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MAC层 帧格式

以太网中的MAC帧的格式与各字段的作用为:
前导码(7字节):使接收器建立比特同步
起始定界符SFD(1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
目的地址DA(6字节):指出要接收该帧的工作站
源地址SA(6字节):指示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地址。
数据字段长度长度(2字节):指示其后的逻辑链路控制(LLC)数据字节的长度
逻辑链路控制帧LLC:携带的用户数据
填充字段PAD:以保证帧有足够长度来适应碰撞检测的需要
帧校验序列FCS(4字节):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用于检验帧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差错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p-123456/p/10896983.html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其数据传输采用的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来进行的识别和传输。以太网MAC数据格式如下: 1. 前导码(Preamble):以太网开始的时候,会先发送一个7字节的前导码,用于同步发送和接收的设备时钟。前导码是一个连续的0101...0101的模式,总共有56位。 2. 开始定界符(Start Frame Delimiter):在前导码之后,发送方发送一个8位的开始定界符,用于指示的开始。 3. 目标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占6个字节,表示数据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4. 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占6个字节,表示发送方设备的MAC地址。 5. 长度/类型字段(Length/Type):占2个字节,表示中数据的长度(若长度小于等于1500,则表示为长度;若大于等于1536,则表示为类型)。 6. 数据字段(Data):占46-1500个字节,表示该中传输的数据。 7. 校验序列(FCS):占4个字节,用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错误检测,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通过以上格式以太网可以将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MAC地址进行传输。当接收方设备收到一数据时,会根据目标MAC地址判断该是否为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则接收,否则丢弃。同时,接收方设备也会对接收到的进行FCS校验,以确认数据的完整性。 以太网MAC数据格式为数据传输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交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