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的架构设计_隽语集(AA_0151)

前言:还是许多人不理解软硬整合与差异化。其原理很简单:例如,一台电视机增加一颗"手势3D"硬件模块,假设其成本是1元,量产1千万台就增加成本1千万元;如果再增加一个软件模块,假设其开发成本是100万元,但为每一台增值2元,量产结果净赚(1千万 - 100万)元,这就是软件人员的贡献价值。

    有人将软硬整合误解为:先有软件再找硬件去搭配。正确应该是:针对硬件而开发软件去替它增值。由于海峡两岸的软件产业弱,创意低,拿硬件去搭配它,赔了夫人又折兵。反之,两岸是全球硬件业中心,创意多,拿弱的去配合强的,才是软硬整合的"合"之型。软硬整合的极致就是开发软件去"赠送"给硬件厂,替硬件增值,让硬件大卖,让硬件替软件争战八方,拓展地盘,如成吉斯汗般的伟大,无远弗届,称霸天下。软硬整合之后,在将内容卖出去。 

  

本书缘由:高焕堂于2013年在日本退休之前,基于日本师徒制的要求而传承给下一代架构师的架构思考技术(俗称设计心法)。25年来他专精于A段(投资决策前)架构设计,退休闲暇将之写成中文,欢迎大家指教 

目录:請看目錄  

欢迎访问 =>高老师的ADT技术论坛

高焕堂:MISOO(大数据.大思考)联盟.台北中心和东京(日本)分社.总教练 

ee                                                                                 ee

<<看上一集-------看下一集>>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151]<<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挑选生日礼物"送"情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开发软件"送"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相对地,开发软件去"卖"人就简单多了。例如,Google拿Android去送人比去卖钱更不容易。更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152]<<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应用商城(AP Market)好像一个公园,AP就像花朵,而AP开发者(Developer)像抚育花朵的那一棵树(Tree)。如果应用商城的经营者,只想做花的买卖,而不准备用心浇水施肥的话,这应用商城就不会生气勃勃了。

 

[#153]还是许多人不理解软硬整合与差异化。其原理很简单:例如,一台电视机增加一颗"手势3D"硬件模块,假设其成本是1元,量产1千万台就增加成本1千万元;如果再增加一个软件模块,假设其开发成本是100万元,但为每一台增值2元,量产结果净赚(1千万 - 100万)元,这就是软件人员的贡献价值。

 

[#154]<<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有人将软硬整合误解为:先有软件再找硬件去搭配。正确应该是:针对硬件而开发软件去替它增值。由于海峡两岸的软件产业弱,创意低,拿硬件去搭配它,赔了夫人又折兵。反之,两岸是全球硬件业中心,创意多,拿弱的去配合强的,才是软硬整合的"合"之型。

 

[#155]<<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软硬整合的极致就是开发软件去"赠送"给硬件厂,替硬件增值,让硬件大卖,让硬件替软件争战八方,拓展地盘,如成吉斯汗般的伟大,无远弗届,称霸天下。软硬整合之后,在将内容卖出去。更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156]<<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古代三国时期,因为知行分离,有知(智慧)的孔明写出了<隆中对>(知识),让刘备三兄弟去行(实践)。明朝大儒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智慧与实践合于[#157]一人身上,就不需要透过知识的转换,社会就少了精彩如<隆中对>的知识了。在我们软件产业里,大家强调"实践",那么知识就少得可怜了。

 

[#158]<<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架构师最珍贵的是内心深处的爱和创意,不是依赖"领域"知识。想想,万里长城的伟大规划又依赖哪些领域知识呢? 还是依循"领域驱动(Domain-Driven)"方法吗? 更新潮技术:http://t.cn/8FqOSGr

 

[#159]<<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像Android平台的开放,其"开放"幕后"制约"机制也很重要,让大家来舞台上能"获利"才是关键,放弃手中的线,让风筝失控而飞走,岂不是回到"均贫"地步?

 

[#160]<<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将一棵树"移植"到新土地,其根部必然要重生。移植Android到不同硬设备上,也必然要重修Linux Kernel部分。但为甚么做App的开发者却常希望整支App不修改就能跨平台执行呢? 原因是:应用软件没有根部,不需要重生呢?

 

[#161]<<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到底Android的应用软件是指什么呢? 从分工生产角度而观之,强龙(Google)与地头蛇(AP开发者)是分工互补的,凡是地头蛇负责开发的部分,例如基于Android框架基类而衍生撰写的子类部分代码,就是一般人常指的应用软件内涵。更新潮技术:http://t.cn/8FqOSGr

 

[#162]<<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到底Android的应用软件是指什么呢? 从系统管理角度而观之,开机过程中启动的是系统(服务)软件,属于前装型软件。开机后才加载的 APK,属于后装型软件,这APK(包含Java子类、Java基类和相关的Native C代码)就是应用软件了。

 

[#163]<<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Android应用框架整合了形形色色的接口。这跟PC里的硬件主板(Motherboard)角色一样,都是接口的整合体。但差别是:软件人员会视框架为"平台"(Platform);而硬件人员不会视主板为平台。两个视角落差,让软硬整合变得困难。更新潮技术:http://t.cn/8FqOSGr

 

[#164]<<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驱动"(Drive)这个字含有"推动"的涵意吗? 例如,"技术驱动中国",似乎含有推动的意思。但是英文的"Model-Driven"却是"引导"的涵意居多,就像汽车司机在引导(Drive)汽车,而推动则是汽车引擎的工作,不是司机的任务。更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165]<<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120年前的马关"条约"(Treaty)是一种具有不平等性质的协议(Agreement),同样地,软件接口(Interface)也是一种协议,也大多属于不平等的。从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来两国的强弱;从软件接口也能看出两个企业在商场上的强弱地位。

