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清单_科学招聘工具——面试问题清单

e9a5402d8376c6ebdc9085a1ffaf810d.png

ebbbcc30d1660768de6bf0eda046a26f.png

销售科学流 | 成为受人尊敬的销售匠人

"导读

文章约25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文章概要:

1、招聘过程常有哪些不合理的做法?

2、这些问题可以如何解决?

3、“面试问题清单”有哪些价值?

招聘的常态

在大学阶段,我读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虽然对于人力资源的理解说不上有多深刻,但毕竟经过结构化学习,因此总习惯戴着一副学科的眼镜,去观察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表现。

特别是招聘。

招聘,决定了人才流入的质量,它是人才识别的第一关卡。

如果招聘没有把关好,即使企业在试用期内有完备的人才识别机制,能够把不合适的人淘汰出去,也已经付出了额外的识别成本。

这是中策,不是上策。

所以,出于对招聘的重视,销售科学流曾经发布过多篇文章,阐述关于销售招聘的一些思考:

《销售招聘:知识和技能评估》

《销售招聘:综合素质评估》

《销售招聘:个人特质评估》

我相信,“招聘很重要”这个观点应该没有企业会反对。

但是,在销售咨询项目中,我观察过很多企业的招聘执行过程(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做法,例如:

1、招聘过程中的提问过于随意,常常由面试官自由发挥。

面试官对每一个面试者的提问差异很大,所提的问题主要是根据与面试者的互动进行临场发挥。

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会导致不同的面试者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另一方面,自由的提问,很容易遗漏对应聘者某些方面的考察。

2、招聘的要求不明确。

提问过于随意,很多时候是源于对招聘要求不够明确。

也许,很多面试官并不承认这一点。

在我看来,对岗位的要求“是否明确”的标志,就是——面试官在每次招聘前有没有对岗位要求进行重新的思考,并清晰地将其罗列出来。

因为,不同企业对同一个岗位的要求必然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便是同一家企业,在不同阶段,对于同一个岗位的要求一般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只是“感觉上”要求清晰,却没有“具体罗列”,那么,对招聘的指引性也是不够明确的。

3、让非专业人士进行面试。

比起面试要求的不明确,更不合理的行为是面试官(例如销售总监)让下属进行面试(甚至有些时候这个下属可能还是新员工)。

这样的面试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大概率会造成应聘者对企业的印象不佳。

但很遗憾,这种情况常有发生。

我不禁产生疑问——既然大家都认同招聘的重要性,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这些现象呢?

原因分析

跟一些销售管理者和HR朋友交流后,我发现导致上述招聘问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下面两个方面:

1、没有意识到

确实,有很多管理者没有经历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或招聘)培训,他们没有意识到,招聘其实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同样的,很多管理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便上任管理岗位,他们不知道管理是一项专业技能,因此常常是“无能而不自知”。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在多年前,我越发感受到自己的管理能力无法胜任越来越高级的管理岗位,因此决心进一步深造,希望通过结构化地学习“管理”这门技艺,从而突破自己对管理认知的局限性。

当经历了系统性的学习和探索后,我才发现,原来“知道”和“不知道”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

2、过于理论而难以实践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是很多管理者对科学招聘“有所了解却无从落地”。

就如开篇提及的三篇往期的关于招聘的文章,虽然里面也介绍过一份“招聘试题”用以指导实践,但更多的内容是对理论和认知的描述。

所以,我能想象,即便很多读者“感觉上”很有收获,但到了实操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无从下手。

因为大多数时候,理论与实践之间隔着一条鸿沟。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销售科学流一直介绍“工具”的原因,我越来越意识到——“工具”是思想的固化,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因此,接下来,我想通过一个案例,给读者介绍一个很接地气的招聘工具。

而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关于招聘的理论,可以回顾《销售招聘:知识和技能评估》、《销售招聘:综合素质评估》、《销售招聘:个人特质评估》这三篇文章。

面试问题清单

大概一年多前,我们给一家连锁零售企业提供了销售咨询的第二期服务。

在第一期,销售科学流围绕企业的实际业务,帮助他们重构了销售流程,并以此建构了一套“销售人员能力模型”。

而第二期,企业需要我们协助完成接下来的“全国性门店销售人员校招”工作。

客户在全国一共有几百家门店,具有“地域分布广、人员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招聘无法在集团统一进行,只能授权给各门店分别进行人才甄选。

他们有着很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因此,问题主要不是在应聘者的数量上,而是众多门店如何保证招聘的一致性、有效性、精准度。

虽然有了第一期咨询的成果作为基础,我们对于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但是接到这个咨询项目的时候,距离校招开始只有两周时间,时间非常紧迫。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几百个店长进行培训,并让他们进行必要的练习,从而保证动作的一致性,是相当有难度的。

这要求:

1、店长们打心底认可招聘标准化的必要性。

2、这些标准和动作要求必须简单、具体、可操作。

最终,我们设计了一份“面试问题清单”(如下图所示)。

4640818cfe1c4ad74757de2db1941b96.png

备注:在真实的咨询项目中,“面试问题清单”是通过IT系统体现的,方便面试过程的数据统计和共享,上图是简化过后的示意表格。

我简单解读下:

