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的周长怎么计算_附录2微观粒子的结构与计算

《万物的规则》附录2,关于物质以太下模型中,粒子模型的介绍与论证。
本部分内容供初版读者,与十一期视频浏览者阅读。
新读者请先顺序浏览本专栏下的十一期视频了解底层机制,否则这里的模型与当下主流模型相差较大。

对人类而言,尺度为9b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米的原子实在无法直接观测,更无法观测尺度在 9e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米,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此间悬殊远超我们与地球的对比(地球半径: a2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米)。也因此,我们只能根据种种现象、种种巧妙而可信的方法,去分析甚至猜测,微观粒子可能的结构。

前人的猜测是夸克假说与粒子标准模型,而在物质以太模型中,我们提出“粒子—光子模型”。具体到质子,则是“质子—四光子环模型”。

这个模型的提出只需要抓住两条线。

  • 首先是对相对论效应的思考。很容易会发现,如果质量粒子可以由光速运动的光子组成,那我们在经典物理模型下就能解释相对论效应。

  • 而后,在思考波尔模型时会发现,质子外侧存在电子的基态轨道,而基态轨道周长等于基态轨道上电子物质波的波长(计算见附录1),而我们将其解释为电子对以太海的激发(第五章)。

那么,基态轨道如此,那居于玻尔模型最中央的质子会不会也是类似的结构呢?质子能否看作光子对以太海的激发?

也因此,我们得出了质子结构假设:

  • 质子是由两个垂直光轨组成的空间结构,而每个光轨内存在两个光子。

而这个模型是很容易验证的。


关联质子质量与半径,证明“质子-四光子环模型”

质子的质量与半径都有精确测量值,而质子是否可以看作四个光子环?仅需要简单计算即可验证:

  • 质子的测量质量: a4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计算质子静能量: a6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让一个光子的能量等于质子静能量的a7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即上 ab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计算这个光子的波长:

  • 由 ae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得 b1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如果有某种机制,让光子圆环移动首尾衔接,在空中形成圆环轨道(机制见电荷相关章节)

  • 则这个轨道半径为: b3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质子的测量半径是多少呢?

2010年,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给出的是:  b6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The size of the proton. Nature. July 08,2010,Vol. 466,pp.213-216

虽然这10年来一直有团队在测量质子半径,不过范围也都在上面计算的轨道半径附近。

而这个计算也意味着,质子或被看作由4个能量为四分之一 b9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的光子,在质子球壳内沿圆环移动而形成的光子结构。

如果质子是如此模型,那根据质子质量计算的质子半径,与实验测量值的误差在千分之一以内。

以上计算是书中第三章,视频的第一集的内容。

但有严谨的读者会想,这是否只是数值上的巧合?所以,在附录2中,让我们继续应用这个质子模型,计算质子的自旋磁矩。


质子自旋磁矩的计算

在现有的知识体系内,质子虽具有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但并不应看作质子在自转,现有认知“规定”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是不可解释的量子特性。

而如果我们应用上述的质子结构新模型,我们看到了两个垂直的光轨,以及光轨内光速运动着的光子,或者说,以光速做圆周运动的正负以太元素,也因此,我们可以计算质子这个结构模型的轨道磁矩。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在物质以太模型下与电荷量子化相关的内容(第六章内容)。

定值的普朗克常量与以太海中激发出的定量的物质以太关联,而在这定量的物质以太正负分离以后,如果能包裹能量而形成稳定的电荷粒子,它们就成为电荷粒子上的单位正电荷,与单位负电荷。

质子内光子在旋转,光子以切线方向撞击外侧的正以太元素球壳,所以这是一个能用一个单位电荷的正以太球壳,包裹“极大”能量的内部光子的稳定结构。

那么可以猜测,电子是一个能用一个电荷单位的负以太, 包裹“极小”能量的内部光子的稳定结构(电子细节见后)。

鉴于电子的“极小”能量,可以做出一种合理假设,即构成电子的光子内的正以太元素部分,刚好可以被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和。

而质子与电子的质能比是1836 倍,则它们内部光子中物质以太的数量比也应如此。而如果质子内部光子的负以太部分,在沿质子球壳旋转过程中被其上正以太全部中和,那质子就可以看作,沿着两个垂直光轨旋转着的 1836个单位的正电荷。

如果再具体一点,每个光轨对应着ba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个单位的正电荷,以质子半径为半径光速旋转,形成环形电流,也各自形成轨道磁矩。

在这个模型下,我们可以计算一个光轨对应的轨道磁矩:

  • bf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c4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c5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将各种数据代入:

  • 电荷: c7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库仑,

  • 数量: c9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光速: cb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米 / 秒,

  • 质子半径: cc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米 (此数值来自用质子质量的计算)

可以计算出,一个环形 电流的磁矩为:

  • 电流 × 面积 = ce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而两个环形电流在空间中垂直交错,它们的磁矩也会垂 直,所以,两者的复合磁矩为:

  • cf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那质子自旋磁矩的实际测量是多少呢?