 

[#166]<<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软件Framework内含许多基类,基类含有许多API接口,而且多是不平等接口。所以Android框架是免费赠送的;就如同项羽赠送鸿门宴给刘邦、或孙权赠送"招亲"给刘备,的确,天下有免费的午餐。

 

[#167]<<先进IT架构设计思维>> 创意或设计需要摆脱"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和实践的束缚。因为应用和实践只是一个观点,局限于单一观点,创意就受限了。新潮的技术:http://t.cn/8FbhmdD

 

[#168]做出来的产品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根据建筑大师 Louis I. Kahn的观点,设计存于心中,它是真的;而实践出来的作品都是赝品。无论是编写程序,或程序设计,来源(设想)是真的,结果(代码)都是假的。

 

[#169]Object-Oriented意味着内心相信世界万事万物都是Object(连嫦娥也是),所以软件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必须是Object,才能以软件来表达内心所认知的世界、顺利把人类的知识(即对周遭宇宙的认知)表现、储存于电脑中。

 

[#170]Service-Oriented这个字眼里的"-Oriented"是什么含义呢? 具有信仰的涵意。既然是信仰就有排他倾向,例如Object-Oriented意味着内心相信世界万事万物都是Object(连嫦娥也是)。更新潮的技术:http://t.cn/8FqOSGr

 

[#171]一直以来海运的瓶颈是码头工人的手工装卸。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汽车司机出身的“麦克莱恩”不拘常规、迎难而上把集装箱的主意变得商业可行。船只靠港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小时,运输成本降低了90%以上。迁就瓶颈,打破瓶颈真是个系统工程。

  

[#172]#IT架构设计思维#<不改变架构>? 很少人细细领悟<架构>,讲不出来为什么架构必须不変?业务像苹果,系统架构像桌子,桌子支撑苹果,为什么桌脚必须不変呢?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173]许多软件人员致力于替多样化、差异化的硬件设备而建立<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接口>。我认为这些软件人员是误入歧途,因为软件成为松软土地上的一层坚固混泥土。把软件做硬了,又何必<软>件呢? 软件不是用来<屏蔽>硬件差异化、多样化的工具。唯有让软件够软,配合硬件,才能主导硬件,达成<软硬整合>。

 

 

[#174]一辆汽车如何配合沙滩、街道、高山、雪地的不同环境呢? 因为人们知道如何把汽车做软。软件人员不用心设计软件,让软件无法弹性配合各种型号硬件的差异。学学汽车业就通了。把Android移植到不同硬件平台,虽然改变了系统服务层(桌脚),并不需搬走AP 或业务功能(水果)呀! 改变桌脚的成本很低呀。

  

[#175]#IT架构设计思维#软硬整合是一个美好的<状态(state)>,此状态下,硬件生产者和搭配的软件开发者的<收益>都大幅提升了,而不是仅仅用户获利而已。提升用户体验并非软硬整合的主要体现;仅从用户体验无法评估软硬整合的深度。例如,小米手机强力吸引用户关注和体验,从商业模式上呈现出来。

  

[#176]#IT架构设计#软硬整合偏于<获利>思维,不是<成本>思维。过去几年来,软件产业与电信运营产业合作,两者的合作里,是基于成本的算计,未能互惠共荣。如今,软件产业可能琵琶别抱,软硬整合让硬件业与软件业双双获利,这将逼迫电信运营业者反思过去的思维,对电信产业的成熟发展将是非常有利的。

  

[#177]乔布斯說:<苹果是一家将复杂技术变成简单的公司,目标是站在科技与人性的交汇处。> 他又說:<别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企业的目标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但表达不出来的需求。>

  

[#178]#IT架构设计思维#把需求是为假<设>(hypotheses),以事实(facts)来检验假设,并修正之,而得出多条可实现的<计>划(plan)。依据风险/效益评估而挑选出一个最优计划,然后落实成为软件代码(softwarecode),这是我对<软件设计>的定义。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179]#IT架构设计思维#大多数人主张重视用户体验、重视UI;而我则主张重视开发者体验、重视Open API 。如果重视UI,就会采取<特约开发>模式,结果伤害到第三方自由开发者的参与机会;有强龙压地头蛇之嫌。如果重视API,以巨大硬件产量为诱因,采<草船借箭>策略,让各方开发者都能参与及获利机会。

 

[#180]#IT架构设计#软件与硬件之间如何区分呢? 答案是:软件坏了可以渐进地局部加以修改,而硬件常常整个模块抽换掉。以此观之,一棵树的树干比较软,而树叶较硬,所以树叶每年都整片枯掉换新。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181]对许多公司而言,使用Android有助于让其产品容易国际化;但是许多工程师们却拼命替公司在Android地基上打造标准的、统一的、封闭的、专属的平台。即使有53%产量外销的电视机终端产业也如此,实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182](硬件+平台软件)载台是草人,(App软件)是箭,(用户)是大鵰,<弯弓射大鵰>是也。

 

[#183]#IT架构思维#<软硬整合>的精髓所在:以开放的软件去配合、包容终端硬件创新差异化,把硬件整合了,实践了(硬件+软件)。然后强力结合了内容和通信,实践了(((硬件+软件)+内容)+通信)。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184]#IT架构设计思维#有人认为,智能终端(树冠)、操作系统(树干)、互联、电信、广电网等运营服务(树根)成一个生态系统,....> 我的观点刚好想反,我认为终端驱动是(树根),平台软件是(树干),App软件是(树叶),运营服务是(阳光、露水、云雾)。所以我要开发<电视云>,而不是<云电视> 。

 

[#185]#IT架构设计思维#以生产电视机硬件产品为业的彩电厂,致力于把自己做成别人(互联网)的端(小弟);却忘了把别人纳入成为自己身边的小弟。这令我百思不解。

