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here to Go

 

 

Nowhere to Go

 

 

 

 

 

 

 

武汉科技大学

 

2001级软件一班

 

张宇

 

2001137042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Grade 2001

Richard Zhang

2001137042

 


 

第零部分:    

 

我们对待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我们所处的IT业并不是一番丰顺。然而,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所以,使我们的担子一下子沉重了起来。完成这篇实习报告,本可以应付了事,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考研,去学习新知识,但我选择做好。因为我知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希望以我的呼喊,唤起更多人的清醒,使他们担负起他们应当担负的责任。

 

 

 

 

2005118

于 武汉科技大学


 

第一部分:以人为本

 

引子

这是一个很忧伤的题目。而现实就是如此。你说我消极也好,不了解情况也罢。总之,大学四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且不说是谁的对与错,大批的有“理想”的热血青年的“理想”都不见了;极积向上的观念没有了;“混日子”从口头禅变成了实际行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期望着中国的IT产业“赶美超英”。现代化建设需要IT业的繁荣,国防建设需要IT业的自强,中国的强大与否在于未来若干年的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然而,一切的一切,需要人来执行。所以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向IT人,看看他们是怎样一种状况。

IT人的成分

业界管我们这种人叫“科班出身”。这说明,还有别的“出身”。虽然简单,但是我需要强调,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是某某某,原先学的数学什么的,学了多少多少年,后来一看,学数学不赚钱,就来学计算机,学了半年一年的,月薪就拿多少多少,比原来高多少倍。乍听之下,计算机可以很快速成,IT入门的门槛很低,工资又高,哇塞,这可真是投机取巧的好机会。所以,造就很多动机不纯,即浮躁,又对IT没有多大兴趣的从业者、从学者。“科班出身”的人,大多比非科班的在知识上强。不管怎么说也是在学校里熏陶了若干年。科班出身的人,就我观察的比例,绝大多数属于那些动机不纯的人。而非科班的人,转行,有风险,所以,非科班的人,往往是那些IT技术狂热爱好者,忠心于IT。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局面,掌握着知识的人,对所学的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人,却得不到最好的指导。

实际上,所谓的科班出身,还有很多的来源,比如,从名牌高校,从普通高校,从高等职业学校。这些人的特点是“基础知识”很“扎实”,用起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雕琢,被用人单位形容为“毛坯”。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基础知识”太过基础,这些基础知识基本上是为了搞科学研究而准备的预备知识;而“扎实”也是带引号的。有枪不会开,有弹不会装,是这些人中大部分的真实写照。我们的教育体制决定了这些人只会考试。有很多反对的的声音会说,背熟了知识,总有一天会用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知识,停留在鹦鹉学舌的层次上。也就是说,他们完全不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多情况下,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中成绩好的,大多如此。还有成绩不好的,连如此这般也不如。这样的人,我们不能不称之为坯。

非科班出身的人,也有很多。他们通常靠自学,靠上培训班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他们通常都有实践的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很强。但是,由于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深入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吃力。

IT人不仅仅包括上面所讨论的技术人。还有很多其他的相关人。包括媒体人,管理人,市场人……这些每个都是一个大话题。而且这些分类中的每一种人都没有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些人的成长完全靠道听途说的经验。

IT人的成分评价:很多人,没有材。动机不纯。

IT人的教育

IT教育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教育。这种特色的根源来自于知识更新的频率。IT的发展速度,让任何行业都望尘莫及。而教育界就像树懒,反应无敌迟钝,用针扎它一下,直到一个星期后才会“唉呀”的叫一声。中国的IT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定位不清晰,即是,IT教育找不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其次,质量不高,水平不高。

大学教育始终是IT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反应最迟钝的一种教育形式。并不是说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它反应迟钝,而是,政策和观念使然。我们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六七十年代,计算机刚刚被发明出来时候的“经典”教材。新鲜点的教材是由我国著名高校教师编写(其实是翻译)的书籍。而计算机相关的教育通常又分专业教育和公共教育。像数学这样的课程,被称为公共课。我们撇开公共课不说,单说专业课。教材的陈旧适应不了新的形势。科学研究有没有很大的投入。很多老师对所教的知识往往也是点到为止,出了课本,老师也不知道。

并没有责怪老师的意思,体制使然。

如果说,IT认证在开始的时候能过表明一部分人的实力,现在,很多“Paper”(没有真才实学的纸老虎)也能一考就过。那些培训机构为了骗钱,不惜牺牲诚信的价值。所以先在的培训机构搞得培训市场乌烟瘴气,没有信誉。

