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跳转_页面跳转方式,如何设计更合理?

常见的页面跳转方式有直接跳转、左右跳转、上下跳转等,再设计时需要考虑好其中的关联性,给出最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过渡方式,从而做出最合适的设计。

ac8b49b63a8ca350737c2cce740086e8.png

页面跳转在APP中属于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交互细节点。

我们常见的跳转方式:直接跳转、左右跳转、上下跳转、翻转、联动;其它酷炫的效果我们看过很多,但是现实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先讲一下:视觉顺序

首先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视觉顺序「阅读顺序」是:左→右,上→下。因此延伸出目前APP最常见的两种页面跳转方式:左右跳转,上下跳转。

18052a792c9a35b2ba7d6692278fdb28.png

直接跳转

最原始、最简单的跳转方式,web端常见,在APP中出现较少,标签切换常见,这个比较简单,没什么讲的。

常用于快速开发,Android中常用。

实现难度:无;

维护成本:无。

左右跳转

最常见的跳转方式。(ios原生效果)

0ae8be60515e1f9a376f7ea503098365.gif

实现难度:简单 ;

维护成本:低;

运用场景:夫级→子级→子子级,依次类推。

常用场景:

  1. 对应功能的展开:常以导航形式的存在,如美团首页的美食、电影、住店等分流入口。
  2. 对于内容的展开:如聊天列表>聊天窗;文章列表>到文章详情。
  3. 对于活动广告的展开:banner图广告、弹窗广告等,比较常见。

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就是我们的返回键在左上角,也就养成了用户一种习惯,左上角的键,与点击之后的效果,往往就应该是页面从右侧退出的样子,与进入时反向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APP不会把入口按钮放在左上角的原因。

420c6769fc11df37758322ce759d999e.png

那么左上角这个位置,除了给返回键当做固有的位置外。还常常用于抽屉式导航,因为抽屉式导航的方向,与返回时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常见抽屉式导航APP如:滴滴打车、摩拜单车等。

上下跳转

相对于左右跳转,上下跳转就比较难理解了。

ddf72b82306ac448c33a3ba88f10a8c5.gif

实现难度:简单 ;

维护成本:低。

这种跳转方式也很常见,但是大部分人不清楚什么时候用,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下。

运用场景:

1. 对当前页面创建新的条目时;

2. 独立启动的一个子内容。(如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等)

比如我们在微信聊天页,发起一个聊天的时候:

62926cc1c6a5f17d3395213283b9a4bd.gif

还有我们新添加群人员时,新建笔记本时,新建地址时等。

我们用微信聊天页面在举例:点击+号离的内容时:图片、拍照、位置、红包、收藏等,都是采用下到上的方式呈现,因为这些创建都是对当前聊天窗口一次性产生内容。(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这些细节)

0d527611bdd44e9aaba3a65f305fabd1.gif

下面我们看下百度的设置>地址管理>添加地址左右>左右>上下

f1b9d501792e75fd8fb42f8a6a43c2e0.gif

翻转

实现难度:中等;

维护成本:低;

运用场景:完全切换内容,换到一个全新的内容集合里。

常见的有平安好医生中间的按钮,一级大姨妈APP中间的商城。

6f5c3931d47c3496e4ab94e8ad1031d2.gif

联动性

实现难度:高 ;

维护成本:高;

运用场景:元素之间从上级到下级关联性强。

6c8aa7251a2622061347cb5889211246.gif

如APP store 每日推荐到介绍页。类似的还有Behance APP的作品展示。国内APP很少有这种联动效果,因为一旦页面结构改变,整个效果基本无法复用。

654086e96877627509cb7c302d1ff2ce.gif

类似于这种强联动,我们会在很多概念设计稿中看到,但是在实际的APP是很少见到的。因为开发成本/维护成本都很高。

搜索页面打开

这里强调一下搜索页面。搜索页面的进入往往有两种形式。一直是icon做入口,另一种是搜索框做入口。

icon做入口:更像是上下级关系,常用左右跳转来实现。比如:抖音。

搜索框做入口:点击就给与获取光标的感知,所已做好做简单的联动过渡效果。比如:微信、云音乐。

7acbe6d38185f71c9f0d75ff25bebfa7.gif

其它方式

关于其它方式,基本上只有极个别的APP中可以看到。

其它的方式,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考究。一定要注意关联性。比如微信新出的浮动展开效果,因为元素要浮动,为了更加贴合所以有了收缩的效果。

90b1de2fbd1d71c8825a2b4db8c5c3d0.gif

结语

形式上其实就是上下左右内外。考虑好之间的关联性,给出最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过渡方式,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设计。

作者:Booze-kai(包子凯),一个来自草原的野生交互设计师,原华为CCO交互设计师,从事过吉利汽车,中广核的相关设计工作

本文由 @Booze-ka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