 

[#186]#IT架构设计#能够插花是花瓶的卖点;但是市场上美丽昂贵的花朵却不能提高花瓶的售价,所以能够插花成为花瓶的一般配备,而不再卖点了。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187]#IT架构设计思维#<如何找到花开遍山野时,花瓶的卖点呢,让花瓶更漂亮还是使之变为花田?> 能够插花是花瓶的卖点;但是市场上美丽昂贵的花朵却不能提高花瓶的售价。<让花瓶更漂亮>总比<让客厅更漂亮>或<让用户更欢心>更具卖点吧! 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188]#IT架构设计思维#为什么许多人只想到把美丽高雅花朵插在花瓶上,让客厅更漂亮、让用户更欢心;却没想到要让花瓶更漂亮呢? 这和运营商不关心终端厂商是否赚钱,又有何区别呢?新潮的技术:http://t.cn/8FbhmdD

 

[#189]#IT架构设计#如果终端硬件是花瓶,而App软件是花朵;则App软件到底是让客厅更漂亮,还是让花瓶更漂亮呢?如果只是让客厅更漂亮,而不能让花瓶更漂亮,那么App软件的经济意义又在哪里呢? 新潮的技术:http://t.cn/8FbhmdD

 

[#190]#IT架构设计#有四种厂商: 1. 来自云,采取<端看云>。 2. 来自端,采取<端看云>。 3. 来自云,采取<云看端>。4. 来自端,采取<云看端>。观点、视野和心境皆大异其趣!!

 

[#191]#IT架构思维#追求用户利益极大化,常常削弱与竞争者抗衡的能力。用户利益极大化是好的目标,但常常不是好的手段。所以不要一味追求最佳用户体验,反而更容易获得最佳用户体验和其利益极大化。

 

[#192]#IT架构设计思维#我个人称赞孔子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架构师,其<道>非常适合于软件架构设计。子曰:<物之所致,志亦至焉;志之所致,礼亦至焉;礼之所致,乐亦至焉;...>。系统(物)之架构优先,需求(志)随之,团队组织(礼)就位,系统实现,人人乐无穷。我认为这是Architecture-Centered软件开发方法。

 

[#193]#IT架构设计思维#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需求分析师的座右铭,遇到不确定的需求,就直接写明:需求未知(Unknown),不要造假。这皆未之需求,交到设计师手中时,就设计出接口(Interface),而接口是系统架构的关键要素。

 

[#194]#IT架构设计思维#很多说苹果的“创新”不关心用户需求,也不做调研分析。<分析>可能只是了解用户需求的众多手段之一。就像欲了解情人的需求,千万不要一直去分析它。新潮的技术:http://t.cn/8FbhmdD

 

[#195]我主张要把电视机做成<云>,把互联网做成电视机的<端> 。可惜,今天大家还是把电视机做成互联网的<终端> 。难道只能众月(电视机)拱云,而不能众云拱月吗? 新潮的技术:http://t.cn/8FbhmdD

 

[#196]#IT架构设计思维#凡是攸關於建築設計或藝術創作,人們大多先依賴整<合>(Syntheses);而不是<分>析(Analysis)。但是在軟件架構設計上,許多人都認同,架構設計的第一步是:劃分子系統。劃分就是<分>而不是<合>,顯然與建築&藝術不同,所以我不認同上述的軟件架構設計途徑。

 

[#197]#IT架构设计思维#您從用戶角度看產業,但是用戶常常是勝利者的附屬品,而非勝負的決定者。電視是競爭者的另一個擂台而已。

 

[#198]TechWeb极客:<韩国政府日前敦促三星和LG放弃谷歌Android系统,转而与韩国其他企业一道开发自有移动操作系统。> 既然韓國(刻意)不想包容外來的OS,意味著其沒有開放心胸,其OS將不會像Android一樣開放,競爭力將不如Android。

 

[#199]#IT架构设计思维#在傳統互聯網時代裡,<討好用戶>有助於勝出;如今,用戶已經成為勝出者的戰利品,追求<用戶體驗>已經不是邁向贏家的手段了。贏家才有戰利品;幻想戰利品不會成為贏家。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00]#IT架构设计思维#互联网企业总试图去主导端,端则需要软硬整合;途径有二:做平台软件去主导硬件,或者就做手机硬件。两个途径相比,前者旷日费时,虚实相依充足,主导力强;后者立竿见影,但虚实相依不充足,主导力稍弱。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01]<在未知的可能性与眼睛所看不到的领域里,才更隐藏着真正的美。>这与我一直鼓吹软件架构师必须<对需求视而不见>(请参阅我的<<程序员杂志>>文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02]<<加法設計與減法設計>>路过心上的句子:男女恋爱是加减法原则,男生是减法,一开始看上去每个女孩都100分,发现缺点就慢慢减,直到不及格,就分手了!而女生是加法,一开始看男生都比较低分,经过相处后慢慢加分,越来越爱。所以到最后伤得最深大都是女孩子。

 

[#203]乔布斯說:<做产品時,最怕的就是被用户意见和数据绑架,数据和用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行为和欲望根源。> 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04]<软硬整合>实践途径之一是:将平台软件(如Android)视同为计算机主板(motherboard),把众多接口整合于终端上。这些接口包括:终端硬件服务接口、云端服务接口、与App銜接的开放型API接口、还有与人互动的UI接口。记得,这主板不在云端上。在当今潮流下,终端不是云的尾巴,而是众云围绕于终端周围。

 

[#205]#IT架构设计思维#操作系统就像万里长城,谁建长城可能并非重点;关键在于谁守住山海关、居庸关呢? 例如,电视机厂商发展一些Linux-based操作系统,但却还怀抱古典的<统一标准>秋水旧梦,统一关口的万里长城又如何发挥控制广大塞外的任务呢?