图书市场会好一点吗?不!很多外文书籍被翻译过来,本来是好事,结果,却找一些很烂的翻译者,翻译的人不理解所翻的东西,翻过来的文章让中国人看不懂。使得人们印象中的技术书籍都是超级艰涩难懂。反过来又影响国内的技术作家的风格,好像技术书写的不像Platform SDK就不叫技术书。

IT人的教育环境评价:大恶。

IT人的薪资

关于IT人薪资的问题,绝对是媒体惹的祸。从IT也开始兴起,媒体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IT从业人员薪资的渲染。久而久之,使得人们都有一个IT行业是一个可以投机取巧的行业的错误认识。曾经,IT从业者少,需求量大,确实有过行业初期的暴利阶段。但是现在,IT已经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白热化的地带,再加上市场并没有扩大反而在逐渐萎缩,IT业的利润远远不如以前。IT从业人员的新姿也一落千丈。很多公司都纷纷大举裁员。IT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却在增加,很多妄图投机者纷纷逃之夭夭。

由于市场的成熟,一个企业能否有良好的效益,主要取决于销售部门。所以,在IT业,搞销售的往往也比搞开发的工资高很多。其次,由于中国官本位文化的影响,管理者都拿着比普通开发者多很多的工资。使得开发者成了IT人中薪资最少的人。

IT人的薪资评荐:泡沫的破灭。

IT人的地位

我敢说很多公司不在乎员工的内心世界。因为如果没有公司高层的领导,下面的人肯定是无法做出色的。这个问题不仅仅是IT也才有的问题。搞技术的从来没有过很高的地位。即使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有CTO,但是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开发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都没有很高的地位。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作者一再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有这样一个高级程序员,他被分配写一个模块,该模块进行一些数据处理,然后返回处理的结果。他在程序内部写了一些垃圾代码,一些循环,然后返回一个看似正确的随机数。几个月后,这些垃圾代码被客户发现了,客户很生气地找上门来,却被告知,“我们将对您的代码进行正常维护”。而公司内部没有任何人受到惩罚。包括那个程序员,包括项目经理,包括测试人员都没有受到惩罚。

我们且不说为什么他们没有说到惩罚,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从开始就不想写出正确的逻辑。故事中有答案。那位高级程序员说,我们即使更加努力的做事,也不会有整天陪客户喝酒的销售人员拿的(工资)多,更不会有我们什么事都不做的项目主管拿得多。

如果一个企业不关心员工的地位,那么很有可能就丧失了90%的生产力。

IT人的地位评价:搞技术的不如做管理的。

IT人的感情

IT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熟知的程序员。他们是那么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又一个朋友,是一个女生,她说很想跟我学编程。根据我的经验,肯定又是一个动机不单纯的。于是我就问她:你喜欢编程吗?她说:不喜欢。我说,不喜欢你干嘛还要学?她说,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之类的事情,还是搞技术好一些吧。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而程学员的压力大,学习强度大,自由分配的时间很少。就更加造成了这部分人不善与交流,孤僻的性格。

IT人的感情评价:孤寂的程序员

中国文化对人的影响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带来了很多经典的思想,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在当今社会,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并没有那种文明是优等文明,那种文明是劣等文明,但是,如果现在是别人强大,那么游戏的规则就掌握在别人手中。

中庸的思想是中国文化里面根深蒂固的东西。不要落到最后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不要太出头,就值得讨论了。有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我们通常会以各种方式排挤比自己强的人,这种消除异己的行为就完全的贯穿于中国历史里面。在中国,我们经常听到某个人,采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的祖先深知法不责众的原理,和首先保护自己的原理,为了逃避对某件事的责任,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事的人是大家,建议的人也是大家。如果,一个企业中的人员,不管做什么,首先想到是自己不承担责任,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如何发展。

中国文化对传统看的很重。这一点跟英国很相似。但却和美国大相径庭。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注重打破传统。所以,美国人的思维很开阔,他们总是想着要做出些什么不同的东西来。创造力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喜欢用“我们”,我也不例外)发现,美国人虽然智商普遍偏低,但是创新能力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


 

第二部分:没有未来

 

不能孤立的看IT

天天有很多人抱怨IT不争气。也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自己。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这个真实的世界所要告诉你的就是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IT业。有人说,通用软件在中国做不起来,一旦盗版,什么都没有了。还说,在中国,现在只能做ERP之类的东西,包括产品、售后都有了。而且,这种东西都是专有系统,不容易盗版。所以这里就碰到了一个很实际的IT之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冒伪劣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IT。实际的例子很多,再比如,中国的制造业的问题。中国的制造业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文明与全球。但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出来很高质量的产品?为什么我们必须生活在产业链条的最底层?哪里出了问题?就CPU而言,CPU内部的生产工艺一直以来都是由IBM在领导着。IBM有自己的实验室,研究着连接工艺,研究着与此相关的物理特性。这与美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领先是息息相关的。而我国的基础课学是怎样的局面呢?我们能指望通过他们坐在产业链条的顶端吗?

