另一条,两者涉及的都是各种感性界限与越界的究极运动及思想实验。对德勒兹而言,界限是关于域外的问题,越界则涉及折曲的各种可能,这是只能由生成所表现的鲜活空间,特属于德勒兹的空间性,但却也只有伴随著特异的时间性才有可能。探究德勒兹哲学的时间与空间成为问题化德勒兹先验经验论的方法,思想的建构主义也只能成立在这个非比寻常的“德勒兹时空”中。 本书各章分别讨论德勒兹哲学的时空关键概念:艾甬、时间-影像、生成、折曲、虚拟、重复……,每一章都是对德勒兹的“再问题化”以便探求概念的必要性,试著触及概念的边界,从事问题强度的制图学,寻觅“给予思考”的条件,分析每个概念所不可分离的内建极点,罗列其所聚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异质力量(其冲突、互斥、汇合或发散),探测由此诞生的思想平面,这便是“分裂分析”。
点击可查看:
2018年,上河都做了哪些好书 | 年度总结
2017年,上河都做了哪些好书 | 年度总结
编辑 | LY
投稿信箱:shzycult@126.com
-----------------------------------------------
读,就是不断地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