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9数字行书写法_数学史融入小学课堂之链接法尝试——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f7ecac273cb412cb704ccf47dcaf828d.png

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前人前赴后继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数学的计算方式?究其实质而言,人类发明数学的本源动机是为了能少动脑筋地解决问题。——题记

本次教学设计采用的是数学史链接法,即在上课时在教学中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家图片、讲述与之相关的逸闻趣事、介绍有关的数学史料。其内在意义是指数学史没有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只不过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以外在接了一个“超链接”(《数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本课的最后一环节“史海回顾”便是这样。

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各数写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5各数的写法课件、小圆片、1-5数字卡片、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14~15页的"王奶奶家的院子"图

1.创设动画情景。

教师将"王奶奶家的院子"图制成电脑课件动态展示:晴朗的下午,王奶奶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喂小鸡;一只狗在旁边摇摇尾巴;左边围栏旁边有2只鹅在休息,4只小鸡从左边方向跑来,前方有2个装了鸡食物的盘子;3只小鸟在屋檐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屋子盘有5个大南瓜;然后画面定格。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1-5。(板书课题:1-5的认识)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当学生说"1个人"时,即将"1个人"图动图移放在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诉学生,1个人用数"1"来表示。并在人图下面贴上"1"。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数字卡片"1",摆放在桌子上。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一只狗"等。 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闪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每个人发挥想象,同桌的或在小组里说一说,1~5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学生说的也许是我们教师不曾想到的物体,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能随意扼杀,应积极鼓励。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称勾儿来卖菜。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这5个数的形状的正确记忆。

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拿3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三角形还有其他形式,只要是用3根小棒就可以;拿4根、5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正方形、五边形外,还有许多由孩子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各种图形,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让他们体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做第16页上的"做一做"。

教师端出3个苹果,并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或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先让每个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画卡片或数字卡片在桌上摆出来。然后请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学生上台展示。如,有人用3个手指表示,有人用3个圆片、3朵红花表示;有人用数字卡片3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教师用电脑课件动态展示:先摆1个圆片,,问:"摆了几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再摆1个是几?"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依此感知3、4、5的顺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桌面上摆1个小圆片,然后教师提问,"再摆一个,是几个?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并回答后,教师动画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在黑板标上"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投影仪上依次演示1个、再1个、再1个,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每个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面?"

三、教学数的写法

1.教学1、2的写法。

①动画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用眼观察;

②在桌上划(或书空)1、2的笔顺;

③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1、2。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拿上台在全班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

2.教学3的写法。

  教学方法与1、2的相同。提醒学生写3时,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的方向是向左。

3.教学4、5的写法。

  教学方法与1、2、3的相同。

四、课堂练习

1、联系生活,运用知识。

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1-5这5个数呢?

2、猜数游戏

在1-5这5个数中,有一个数在3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3、摆一摆,说一说

4、写一写

5、教材练习三第四题

每道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

五、史海回顾

插入阿拉伯人从沙漠中经商的动画。

数字1、2、3、4……9、0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阿拉伯数字”。其实,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它们最早产生于古代的印度。可是人们为什么又把它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呢? 实际上,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它们起源于印度,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传向欧洲,再由欧洲人的改进和使用,最终传至世界各地。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 到了后来,人们虽然弄清了“阿拉伯数字”的来龙去脉,但大家早已习惯了“阿拉伯数字”这个叫法,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参考资料:

1、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课后反思

2、小学数学《特级教案》一年就上,蔡德权编

3、《数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案例与剖析》蔡宏圣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