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延缓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线上学习已进入第二周。大家是否已经适应了这种“被迫营业”的上课方式?以为线上教学就停留在你们第一周看到的样子了?不!!!你们不知道“主播大侠们”有多努力,为了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为了给宅在家里的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老师们纷纷祭出了“锦囊妙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群飞教授: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学生互动,
提升教学质量。

要让网络授课达到甚至超过线下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加强师生互动。我充分利用雨课堂和QQ群等网络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前把课件上传到雨课堂,学生在预习时对课件中难以理解的页面点击“不懂”,教师在上课前看学生预习情况,针对学生普遍觉得偏难的页面进行重点讲解;
2.在疫情期间各校全面复课、网络带宽受限的情况下,采用QQ共享屏幕直播画面和语音,雨课堂答题、弹幕提问的方式,既保证了流畅的课堂体验,也提供了灵活的交互手段;
3.为了吸引远端的学生注意力,每堂课设计了选择、填空等客观评价题,通过雨课堂发送给学生,教师在另一台计算机登录雨课堂网页版实时看学生的答案统计,根据答对比例实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
4.由于网络带宽原因,没有用雨课堂直播功能,学生课后无法看直播回放,利用WPS的屏幕录制功能录制PPT画面和语音,课后把录成的MP4视频文件上传至QQ文件共享空间,供学生下载复习;
5.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课,为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在雨课堂布置了较多的课后作业,引入了研究生助教,确保100%的批改率,同时针对每道题学生的完成质量,在下堂课中进行讲解。
雷波副教授:多元化教学手段,
打赢教学线上战“疫”。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全面转移到了线上授课,为了提高网课教学质量,我充分利用了QQ群和钉钉直播等,更新教学资源和授课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提前将课件上传至学校的课程平台,每次课后留有一个问题让同学们结合课件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
2.考虑到部分同学使用手机网络流量、网络受限的情况,经过多次比较优选,采用了钉钉直播的方式,课堂中采用在线提问、连麦回答,课后采用回放复习,在同一个平台下保证了流畅的课堂体验和效果,避免了来回切换软件平台带来的不便。
3.为了吸引同学听课的注意力,针对网络授课的特点,对讲义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取消了一些课程动画,多加入了一些思政内容和学科前沿,让学生听起来更感兴趣。同时,采用在线提问或自问自答方式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多次回顾,巩固知识点。
4.为了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元素需求,课后通过QQ主动进行点对点回访和交流。了解在线教学的效果、答疑以及学生其他的意见建议。
杜金香副教授:做好教学设计,发挥线上教学优势,保障教学质量“不掉线”

线上教学不同于在教室里跟学生面对面的授课,教师的面前不再有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也没有办法通过眼神的交流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在开始线上教学之前,非常担心没有办法发挥出高昂饱满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非常担心由于网络带宽的因素,影响在线教学的流畅性。
为了解决以上的两点担忧,做到每一节课都收获预期的效果,达到甚至超过课堂面对面教学,我可以说煞费苦心,做了编剧又做演员还兼职导演。
1.当好编剧——做好教学设计
设计好教学环节,利用雨课堂在线提问和作答的功能,为每一堂课设计了各种随堂问题,在每一个关键知识点讲解后紧跟着设置题目,针对课程是编程语言课的特点,或填空、或选择、或要求学生编写短代码,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同时边学边练,强化学生的理解和实操能力。对于编程显示图像以及动画制作等则提前录制好演示视频,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播放,力求编程课具体生动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剧务——预案准备充分
开始线上教学之初,做好了预案,一旦雨课堂掉线,立即启用第二方案——QQ直播。并且针对两种应用分别设计了一套授课ppt,例如雨课堂启用带课堂习题答案显示的ppt,QQ直播版ppt则隐去答案,并且增加动画播放功能。
3.做好导演和演员——充分利用雨课堂和QQ群直播功能,保障教学质量“不掉线”
第一堂课就用到了预案,雨课堂无法上线,在雨课堂环境下设计的在线问题更没有办法收集答案,为了使用好这些题目,在QQ直播中随机点名学生进行答题,有些题目让学生在QQ群里进行回复短消息答题,同样也收获了满意的效果。第二次课在雨课堂顺利进行,在线答题、开启弹幕、收取小纸条查看学生反映的问题,手机和电脑齐上阵,边讲边查看课堂动态,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当然,除了以上针对线上授课采取的措施以外,课下答疑和作业反馈也要做好。主要有两点:
(1)QQ群共享学习资料,在线解答学生课后疑问
(2)作业全批全改,利用雨课堂作业点评功能,给每一位同学指出具体问题,也给每一位同学的作业正面积极的评价,发现和肯定每个同学的小优点。
王海涛 副教授:未雨绸缪多方准备,
构建课堂最优互动。