 

[#206]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终端是塞外,互联网是关内。关键在于谁建万里长城、北京城呢? 谁建关口、谁守山海关、居庸关呢?有了会赢的战术,战略就不会成为口号。

 

[#207]#IT架构思维#我崇拜这只老鼠。我一直认为先有信念和想法,才用心找方法。我也一直喜欢念美国第一次波湾战争时的美军四星上将苏利文退休后所写的书,书名是:Hope Is Not A Method。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08]在一次聚会中,Bill Gates的父亲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令大家意外的是,两位大富巴菲特与Bill Gates的答案都是“专注”!失败各有不同因素,成功却总是相似的要素。

 

[#209]做软件方面,苹果不及微软;做电脑方面,苹果不及Dell;做音乐,苹果不及EMI;做音乐,苹果不及Nokia;做MP3,苹果不及Sony。但是,苹果却创造性地整合了“硬件、软件、内容”,形成1+1+1大於3的整合效果,也造就了震撼世界的新型商业模式。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10]当我们亟于将科技做成文化时,会发现自己的深层<文化底蕴>不足;就像过去40年来,曾经致力于将文化做成科技时,发现自己<技不如人>一般。现在流行说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这是商业;将科技转化为文化,这已经是文明的思考了吧。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11]硬件<百花齐放>也是满足大多数人需求和体验的鸟语花香之路。汽车产业、家电产业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成熟产业、成熟用户都会喜欢更多选择。

 

[#212]#IT架构思维#SaaS鼓吹软件就是服务,力求业主和用户至上。于是软件开发者在承包软件开发项目时,悠关项目是否获利的三个要素:<需求、时程、预算>三者都听从业主或用户要求,这种项目几乎都赔钱。所以SaaS观点看似合理,其实对软件开发者是非常不利的。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13]<智能电视统一标准>的思维可能是用简单的手段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手段有些古典,我们应该努力发展更精致些、更进步一些的手段。

 

[#214]我一直认为华人擅长抽象(abstraction),常常透过抽象而得出一些结论,获得这样的结论,就认为找到本质(essence),其实我常常发现那只是基于特定观点(pointof view)而抽象出来的结果而已。换了观点,结论就不同了。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15]无论在绘画上,或是计算机软件上,华人喜欢呈现心外事物,例如画竹、描述用户需求等。而洋人喜欢呈现心内的景象,例如毕加索画出人们内心对战争的恐惧。记得,我在欧洲开发软件时,一谈到<建模(modeling)>就意味着要表达内心对事物的领悟(what we perceive about the reality),不是表达该事物本身。

 

[#216]<把握不变的本质>是华人所喜欢的;而洋人喜欢谈观点、内心景象因观点改变而变;上帝知道本质,祷告可以神的启示。内心是本质,外在是表象。本质不变,而表象确可以千变万化。和软件产业一样,把握本质把握核心,才是最为重要的。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17]#IT架构思维#虚与实物的分辨,就是为了达成<虚实相依>,亦即以虚物包容实物的多变化。例如,目前Android平台上的<软硬整合>潮流下,运营商和互联网业者习惯于<订制>一致化的手机硬件,就违背了虚实相依原则,虚物将失去主导力,运营商和互联网业者会走在一条坎坷的路上。

 

[#218]<实事求是>本身没有错,但是它只是目标,而不是手段。达成<实事求是>目标的最佳手段是<虚实相依>,而达成<虚实相依>目标的最佳手段却是<务虚>而不是<务实>。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19]在软件开发上,写代码是<实>,画设计图是<虚>。程序员务实,设计员务虚。由于<干实事>被推崇,所以大多开发者都务实了,不画图做设计了。例如,数十本仿间的中文Android书籍里,除了我的书之外,几乎没有UML图,让年轻一代逐渐失去图形思考习惯,这将损害其创造能力。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20]在架构设计上,我常将事物区分为<虚>与<实>物。用户心里所认知到的属于<实>物,而由架构师心里所无中生有的属于<虚>物。例如,计算机硬件的主板并非用户认知的, 而是设计师无中生有的,它却扮演整合中心的重要角色。我一直主张软件架构师不要太在乎用户需求,而应该重视自己心内<无中生有>的能力。

 

[#221]在我看来,万里长城也是<虚>物,因为它不是当时赛外、关内或汉武帝等用户心里所认知的概念。而是当时大军事架构师心里<无中生有>的创意。再看看Android驱动层的HAL框架,也不是用户或硬件驱动生产者的概念,而是Android架构师的创意,是<无中生有>的。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22]#IT架构设计思维#物联网业者对通信关注多,对软件关注少,例如关注于收集家居数据,少关注家人的心灵沟通;犹如只做运输业,没有发展高尚的旅游业。

 

[#223]我比较不关注动机,而比较关注于对整个产业的后续影响。过去,没有软硬整合,软件产业靠到运营商身边,成为运营商的仆人,致力于打压终端硬件厂,逼迫其生产低价低质量低获利的低端设备。现在,软件回到硬件的身边,软硬整合力量强劲,将反过来逼迫运营商改变其对待软件产业态度了。

 

[#224]#IT架构思维#<安卓最大的弱点在于它的碎片化。>這也是它蓬勃生命力的源頭,遍地開花滿江紅,尤其在海峽兩岸。

 

[#225]#IT架构设计#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說:“看到人们戴着苹果的白色耳塞,我感到无比兴奋和满意。但是,此时我脑海中不停徘徊著:这些产品足够好了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呢?”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26]好多媒体人喜欢用<技术革命>来形容IT技术的演进,甚至用<翻天覆地>之类的词汇。我个人写代码写了近40年,这些变化都是有脉络可循的、甚是可预测的,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已,如互联网、智能终端都如此,仅仅是花开花落、自然地汰旧换新罢了。新潮技术:http://t.cn/8Fo3HIo