科学与技术

长久以来,我们喜欢把科学与技术简称为科技。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差别太大,以至于我们再也不能坐视而不见。那究竟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什么?在现代社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职业化的,一个是非职业化的。显然,科学,属于非职业化范畴;技术,属于职业化范畴。非职业化的意思是,他们不以盈利为主,不考虑市场,他们研究学术性的问题。职业化的意思是,他们为实现某种现实的东西而奋斗,用科学武装自己,他们考虑的是现实问题。然而我们竟然对此一视同仁了。结果是什么呢?搞科学的,不得不考虑市场,可想而知,任何的基础科学都不会有进步,因为基础科学通常不能立刻获得经济效益。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类科学的基础,通俗地说就是一类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高技术的,因为科学不进步,装备不先进,往往不能高效的产生杀手级的应用,白白的错过了很多时机,丢掉了市场。更加严重的后果在于,这样的产业链条难以支撑可持续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依赖于资金的支持,而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科学的进步,市场能认可的产品和服务有个技术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

不仅仅是科学与技术

IT业,之所以称之为一个产业,是因为它不仅仅包含象牙塔中的科学与技术,是因为它还包含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还在继续,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秩序混乱,不公平竞争,不完善的法律,都摆在我们这个稚嫩的产业面前。所以很多时候,又没有未来,不仅仅是科学与技术的问题。一条海峡比邻的台湾省,却有着像VIASIS这样,领导着全球PC硬件制造,研发的公司。出产着全球80%的硬件板卡。为什么我们不能呢?市场的重要性我们也能意识到,为什么做不好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家基本上素质太低,没有野心,没有全球化的意识造成的。

我们——他们的差距

这个话题也很大,有限的篇幅里,我们也只能窥其一斑。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过去十年的技术,也就是.NET没有出现以前的技术。

从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先辈开始研究如何使汉字进入计算机。我佩服他们独闯这块领域的勇气。但我不能原谅他们目光的短浅。很自然的,他们用宽字节来解决汉字问题,但是,宽字节不仅仅能解决汉字问题。很明显的,他们也能解决日文问题,解决任何需要宽字节支持的语言文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向各国兜售你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公共的标准。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今天的Unicode,如果市场运作得好,甚至有机会形成国际性质的专利,只要别人使用此类技术,就需要支付专利费。可是他们没有。不过也不能怪罪他们。九十年代初,市场化在国内还没有成型,人们没有市场化的观念,就是有了市场化的观念,学会了市场运作,也不见得有进军国际化的观念。直到今天,我们也鲜有有进军全球市场战略的雄心的企业。也许当初做的最好的就是王永民的五笔字型了。

90年、91年我对计算机知之甚少。从92年开始踏入这个领域。印象很深刻。92年我们有了Windows3.2,甚至还有很多的基于Windows的中文平台。没有Windows3.2以前,我们一直用着DOS6.22,还有盗版的CCDOS或者是UCDOS。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笨过。知识是也不太开阔。我们当时还有一个叫做WPS NT的中文系统,它的汉字库是基于ISA硬件卡的。这个WPS NT汉字系统是由北大方正开发的。里面有一个对鼠标支持很好的“桌面印刷系统”(加上引号是因为这是当时名称)。附带的工具集里面甚至有一个画图程序。国内的软件,技术上最强的可能就是在DOS下的UCDOSWPS之类的中文汉字系统,Windows上的四通利方RichWin之类的中文平台。在那时,在Windows3.2里,年轻的微软已经开发出来了Visual BasicOLEMFC一系列的奠定未来十年的开发的技术和工具。93年我还去了中关村。中关村,在当时,被渲染为中国的硅谷。而在我的眼中,中关村就是几个名词:盒饭、菜农、盗版碟……

939495由小霸王掀起了“学习机”的热潮。我不知道那时的学习机是不是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学习机,不仅仅是学习机那么简单。开发学习机上使用的软件的难度远远大于开发PC机上的软件。还是那句话,中国人从来没笨过。何况,设计、生产、制造“小霸王”全过程就是一个平台的开发过程。有很多人,从那时起,开始了学习BASIC语言的历程。(我也不例外^_^)但是,由于这类电子产品也很容易被仿冒,市场上打着学习机旗帜的产品鱼龙混杂。使得学习机变得很没有前途。还有一个原因是学习机的板卡兼容任天堂的红白机(其实硬件就是红白机),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当作游戏机来看待,没有以予重视。硬件上的落后,也是他的先天不足。虽然,后来有些公司开发出来带软驱的学习机,能接驳打印机的学习机等等,丰富了它的功能,但是做为一个8位机系统,它还是走上它应该走向的道路——灭亡。

