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口诀_写字难看怎么办?学会20个实用口诀,少走弯路,字越写越好看...

很多喜欢写字的人,不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希望能有一套实用的结体规律口诀。口诀的好处很明显,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话说明白,能让事情做起来更简单,更高效,而且容易记忆。简言之,好的规律口诀,通俗易懂,用好了能事半功倍。

在此我总结了20个实用的楷书结体规律口诀。这些口诀契合了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楷书四大结体规律,既简单又实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横折钩左空竖斜

3dc43baab416c8fdbd45511c15ac63b7.png

横折钩左下方如果是“空”的或者没有长的竖向笔画时,则横折钩的竖要左斜,让作为支点的“钩”左移,更靠近字的重心,看起来才更平稳。也就是说,斜中求正,这是重心平稳的一种处理方式。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7ae4a113371f122ed91f21b202286c13.png

二.横画在下扛肩小

横画在字的最底下时,其左低右高的斜度要小。斜度稍微一大,看起来就会显得重心不稳。

这条规律,适用于所有场景。不论是长横、中横、短横,都是按此来处理的,没有例外。

701e9e0128a99c457a83de5bd75a9a7d.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7dd392b2ca5b8b74afa2f50f10fc7007.png

三.横遇竖弯斜钩斜

横画遇到竖弯钩或者斜钩时,横画斜度可适当大一些。比如,写“七、也、毛、成、戈”,都可把横画扛肩处理得大一些。其他情况下,横画扛肩写小点就行。

50b518d54c8aaeda97d7778397b7cb17.png

如上图。七字,竖弯钩的形态是固定的,它整体上是一个从左上到右下的一个线段(b线段),基于此,将横画的斜度写得稍大一些(a线段),呈一个从右上到左下的线段,它可以平衡竖弯钩的斜势,在视觉上看起来更显稳定。

8907c3c20848f258430abbff25bf9715.png

支撑杆让小树更稳定

同样的,戈字也是这样的情况。横画斜度稍大些,能平衡斜钩的斜势,使字看起来更显稳定。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038c62573efa2b43bf1ef67565a2d18a.png

四.多横平行且等距

字中的多个横向笔画,大致都可按平行等距的原则来处理。这其实是遵循布白均匀的原则。

需要强调的是,当横画之间夹有点、小撇之类的时候,横画间距要适当大一些,因为整体上也要“布白均匀”,如“”字。另外,当字的底部是“口”时,口的高度一般比上部的横间距稍大一点,就是说在布白均匀的基础上稍作调整,达到上紧下松的效果,比如“吾,吉”。

859226445ad15de169321609c2310260.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3e6bdebe6b19044c608db9d25abd99b1.png

另外,当字中有多个竖向笔画时,其间距大多也能按照“等距”来处理,但不一定“平行”,如“而,用,川,前”

五.点下有横点悬空

当字的笔画不是很多时,点与横画之间一般是分开的。笔画越少,分开得越大。当字的笔画较多时,就不必考虑这点。这其实也是布白均匀的处理。

2cf218cb36c8e0a91eb9fec55438669d.png

如上图,点与横连在一起时,就会显得上部太密,整体不够匀称。点横稍分开,整体就会显得匀称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当字的笔画很多时,这一条就不必考虑了。

d82930904ada7af434bdd2c8c867dbf2.png

六.底竖被截下段长

如下图。我们对汉字的审美,其实与我们对人体的审美是一致的。人的腿部长一些好看,字也是一样的,底下的竖一般要写长。

4df78ad9a37b13d425acd063313c0a32.png

当字的底部有“竖”时,上半部要写得紧凑,底部的“竖”要稍长。这其实是遵循上紧下松的原则来处理的。这里所说的“竖”是泛指,可以是“竖”,也可以是“竖钩”、“竖提”、“弯钩”,有时也可以是“撇”,比如“斤、反”。

87a74182604a03f59f6ed934ce2338ed.png

七.撇捺收笔比竖高

当“竖”的左边连接有撇,或者右边连接有捺,或者左边有撇右边有捺时,撇和捺的收笔要比“竖”的下端要高。这里的“竖”也是泛指,可能是“竖”,也可能是“竖钩”或“竖提”。就像穿裙子,裙子如果太长,不方便走路。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上紧下松的一种处理。

b9d20c043e446cf7900ed6f51b716fff.png
02b7e31905bc2d351f0deff2cc5e7212.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撇和捺的收笔都不要写低了。

54b0f2dc40d74cbb7f78e04398e9de42.png

八.上下相同上略小

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是满足了上紧下松,二是满足了重心平稳。

b075da6f8e5a06a3fd94067f53c6d5e5.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2d22feff13348fe6fea98ca3a561eef1.png

同理,当左右结构的字两边大致相同时,一般也是按照左小右大来处理的,左紧右松。如“比,双,羽”。

九.左半部右侧齐平

字的左半部要写得紧凑,目的是要给右半部分腾地方。如果左半部写得松松散散,右半部分容易受影响,整个字的内部就容易出现一个大的空白,显得内部不够紧凑,是难看的。

这个,其实是左紧右松,也可以看成是内紧外松。

6e44bcf58e4b3d3085ef1b1b350091b0.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56f367af8ebf63e124a769a0e33210ea.png

十.左不侵右右欺左

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可以假想其存在一条左右分界线。如下图中的虚线。

b9bd35aac291cc999b442705989bf7be.png

字的左半部分的右侧大概齐平,没有笔画伸到右半部分。但右半部分常常根据需要,伸到左半部分。这样会使整体更显紧凑。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f61a2ae2e5be72aa3466a99176b0fa5d.png