  • d0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d2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与 d4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两者有1% 的误差,虽然还有细微差别,但这个模型足以取信。

也所以,在量子力学中完全无法解释的质子自旋,在物质以太模型下,在“质子—光子旋转模型”中,得到了充分解释, 也获得了各个角度的验证。

质子的细节已基本清楚,现在,让我们转向中子。


中子结构与若干旧日疑难

在介绍中子的内部结构以前,让我们先比对两个数值。

在计算质子自旋磁矩时,我们先对一个光轨内光子形成的 磁矩进行了计算,即:

  • ce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而中子的自旋磁矩是多少?测量数据为:

  • da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如果比较这两个数字的绝对值,会发现只有4%的差距, 可谓非常接近,而在考虑中子的组成以后,中子的结构已经呼之欲出。

核物理研究中发现,中子可以衰变为质子、电子、中微子。事实上在发现中微子以前,人们认为电子与质子组成了中子。

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 倍,所以,质子内的一个光子,其质能是电子的 e1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倍。

假设电子被射入质子后,能够获取一个光轨上两个光子具 有的能量,则电子的质能会变成原来的 e4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倍,应用 相对论效应,可计算这时电子具有的速度 e6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 e9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如果计算这时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会发现其极度接近质子周长(也就是质子光轨内光子波长)的四分之一。

或者用我们整理出的物质波波长公式进行计算会更简单:

ec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而 ef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所以, f1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所以,我们获得了一个由质子与电子组成的复合结构。而质子原本的两个光轨中,一个光轨内仍然是两个光子,旋转形成轨道磁矩,另一个变成了吸收了两个光子能量的电子。

这里还需要考虑一些细节,即自旋磁矩的方向。如果依照上述模型,自旋磁矩的方向应该与质子相同,而事实上中子的自旋磁矩是负值。

所以,必须认为,在中子内两个轨道的外侧不再是正以太,而各是半个单位电荷的负以太,因此中子的光轨中正以太被中和,而对应918 个单位电荷的负以太在做圆周转动,产生了接近中子自旋磁矩的轨道磁矩。

而中子的另一个轨道内的电子其实是正电子,虽然它的旋转也会产生正值磁矩,但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旋转产生的影响太小, 只能成为上述计算值与中子自旋磁矩测量值之间误差的一部分。

至此,还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内容。

  • 比如,在与“夸克假说”密切关联的“质子—电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中,人们发现电子的方向会偶发偏转,似乎说明在质子内部存在一些硬核粒子。而在“质子—光子旋转模型” 中,这只是其撞击到光轨,而后被光轨中光子与外侧以太所影响的结果。

  • 如果中子轨道外侧的确是负电荷,那当负电荷外壳的中子与正电荷外壳的质子在原子核内时,是否应出现正负以太元素的直接作用?而这是否能解释在原子核内部,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核力?


中微子

中微子具有无与伦比的穿透性,换句话说,它很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难于了解它的各种属性,甚至内部结构。但在物质以太模型下,倒是有一个很合适的猜测:

  • 单独的光子,其内正负以太元素的距离在周期性改变,在其空间重合时为聚合态,这时不体现电矢量,体现磁矢量。

  •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下的光子,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具有更强的穿透性。(具体见第八章的折射反射随机实验)

在第八章,我们介绍了物质以太模型下光子的四个要素。而如果有两个方向、能量、振动相位都相同,但相位方向不同的光子结合在一起,当一个光子内正负以太由聚合态转为分离态时,会与另一个光子的负正以太中和,使这个双光子结构内的所有正负以太,永久性处于聚合态,那这个结构除了还会受到引力场的影响,很难再与其他以太结构发生任何作用,这也许就是中微子的微观结构。

  • 那么,质子或中子这种双轨道结构在特定时刻释放能量时,是否会发射出这样结构的中微子?也许这正是研究弱相互作用的契机。

  • 而重新思考相关过程,比如吴健雄院士当年所作的实验,我们也可以重新理解宇称这个概念。


电子

质子与中子由双轨道交错形成,两者都是球体结构,那电子会不会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的自旋磁矩进行验证。但会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 如果电子与前者模型相同,则电子内光子的正以太元素与球壳上的负以太元素中和,电子变成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球壳内光速转动,则:

  • f6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经过实验测量,电子的自旋磁矩等于波尔磁子,这里的数据笔者不再代入,总归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 如果电子的模型与质子相同,则电子的半径会在 fc53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米这样的尺度上。