 

[#227]#IT架构设计思维#变换观点(视角)是很重要的。是<变换>而不是<改变>。改变含有新陈代谢、汰旧换新之意、有昨非而今视之意。但是<变换>没有意味着观点的新与旧,只是换另一只眼睛看世界,<同时拥有>多重观点之意。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28]我一向认为:云(Cloud)是一项商业策略。一个人、企业或产业以那个观点(Viewpoint)来看待云,会决定云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例如,我喜欢采取一个观点:从端看云;因为我可以看到云层上的彩虹。君不见,苹果、谷歌等企业各自采取不同观点来看待云。云像钻石,光芒重于本质,光芒与观点息息相关。

 

[#229]#IT架构设计#踏上Android这条<贼船>的成功模式之一是:寻觅一个商业<获利模式>来支撑<软件送人>(尤其是end users)的迅速扩张版图策略,随着版图的扩张,将可获利模式效益极大化。获利模式是战术、免费赠送是战略;以高超战略,来极大化战术的获利,是人人可学习的,只是大多数人舍不得软件送人。

 

[#230]#IT架构思维#<这个有神马好吵的,两者从来都是互补的>,这等于找来刘备、孙权和曹操三人,并劝他们不要吵架,互补对用户(人民)是福祉。但聪慧如孔明者,通常不会这么天真。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31]#IT架构设计思维#你相信嗎? 戰略<被迫>轉型比主動轉型的情形多得多;而戰略被迫轉型常常源於既有戰術和模式已經不再奏效獲利了。

 

[#232]<企业转型>首先需要企业家或决策层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明确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自己能做些什么。美國四星上將(第一次波灣戰爭) 蘇利文在其退役後寫了一本書名為:<<HopeIs Not A Method>>,闡述了希望是來自一個清晰的信念和願景。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33]#IT架构设计思维#<云技术赋予终端的強大的计算能力>這句話似乎是雲計算領域的口頭禪,它卻侷限了雲計算領域人們的視野;就如同一位富爸爸一心一意想賺更多錢給他的小孩,卻忘了小孩需要不只是錢,更可能讓小孩陷入<窮到只剩下錢>的困境。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34]#IT架构#有些国度从<制造>赚到钱而有信心制造愈多东西;有些国度从<设计>赚到钱而陶醉于设计愈多东西;有些国度从<创造>赚到钱而情不自禁于创造更多东西;苹果设立于后者。新技术:http://t.cn/8FbhmdD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35]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如牛津大学扩大招收平民学生,搞<知>的教授终身搞知,各行各业学子搞<行>,<知行分离>而百花齐放(Diverse),又汇集于(Unify)大学(University)。适值中国宋明的<知行合一>潮流;尼姑、和尚自己种菜;农夫没空搞知。知行合一只求智能,不需要中介知识,当然没有科学方程式。

  

[#236]#架构设计思维#这也是我在微博里,一直鼓吹<实践无用论>的缘故之一。我认为,<实践至上>论属于<知行合一>的流派之一。可能让华人一直沦为洋人的生产者、代工(台湾术语:愿为洋人世世代代当长工之意)厂。新技术:http://t.cn/8FbhmdD

  

[#237]韩国厂商的<IT+设计> 是一种工作方式:基于彻底的信息收集,制定明确的发展蓝图,并为实现该蓝图而竭尽全力。不涉足难以看到前景的长期研究,只聚焦1~2年后能够应用于量产的研究,战略性高于日本厂商的业务模式。

  

[#238]#架构设计思维#一朵<云>就像一首<诗>,看一朵云,如同读一首诗,读者要给诗赋予内涵,而不是解析诗的原本含意。众云围绕着Android端,人人吟诗作乐,乃是笙歌醉太平的盛世荣景。新技术:http://t.cn/8FbhmdD

  

[#239]#IT架构思维#教育也能因时俱进,<制造接近临界点>相当于<设计绝佳起跑点>,这是我的微博也喜欢谈设计的缘由之一。新技术:http://t.cn/8FbhmdD

 

[#240]#IT架构思维#在软件产业里,为什么许多架构师相信系统架构来自业务知识呢? 于是,其试图从行业知识里抽像出稳定的架构,并拿它来当作系统的主架构。因此,就推论出:好的架构师必须具备有极佳的行业知识和经验。然而,我一直不相信这是合理的推论。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41]#IT架构设计#为什么游戏开发者大多将软硬件视为游戏设计或情境的呈现工具呢? 我最近拜访一所大学的多媒体设计学系,我的演讲主题是:<游戏设计者感觉中的软硬件元素>,真的发现,在设计者内心里,软硬件并非重要的设计元素。我深以为忧。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42]#IT架构设计#软件设计者如果他对硬件元素没有深刻、发自内心的感觉,很难在未来出头天。同理,游戏设计者如果他对软硬整合元素没有深刻、独特的感觉,未来更难以出头天。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43]我百思不解:为什么,Android中文书籍似乎都让Android程序员编写代码,而不鼓励绘制设计图(如UML)呢? 君不见,军事将领常绘图进行沙盘推演、建筑师常绘图透视图、鸟瞰图等,显现出<图像思考>是领导者、设计者的必备能力。当Android开发者都不擅长图像思考时,又如何培育新一代的产业领导者和设计师呢?

  

[#244]#IT架构设计思维#我做软件、写代码30多年了,一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强调<技术>与<业务>的密切关联。想一想,刘邦手下的大架构师张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伟大的军事<技术架构>又从何而来呢? 据说也没去过战争前线,他如何很精通作战业务领域呢?