上边的两个口诀,左半部右侧齐平,左不侵右右欺左,其实大致说的是一种情况,结合着来理解更好。

十一.左小偏上右小(略偏)下

f403e132992760eca4517fcb01a1641c.png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左边小,一定是偏上的。因为左紧右松,左边要紧凑,往上一些,才更显紧凑。如下图所示。

1ac0fb75f07fe955731bd87b5dc0ab47.png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右边小,右半部应是居中或略偏下的,不可偏上。因为左紧右松,右边稍低一些,才显得“松”。同时,因字中的横画是要扛肩的,这样字本身就会有一个左低右高的向右上翘起的斜势,如果右边的这个“小部件”也写的偏上的话,整个字的左低右高的斜势更大,无法平衡,在视觉上是不稳定的。故此,右半部如果“小”,应适当偏下,或居中,字看起来才更稳定。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b2a362c22b2969e0ba9aa663ef746872.png

十二.上两笔左低右高

当字上部的两个笔画都不是“横”时,大多数情况下可按此处理。左紧右松。如下图的这些字。

3b0d51933b8dfedb8e2486b0e21dad75.png

十三.下两笔平或右低

当字的底部的两个笔画不是横、也不是竖弯钩时,或者说字的底部是两个竖向笔画时,其底部一般是按左高右低来处理。撇和捺,撇和竖弯钩这两对组合,底部可大致相平,也可右边略低,但不可左低。其余情况,一般是右边低,不宜“平”。这是遵循左紧右松和重心平稳的原则来处理的。如下图的这些字。

7bc978b6684e354412dfb11ed04d3c9f.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d8ce32d7d7934148d5aedb465bdf3975.png

十四.横旁有竖竖出头

3a639d5271bdfd2b4f25269a9ca3f8aa.png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考虑左右两边谁高谁低的问题。如果其中一边是横向笔画,另一边是竖向笔画,则横向笔画一般是内收的,竖向笔画一般是外放的。这其实是内紧外松的处理。这也符合书法里所谓的满收空放的原则。如下图的这些字。

e3af484a6896f5175febbc0bcd4db7e5.png

字的上部,横向笔画内收,竖向笔画外放

71673428eeb82ab1b13f5c426522114f.png

字的下部,横向笔画内收,竖向笔画外放

十五.框内唯横横偏左

8e09d5bcf4466e0bc6abc86a288cf2ae.png

当框里边只有横时,横画一般是贴着左边写,左紧右松。左右两边都靠边的话,会显得呆板生硬,空间分布也不够匀称。如果右侧留一个瘦长型的空白,其与字中的横向空白相辅相成,更显匀称。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ef89caf9c8a084a279d629064064c278.png

十六.框内横竖横居中

当框里边既有横又有竖时,横画要写在中间,两边不要靠边,这可看成是内紧外松。如果两边都靠边,框就分成了几个密闭的空间,看起来好像不透气,观感是压抑的。

a4df7bd845904ae9995167e48004c9bf.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bfd029ca46b384bf06d98b9894c9ea9a.png

十七.中宫收紧四肢展

人的腰部宜细,四肢宜伸展。汉字也是一样的。

865829ba8fa3c89c477ab6d7af7be80d.png

字的内部一般要写得紧凑,朝外的笔画一般都适当伸展。比如上图中的四个字,笔画的绿标的部分都是在字的内部,都是短的,而相反,朝外的红标的部分都是长的。这其实是内紧外松的处理。

十八.无敌主笔撇捺宽

字中,左边有撇,右边有捺时,大多数情况下可将撇和捺看成组合主笔,宜向两边放开写宽。撇捺组合一般是字中最宽的笔画。此时字中如果有横画,横画一般要收敛写短一些。

a6b6118c1f6e1d612fb840b7f53c7132.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a9deec4ab476d069d5f13762b97ed275.png

十九.空口右下横托竖

这个其实与“稳匀紧展”的四大结体规律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书写时行笔的的笔顺所致。

如下图,“口”字的行书写法如右图所示,横折写到末端时不抬笔,而是直接向右写出横画。这个“横托竖”就是这么来的。楷书的写法如左图所示。两相对照,就容易理解了其右下角的“横托竖”了。

810e7fa839b7030eb494f877e175a94e.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1b2f792a5517332615af2abcdc823f31.png

二十.实口右下竖包横

我们以“日”字为例分析。其行书写法如右图。横折写到底部时,往左上方抬笔,再写框内的横画,最后再写封口的横。楷书的笔顺也是按此进行。可见,右下角的“竖包横”是这样来的。

2ef3c8d7daadf13bbd8309bfecb1baa6.png

比如下图的这些字。

c3d1ad9bc32c6ab0c7d19019e9debe2d.png

下图这个“回”字,里边的口,是个空口,所以其右下角要横画出头,也就是“横托竖”。外边的口,是个实口,所以其右下角竖画要出头,也就是“竖包横”。需要强调的是,“竖包横”时,右下角可以写成“钩”,也可以直接写成“竖”,但一定是竖出头,竖要包住横。

a7f5aa0ecbfd97f7b92695628a7c51a6.png

总结:

就写字而言,汉字在结构上,有四大根本规律,即:稳、匀、紧、展。具体而言,是:重心平稳、布白均匀、三紧三松、主笔伸展。其中,三紧三松是指: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我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论述了这个观点。本文所述的这二十个口诀,除了最后两个,其余十八个都是与这四大规律相契合的。

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字形结构多种多样,变来变去,其根本就是稳、匀、紧、展四个字。这些规律口诀,是四大结构规律的具体实操性口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口诀,举一反三,能帮助我们在写字时处理大量的结构问题,把字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本文由写字峰法原创,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关注,也请大家多提意见,互相学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