1、在“维度”(类型)与“问题”的选择上,既取决于岗位要求,又取决于场景

上图是用于该企业对一线门店销售人员的初试场景,他们每天需要面试的应聘者数量比较多,因此必须控制对单个应聘者的面试时间。

企业根据“销售人员能力模型”(咨询项目第一期的成果),从八个维度中,选择了本次招聘最为关注的三个维度——“能力匹配度“、”场景应对能力“、”价值观“。

同时,把问题的数量限制在10个以内,从而控制 每一位应聘者的面试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设定量化评分和权重

如果要对应聘者进行横向比较,必须先让定性的描述定量化。

这就是评分这一栏的意义。

评分的关键是——企业需要清晰地告知面试官对于不同问题的评分依据。

例如,在“序号4”的问题上,我们要求应聘者对自认为强项的能力项进行STAR描述,那么,我们就要清晰地告知面试官:

-- 什么是STAR面试技巧?

-- 如何通过STAR判断应聘者回复的真实性?

-- 应聘者不同程度的回答,应该如何评分?

注:关于STAR面试技巧,百度一搜一大把,本文就不重复了,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阅。

另外,不同问题的重要程度也不一样,因此需要设定问题的权重,这一点非常关键。

3、适当给予灵活度,但限制权力

在交付“面试提问清单”的时候,销售科学流与企业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无法确保这一份1.0版本的“面试问题清单”能立竿见影。

双方只能通过信息化和数据分析手段,监控其有效性,并根据反馈进行不断迭代。

所以,在1.0的版本中,我们加入了“面试官加分”的部分,给予适当的灵活性,弥补“问题清单”处于验证阶段可能存在的合理性不足的问题。

注:“面试官加分项”让各店长觉得自己对招聘有一定的控制权和自由度,因此比较受他们的认可,这个部分也一直保留使用至今

与此同时,又必须限制面试官主观印象的影响力,不至于对“核心维度”(能力匹配度、场景应对能力、价值观)造成过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设定了加分不超过0.5分(相当于总分的5%)。

而且如果要加分,必须填写加分原因。

最终,根据最后的总分,决定应聘者是否能进入第二轮面试。

价值

“面试问题清单”,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它让招聘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1、当面试要求被显性化后,有助于形成统一共识。

很多时候,企业中不同角色对于同一个岗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即便企业有了明确的岗位职责,不同时期的招聘,要求的侧重点可能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如果在面试前,各角色如果没有充分沟通,大家的理解和预期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偏差。

但假如在每一次面试前,各角色先把“面试问题清单”罗列出来,当把考察的维度和考察侧重点显性化,便有了形成一致理解和共识的可能。

2、把面试的过程标准化、产品化。

我认为,“面试问题清单”不仅把面试的行为标准化了,甚至可以说,它把整个面试过程进行了“产品化”。

产品化有什么价值?

它的价值在于“可复制”。

只有把面试过程产品化后,才有可能让一群人实现有效的、一致的输出。

就如上方的案例,如果不是通过“面试问题清单”让提问变得统一而标准,便无法保证几百个店长在招聘执行上保持高度一致。

3、有了群体进化的可能。

也许,一开始1.0版本的“面试提问清单”并不完美,甚至有明显的瑕疵。

但因为有了它,面试过程才有了进化的可能。

后续,企业可以根据数据反馈进行持续迭代,最终,必然能打磨出一个相对有效的版本。

注:事实上,1.0版本已经让咨询企业实现3个月内(试用期)离职率降低接近3倍,读者没看错,确实是3倍。

而且这种迭代是群体性的,它能直接把进化的成果共享给所有人。

小结

一年多过去了,回顾这次项目,除了上面所描述的价值以外,我认为他们最大的收获是:

让招聘过程从混沌走向了清明。

也许,上面的表格没有办法直接复用到每个读者的工作中,但只要开启了“招聘问题清单”的思考,招聘,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3a5db38234f00f9e2a2f25de854fd4f1.gif

PS.有读者误以为本公众号是不定期更新的,特别冤,其实本公众号是每周日晚上9:30前更新的,已经接好几年这样了,每周风雨不改,敬请关注

如果读者有需要与老贤交流,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交流~


1beabe5cfa22f6d9be49f8e8dc616154.png

销售科学流

参考经典|结合实践|深度思考|建立体系

销售科学流,把销售看作是一门科学,我们不再笼统地、零星地学习一些销售技巧,而是系统地学习科学的销售体系。

这个体系绝不仅是个人总结,古往今来,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如IBM、麦肯锡、Oracle、德勤、戴尔等,也很多销售大师,如麦克哈南、尼尔雷克汉姆、基斯M伊迪斯等,都在实践中总结了他们的销售方法论,而销售科学流就是把这些经典的思想、方法论、技巧经过深度思考和实践后,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销售体系。

销售,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而你我,只不过是销售科学的学者,我们致力成为一名专业的、受人尊重的销售顾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