  

[#245]#IT架构设计思维#IT技术用来创造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用来<支撑>业务系统。软件系统像一张凳子,通常做(或设计)凳子的人,并不会想限定你买它回家去垫脚、给猫跳高等,如此反而更专心于设计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形状的凳子来吸引买主。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46]我百思不解:为什么软件产业的人,总是不愿意将架构师与开发者做个精致的区分。在建筑业里,建筑(设计)师是采<逆向思维>,先从第100层想起,最后才决定地基多大;而开发(营建)商则是采取<正向思维>,先建地基、再建一层、二层、三层等。两种思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47]#IT架构设计思维#<用户体验>是个口头禅,但少有人真心对待它,少有人认真关心<买主>与<用户>的区别。例如,智能电视机买主大多没空闲看电视。想一想,<买主体验>就是<用户体验>吗? 新技术:http://t.cn/8FbhmdD

  

[#248]洋人擅长<设计>,中国人喜欢<实践>(如制造)。数百年来,中国人都被洋人<设计>了。所以,我在微博上大声疾呼:实践无用论!!

  

[#249]绝大多数人谈论Android时,焦点都在于Android的<应用>,也就是如何<使用>Android。我百思不解,当我们面对Android时,除了采取<用>之视角外,难到没有其它视角了吗? 例如,<做>Android、<修>Android、甚至<爱>Android等等。新技术:http://t.cn/8FbhmdD

 wKioL1L2u7PyA0YWAAApqWv0nho653.jpg

[#250]#IT架构设计思维#为什么大家常常拿iPhone(即iOS)来与Android对比呢? 我觉得拿微软的.NET Framework来与Android对比,更能看出Android的产业意义和商业价值。因为Windows对应到Linux;而.NET则对应到Android。.NET和Android幕后的主角都是框架(Framework)。

  

[#251]如果只是从<用>的视角来看待Android,满脑子想做Android<应用>,很可能会忽略Android是开放平台的特性,无视于Android平台的许多模块可能必须调整的事实,失去软硬整合、创造多样化应用程序的机会,因而错失Android带来的获利机会。

 

[#252]<思想如果超越言语表达能力,会相当痛苦?> <思想超越言语表达能力>是很常见的,例如孔子等大思想家,所以由其弟子来写出<论语>。所以要乐在其中,才不为其苦。

 

[#253]#IT架构设计思维# 多些<设计>,谨慎<实践>。我认为设计就是圆满的<设>想,周延的<计>划,可大幅降低大规模实践的失误,也创造全面性的验收标准。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54]今天晚上,我(和柯博文老师)一起面对游戏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大家畅谈Android与iOS移动软件开发。我尽全力说服大家迈向<软硬整合>,但是大家还是偏爱应用软件开发,我颇感挫折。到了散会时,有位姑娘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您别难过,您的软硬整合思维都已经深入我们脑海里了....>,这给我非常大的鼓舞。

 

[#255]"Better Under Pressure" 书里,访谈150位CEO,提炼出管理者3点共性:1、很现实很乐观:对威胁组织生存的风险极其敏感,并自信可以化解;2、目标有感召力:对追求事业抱定高贵的愿景和理由,赢得组织成员的追随。3、混乱中觅规则:混沌多变的情況下透视出稳定的商业模式,厘清因果关系后作出英明决策。

 

[#256]#IT架构思维# 为什么仿间的Android中文书籍,似乎都没有UML等图形呢? 可能是Android开发者并不需要图形思考。也可能是,作者们并不擅长图形思考。也可能是,Android开发软件时,并没有好好<设计>,不需要依赖图形来与人沟通。这个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57]<<目无全牛 & 胸无成竹>> 庄子˙养生主: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58]<<目无全牛 & 胸无成竹>> 历史上最会画竹的清代画家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画里有一段题辞:“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59]#IT架构思维# <目无全字> 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瑞清,清末著名书法家)传授给张大千的写字秘诀:「胸有全纸,目无全字」。台湾著名书法家 董阳孜 也深受其惠,现今,台湾处处见到她的书法,从火车站、书店,到国家音乐厅等。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60]#IT架构设计思维# 台湾美学大师 蒋勋说:对哲学家、思维者而言,所有的<有>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无> ......。<无>代表的就是让自己孤独地走向未知的领域、那个还没有被定位、没有被命名的领域。由你为它命名、为它定位。 新技术:http://t.cn/8FGlU1

 

[#261]<设>想中的才是真的,依现实条件将<计>就<计>而行的是假的,为何要为假的过去而后悔呢? 活在过去的后悔中,不如活在未来的<设>想、或梦想中,至少还有梦想成真的一丝希望。新技术:http://t.cn/8FGlU1

 

[#262]<你已经困在自己思想的囚笼中,不要再让自己在困在其它人思想的囚笼中。> 困在自己的囚笼或是困在别人的囚笼里,都没关系,也都难免;有了逃出囚笼的经验了,就能自如地出入(囚笼)了,而且能<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呢!!