如果说九十年代初我们还有像汉字系统这样的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那么,我们的九十年代中期只能说是一片沉寂了。联想本着做好菜农的理念,做着销售电脑这样的低科技含量的事业,起家了,发展了,壮大了。就在这一片寂静声中,Windows95到来了。Windows95带了很多新的特性,但是并没有像是上面提到那些技术更加激动人心。Windows95的到来,使OLE/OLE2进化为COM,系统建立在了虚拟机的机制上,也就是VxD驱动,还有就是注册表的概念。Windows95提供了更好的用户界面,默认从Windows启动。幸运的是我也在第一时间体验到了Windows95。看到了Windows95改进的框架对多媒体更好的支持。与此同时,有识之士认识到计算机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出现了洪恩系列教学软件。《开天辟地》是当时开天辟地的佳作。以轻快的方式、通俗的语言带领很多人,迅速踏进计算机的世界。随着Windows95的发布,Office95的中文化也随之而来。Office的出现迅速颠覆了WPS的市场,同时也击败了Lotus 1-2-3。为什么?以当时的广告词来说就是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翻译成中文就是所见即所得。这种非常友好的文档编辑模式很快受到大多数本公人员的青睐。再加上,Windows系统支持更多,更加先进的打印机或是其他的外设,Excel电子表格也是很多人从繁杂的报表处理中解放出来。我们不得不惊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低下。

接着来临的就是Internet的普及。虽然Internet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但是真正开始普及还是从97年开始的。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威海卫时空”,但是它作为中国第一个ISPICP,还是把精彩的互联网世界带给了我们。也就是在那时,美帝国主义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而我,却还怀着我比激动的心情,庆幸着自己成了第一批的网民,用着“贺氏”的33.6Kbps的“猫”拨号上网。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业,也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就要经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网络泡沫经济了。我这不是回忆录,所以我也没有必要再讲述一遍那段历史,唯一要说的一点是,为什么泡沫不是从中国冒起来的?为什么每一个IT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都不能抓住机遇?

泡沫过去了。几乎没有幸存者。8848的倒闭,标志着泡沫时代终结。在一片辞旧迎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千年。Windows2000为我们带来了COM+,还有非常稳定的NT内核,纯32位的系统,完全摆脱了DOS。而金山WPS2000Office2000的对决变得几乎没有悬念,因为,WPS的这个版本来的太晚了。太多的人,已经从WPS转向了Office。通用软件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落得惨败。任何开发商都再也担负不起通用系统的开发。中国的软件业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很快,一个新的市场成熟了起来。随着PC硬件市场的变化,使得PC售价大幅下跌。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下降到了一个人们都可接受的程度。一个巨大的,内产内销的市场形成了。这个市场,一直持续到今天,仍然在养活着大大小小的软件公司。

展望未来——没有未来

.NET出现了。在.NET出现以前,同样基于虚拟机技术的Java也早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它没有像.NET这样万众瞩目。因为.NET的出现,预示了虚拟机技术主流地位。中国有自己的虚拟机吗?没有。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现已确定。

当编码不再成为软件开发成本中最贵的环节,那么人们关注的核心就转向了别的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软件的开发过程。人们开始研究和学习软件开发的方法学。人们开始关注CMMCMMI,人们开始关注XPTDA……这些东西中有中国的吗?那怕是XX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都没有!我们又一次的在机遇面前低下了头。

20012002年,有一个名字不能忘记,那就是“传奇”。“传奇”在中国让盛大上演了一出真正的“传奇”。网络游戏,不惯你是爱它,还是恨它,它无疑造就了一场新的泡沫的开始。就是那么的不幸,游戏的主角是韩国公司。这场泡沫还未退去,会是中国IT业的救星吗?不是,显然不是。

20032004年,移动开发渐入视野。PDAMP3Cell phoneJukebox……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消费电子产品向我们走来。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我们,中国的IT产业,在做什么?生产、制造。我们还是没有任何的核心竞争力。

将来,我们还能错过什么?3GWi-Fi?……????


 

第三部分:凤凰涅磐

 

结束语

如果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产业就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华民族是否能和平崛起?中国会不会再次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没有IT业的支撑,我们究竟会有多糟糕?我不知道。我也不敢想。我只是希望,在熊熊的烈火燃尽后,重生的凤凰会更美丽。

 

 

 

 

 

 

 

 

 

参考资料:

全部来自本人大脑。书写的整个过程没有参阅任何文献。如根现实有所出入,请以现实为准。

时间有限,篇幅有限,很多观点都没有举例支撑,多多包涵。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ootow/archive/2005/01/18/9339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