在1-4周,我有《声学软件与应用》、《空间听觉与3D立体声》两门专业课同时开课,由于不太清楚网络授课效果如何,所以开学前的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获得良好的网络授课效果,在开学前,几乎下载了所有的网络授课软件,针对各个软件平台进行了很多的学习。在这期间,学校也给予了老师非常宝贵的培训及各种说明;航海学院也针对每门课程进行了专门的网络授课测试以及督导,并且协助老师们构建了有效的授课备选方案,使我们能够安心备课、授课。
由于课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音视频效果展示,因此我选择了qq群课堂作为我的最终授课形式,通过提前让学生预习ppt、利用群课堂播放系统声音的功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授课ppt+音视频播放的互动效果,使同学们能够真正在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关于授课效果,特别使我感动的就是同学们的热情与态度,同学们在新学期都以非常昂扬的面貌开始了网上学习。
不论是授课过程掉线还是网速条件有限,同学们都能够及时提醒并且热情地与老师进行各项课堂互动,这就是给了老师最大的鼓励,我也会继续总结网络授课的经验,争取获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王宏磊助理教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网课质量。

要让网络授课达到甚至超过线下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线上授课和线上听课,确实存在师生无法面对面互动的天然短板,没有老师在讲台的直面督促和周围同学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会存在走神和跑偏的问题。我充分利用QQ桌面共享,采取了一下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1.特殊时期线上展开教学,合理安排线上教学章节,将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性知识、非重点和非难点放入线上课堂;课程核心内容继续保留在后续的传统课堂上开展。既保证了线上教学活动的如期开展,也使得教学质量后续能够得到保证。
2.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QQ桌面共享,将影视(战争中的信息加密)、实时(新冠病毒与计算机病毒)和热点问题(无人驾驶中的网络安全)融入到本门课程,激发学生对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中相关技术的兴趣。
3.为了吸引线上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中文字和图片带来的疲倦和走神,适时插入播放与本课程有关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同时也重新将其兴趣点带回课堂。
秦侃助理教授:课件、板书齐上阵,限时互动提精神

本学期我承担《工程热力学》(英)的教学任务,采用QQ直播进行授课。
QQ直播支持音视频直播和实时接收授课反馈,通过屏幕分享功能与画板相结合的方式也可实现板书功能。
学生也可通过连麦的方式口头回答问题,课堂互动效果与课堂授课效果接近。总结这几日的线上授课,线上与线下授课的主要区别是学生和教师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交流,为了提高线上教学效果,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上课之前提前将课件上传至学校教学平台和QQ群,督促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
2.为了避免长时间听课导致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将课程内容按照每20分钟一个知识点进行授课,其中15分钟进行相关内容的授课,另外5分钟进行相关总结,同时提出一道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3.在课下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学生沟通和进行线上答疑,解答学生相关问题。
看到老师们都这么努力,大家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要问“主播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火箭游艇”,只是为了大家能好好学习。全体老铁们,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努力,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待疫情结束后,回到教室上课时,我们才能承受得讲台上老师们鲜活而又犀利的眼神。
汇编 // 张龙 任树伟
责编 // 席杰
审核 // 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