 

[#263]框架来自业务领域分析(Analysis)与抽象(Abstraction)。这是迷思,框架的重心在于它提供的API,以API将原来整个业务领域切开,分成两部份。API就像万里长城将天下切分为关内与塞外;但是万里长城不是 从关内或塞外分析与抽像出来的。API是设计出来的;不能靠分析与抽像。新技术:http://t.cn/8FGlU1

 

[#264]应用框架是通用的,用来屏蔽底层平台的差异化,促进上层应用的跨平台。这是个迷思。万里长城不是让北方游牧民族能跨平台地来去自如;反而,它分开(Separate)了关内和塞外,让关内居民不受塞外干扰,而得到变动的自由度,因而包容了底层(关内)的创造性差异化。 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65]#IT架构设计思维# 框架<设计>与系统(分析、抽象、)<设计>并非同一件事,前者在于切分(Separate)系统;而后者在于组织系统(包括被切分出来的小系统,或未被切分的原来系统)。 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66]#IT架构设计思维# 美国的创造力来自:勤于梦想(Dream)、勤于探索梦想的实践之路。中国的生产力来自:勤于工作(Work)、勤于探索如何少走几个弯路,快速实践。两者毛利比(如iPhone产品的<苹果:富士康>为<260:2>。

 

[#267]应用(App)框架是平台(Platform),为应用程序提供平台层的服务(Service)。这是个迷思。App框架顾名思义,就是要用来<框住>应用程序的架构。就像万里长城不是要服务塞外的,而是用来控制塞外。框架主要元素是SurperClass,透过IoC来调用App里的Subclass 。IoC机制的控制权在于Superclass。

 

[#268]#IT架构设计思维# 应用框架是平台(Platform),它应该是通用性的、跨领域的服务(Service)。这是个迷思。各应用领域或云服务都能藉由基类(Superclass)来提供API给应用程序。应用框架通常是层级(Layer)结构,底层框架是较通用的,上层框架则是特定领域的(Domain-Specific)。 新技术:http://t.cn/8FGlU1n

 

[#269]我百思不解:为什么软件开发者,总是满脑子想去好好Interview别产业的专家,而忘了想一想如何让别产业人员来Interview软件专家呢? 可能因为孔明很聪明,所以刘备、关公等军事专家都来Interview他;而软件开发者都笨笨的,只好自己去找别人。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70]#IT架构设计思维# 我百思不解:为什么软件开发者,总是满脑子想去写软件表现动画的艺术美感,而忘了想一想如何将艺术设计和美学思维应用于软件设计呢? 想一想,如果程序员有美感来衡量,又何必满脑子依赖用户体验来评价自己呢?

 

[#271]#IT架构设计思维# 我百思不解:为什么软件开发者,总是满脑子想把软件技术应用到别的产业,而忘了想一想能否从别的产业将其技术应用到软件产业呢? 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72]#IT架构设计思维# 软件思想<来自>于别产业,并不意味着软件人员在编程时,也用心于运用别产业的技术,例如美学设计等。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

 

[#273]<<华人的抽象力>> 我发现华人的抽象能力很好、喜欢谈<本质(Essence)>。但是,这可能也有陷阱。例如,<<第三智慧>>一书( http://t.cn/a0Av4q 里说到,华人擅长得到一个通用的结论,而非产生新的看法,无法提供从哥白尼、贝多芬、尼采或爱迪生等极富创造力的作品所看到的新的<假设>与<变化> 。

 

[#274]Android并不十分开源(Open Source);但却是十足开放(Open)。Android本身是开源,而基于Android平台而开发的上层应用(AP)软件和底层驱动(Driver)软件是可以不开源的。因为它对开源并<不坚持>,开源或不开源随你的意愿,所以十足开放。

 

[#275]Android架构中有一个HAL(硬件抽象层)用来放置驱动软件(Driver)的重要逻辑部份。由于驱动软件会透露出许多硬件的特殊创新功能和细节知识,许多硬件厂商不愿意让其驱动软件开源,HAL层里的驱动软件可以不开源,正满足硬件厂需求,这是全球硬件厂大力支持Android的主因之一。

 

[#276]#IT架构设计思维# How-to(办法) = mapping from vision(目标) to reality(现实难题)。现实状态会改变的,可以不改变目标,但重复地进行mapping动作,就不断产出不同的办法;于是,穷则变how-to,就有机会变则通(找到方法)了。

 

[#277]#IT架构思维# 媒体人天天吵着要:内容为王。其实,内容为王后或王妃,可能更幸福。换个观点,才能找到更好的定位。事实上,在手机、电视机里所看到的、所摸到的都是软硬件,而不是内容。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78]华人似乎有个特点:要先确定能否达到目标,不能达到就不追求。还没有踏出第一步就一心一意要确定是否能成功,这个动作叫做<厘清思路>;只要思路还没厘清,就称为<不现实>或<不靠谱>。相对地,洋人似乎喜欢像小孩子在公园里抓蝴蝶一般,边跑边做决策,甚至享受意外惊喜;洋人偏向于<量子思维>。

 

[#279]如果你认为软件开发是创意的呈现的话,就不能过度依赖数学运算和逻辑分析。因为专司逻辑推理的左脑清醒时会压抑右脑的创意。一个人身心进入似睡似醒的状态时,脑海里出现一种电波叫作<西托波>。这种状态最容易激发出灵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提过<三上>说:创意灵感最容易在马上、厕上和枕上产生出来。

 

[#280]逆向推理:一定要达成目标,从目标往回寻觅方法和途径。例如,刘邦赴鸿门宴是不得不去。张良的逆向推理替刘邦解危了。孔明的空城计也是<不得不>的处境,他的逆向思维替他解危了。华人喜欢<厘清思路>,评估要不要迈向目标,不强求;反之,韩国人强调设<计>,逆向思维多了,让人感觉有点不择手段了。

 

[#281]#IT架构思维# 一位出色的设计师或架构师,必须常常面对"不得不"的情境来激发自己潜能 。如果成功了,设计师信心提升了,更敢面对"不得不"情境,于是设计师的级别也提生了。在客户的需求范围内,进行适度设计、按部就班开发,就不需要设计师,也无法造就出色的设计师,只能世世代代当别人的长工了。

 