  • 或者如果像当年洛伦兹那样采用电子的经典半径进行计算,会得到电子表面速度是 100 倍光速的结论。

所以,这种假设被排除。

而其实,既然电子的自旋磁矩等于电子在基态轨道上的轨道磁矩,既然电子基态轨道的半径与速度具有数量关系,那这里就隐藏着这样的假设:

孤立电子在空间中并非静止,也是在做圆周运动,且圆周运动的轨道周长等于其物质波波长,那么,孤立电子在空间中旋转产生的轨道磁矩就是波尔磁子:

  • 00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这里笔者没有展开计算,但如果电子可以被看作,由正负以太构成的光子,与一个单位电荷的负以太构成的复合结构,两者在空间中的围绕旋转,圆周运动的轨道周长等于其物质波波长,那计算到的自旋磁矩就与测量值相符,而这种模型下,电子并非自转,而它的运动范围会远大于电子自身尺度,所以无法测量到电子的半径,也因此,这便是对电子微观结构的猜测。


粒子的自旋角动量

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应用前文的思路,即将轨道周长与波 长关联,无论是计算质子、中子还是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其结 果都会是 03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而不是测量结果 07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让我们回忆一个细节:在附录1,计算不同电子层内可容纳的电子数量时,我们应用的不是轨道周长,而是表面积,因为电子会在球面范围内移动。

而如果在这里也能如此关联,即: 0b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就能得到 07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这个正确答案。

因此,当这些质量粒子从以太海中激发出能量以后,也会受到这些能量的影响,在一个作用周期内,于微小空间幅度内周期性移动,也所以,任何此类费米子的自旋角动量均为 07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


关于其他微观粒子的一些猜测

质子与电子,是最基础也最稳定的两种质量粒子与电荷粒子,但在粒子物理学中,还有许多种属性各异的微观粒子,以及,这些粒子有一个共性——寿命短暂。

在物质以太的思路中,粒子其实是内部光子形成的以太平衡结构,而寿命短暂的粒子,也许无法达到完美的以太平衡,但既然能形成可被观测的粒子,那粒子内部的轨道就应当具有一些规律,或者满足一些条件。以及,轨道中可能是光子也可能会是电子,因为电子如果捕获大量能量,其速度也能接近光速,也可以进入原有光轨。

而大部分此类粒子都是在有质子参与的高能撞击后出现的,所以,我们可以怀疑在质子的稳定结构被破坏后,一些物质以太或者质量粒子,会以质子内部原有光轨内以太海的涡流为基础,形成临时性的亚稳定状态。

以这个猜测为基准,笔者整理了一些可能性。

第一种情况,有波长为质子半径11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倍的光子(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形成了某种粒子。

  • 可以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能量(质量)会是电子的 277 倍。

  • 这个情况是否可以对照 π 介子?毕竟 π 介子的测量质量是电子的 273 倍。

第二种情况,

有波长为质子半径13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倍的光子(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形成了某种粒子。

  • 可以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能量(质量)会是电子的 208 倍。

  • 现在,我们是否能关联渺子? 因为渺子的测量质量是电子的 207 倍。

  • 而更有趣的是,π 介子的 11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倍与渺子的13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倍存在明显的数字关联,而前者的衰变产物正是后者。

第三种情况,有波长为质子半径19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倍的光子(或接 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形成了某种粒子。

  • 可以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能量(质量)会是电子的 510 倍。

  • 如果考虑K介子,其质量是电子的1000 倍,所以, 介子会不会由两个这样的光子或电子组成?

  • 而进一步,在这个粒子衰变的过程中,是粒子先发生衰变,还是粒子两个轨道内的光子或电子先发生反应?这是否能解释 K 介子衰变时的多样性?

以上几种情况,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

  • 比如长度11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倍质子半径的轨道,其实就是在质子外侧的正三角形。

  • 而长度为1954904f-5a58-eb11-8da9-e4434bdf6706.svg 倍质子半径的轨道,可以看作质子内部的正方形。

如果顺着这样的思路尝试,还能得到许多模型,而被激发的以太海是否能形成如此轨道?这样的轨道是否能与这类短寿命粒子产生关联?

除了这些可被观测到的粒子,在现代物理学中还有这样一种认知:存在相互作用,即代表存在一种粒子。因此也出现了另一批新粒子,甚至很重要的粒子,比如虚光子。

但这些粒子真的存在么?还是应该采用物质以太的观念, 用以太元素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进行解释?比如用第七章的思路去解释电场对电荷粒子的作用,就只是以太海传递的以太作用,那么虚光子真的是一种粒子吗?

……

还有太多细节来不及一一言说,也有太多细致工作需更多专业人士参与,但如果微观粒子的大门可以由此打开,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