[#282]#IT架构设计思维# 我一直对设计(Design)解释为:从<假设>到<可实现计划>寻觅过程。有些人并不认同。然而在<<创意心里学>>书里写到:英文的design其语源为拉丁语中的designare,其涵意为:用记号表达计划。日本人将design翻译为图案,其<案>字就含有计划之意。所以我认为<隆中对>是孔明的绝佳设计品。

 

[#283]设计是从<假设>(Hypotheses)出发的;设计不是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例如,空城计是孔明的好设计作品,出于假设而非客户需求;再如万里长城也是出于假设(设计师主动设想关内居民对安居乐业的期盼),而非出于客户提出的需求。那么Requirements-based开发方法可能阻碍架构师的成长、妨碍产业的发展。

 

[#284]<不去自己思考和判断,就是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认别人帮你看管。> ~~ 摘自<<犹太商人羊皮卷>>。以此类推,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积极思考自己的设计、判断业主的需求。

 

[#285]#IT架构设计思维# 分析(analysis)偏重<分>;设计偏重<合>(synthesis)。分析偏于科学,从whole到parts;组合偏于艺术,从parts到whole。两种互补的角度和途径。

 

[#286]需求(Requirements)来自Require这个字,它意味着非具备不可、有强制性的。例如,学校里的<必修课>就是。大家都知道,如果学校的一个学程里只提供必修课的话,一定很无趣又无奈。所以通常会<设计>一些选修课来吸引学生。同理,软件开发愈是面向需求,愈让人觉得俗而无奈;反之愈面向设计,愈引人入胜。

 

[#287]#IT架构思维# 聚焦于业主需求,通常内心含有消除风险的企图;这样的企图常常导致不合理和无限的风险,甚至灾难。成功的架构师必须让企业或产品有承担更大风险的能力(而不是降低风险);因为有风险才有利润,能承担更大风险,才能赚更多钱。新潮技术:http://t.cn/8FGlU1n

 

[#288]#IT架构设计思维# 美国哲学家罗迪(Richard Rorty)说:<好生活(good life)的标准就是欲望的实现、自我的扩张;以及追求新感性和新品位、探索愈来愈多的可能性。> 我则认为:当今IT产业的<软硬整合>工程就是把自己生活变成艺术品的心灵工程。

 

[#289]#IT架构设计思维# 软件开发可分为两派:1. 需求至上,以服务用户为目的,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渴望用户掌声。2. 设计至上。以获得竞争主导权为目的,取得市场话语权,激发用户品味,引领时尚。

 

[#290]在服装时尚方面,毎一个设计都是竞争时尚主导权的关键所在。在软件产品方面,毎一个架构设计也都是竞争市场主导权的关键所在。例如,Android设计了HAL驱动框架,拉拢众多硬件厂,也压低了Linux基金会在驱动层的主导权。

 

[#291]#IT架构设计思维# 用户体验优劣不一定是市场竞争力的评估标准。获得客户大量掌声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它拥有市场竞争主导权。例如,来自用户热烈掌声、并不意味着小米手机能成功;如何<软硬整合>来取得市场竞争主导权,压制华为的硬件和腾讯的软件服务,才是赢家之道。

 

[#292]#IT架构思维# 思维方法许多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也就是受到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华人擅长抽象、喜欢抓本质、流行正向推理、习惯模拟思维。

 

[#293]#IT架构思维# 人的成长过程中,思维方法已经存在于心灵里;人们应该保持既有思维,又能跳脱它的束缚去接纳新思维方法,乃是努力之方向。新潮技术:http://t.cn/8FGlU1n 

 

[#294]#IT架构思维# 假设有两种:Hypothesis 和Assumption。前者是天马行空的假想,不须依据、来源或理由。无论系统架构规划或企业策略规划,都是基于这种假想,而不依赖分析。新潮技术:http://t.cn/8FbhmdDn

 

[#295]#IT架构思维# 一般的架构设计过程是:假想 --> 设计 --> 分析 --> 实证。 不要问:如何得出假想。这样问,它不是假想了。假想来自内心深处,在外观上,是无中生有的。需求是用来分析的,分析后给定最初的假设,然后证明它对或者不对。这个最初的假设就是架构吧。新潮技术:http://t.cn/8FGlU1n

 

[#296]#IT架构思维# 开发者梦想着单一途径去实践,被迫从事实分析中去寻觅它。当遭遇较为复杂而不确定的情境时,常常束手无策。为了帮开发者寻觅一条最佳的途径,架构师从众多<假想>的可能途径中,建立问题<架构>,基于架构而引导<分析>事实,进行实证。架构师与开发者思维互补。http://t.cn/8FbhmdD

 

[#297]#IT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不是要去实现<需求>。需求是善变、市场主导权之竞争也往往如流水般不可测;也就是因为它的不可测性,所以我们需要优越的架构设计。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98]#IT架构设计# 软件开发常见的迷思是:从需求出发试图寻觅一条快捷方式可走;但忘了从设计出发却有多条路径供你选择。新潮技术:http://t.cn/8Fo3z3r

 

[#299]美国迪斯尼乐园的老板-- 迪斯尼一生的生活信条是:让自己大胆想象,让别人快乐消费。华人喜欢厘清思路,却无意中局限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从华人看来,洋人不现实、不靠谱。

 

[#300]#IT架构设计#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的常见挑战是:需求信息是一种Stream,随着时间逐渐涌现出来,而不是在特定时刻能完全获得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都是在不完整的需求信息下做决策;目前决策和行动的未来性就极为关键。架构设计其实并不聚焦于明天的决策或行动;而是今天决策和行动的未来性。

  

欢迎访问 =>高老师的ADT技术论坛

高焕堂:MISOO(大数据.大思考)联盟.台北中心和东京(日本)分社.总教练 

ee                                                                                 ee

<<看上一集-------看下一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isoo/p/3572633.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