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疏松图&稠密图:
疏松图指,点连接的边不多的图,反之(点连接的边多)则为稠密图。
Tips: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相比,疏松图多用邻接表,稠密图多用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
开一个二维数组graph[ ][ ]来记录图中点a与点b之间是否连通,初始化为0(或者-1之类的看情况);如果图中有可忽略的重边(如 只需重边中的最小边或最大边),则保存需要的那条边的边权,但如果有无法忽略的重边,就一定不要用邻接矩阵。
int graph[MAXN][MAXN]; void graphInit() { memset(graph,0,sizeof(graph)); } void graph_addEdge(int from,int to) { graph[from][to]=1; //如果是有边权的图,把权值赋给graph[from][to] //如果是无向无重边图,可以写成graph[from][to]=graph[to][from]=X(对称矩阵); }
邻接表:
依旧给每个节点编号,邻接表就是在结构体里声明一个to,由点a指向所连接的点b,就是vertex[a].to.push_back(b);记得要初始化。
而且,因为邻接表是用vector存边(push_back),所以不必担心重边丢失的情况;不过,使用邻接表存储图的话,对于两点之间是否连通的查询,相比邻接矩阵,邻接表处于劣势(因为在邻接表里必须遍历整个当前点的to才能判断是否与另一点连通)。
//用vector实现 struct node { vector<int> to; //如果要挂边权,就在结构体里增加 int val;即可 }vertex[MAXN]; void graph_init(int n) { for(int i=1;i<=n;i++) vertex[i].to.clear(); } void graph_addEdge(int from,int to) { vertex[from].to.push_back(to); //如果是无向边,则写成以下两步: //vertex[from].to.push_back(to); //vertex[to].to.push_back(from); }
链式前向星:
本质上是图上所有边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的链表。
通过加边方法,可以知道,如何查询一个点连出的边的方法:
要查询一个点的连出边,我们要先查head,知道这个点最近添加的那条边在哪里(查询结果在这里是j),然后比这条边早一些添加的就是next[j],再早一点的就是next[next[j]],更早一点的是next[next[next[j]]],再早一点的是……,就这样我们一直往时间添加时间更早的边查,直到查到空节点(用来标记链表结束)。
以下是链式前向星的模板,含加边操作、遍历操作的方法:
struct Graph { int head[MAXN]; //每一个节点在容器(数组)中所对应的第一条边的位置 int next[MAXN]; //每一条边在容器中所对应的同一起点的下一条边的位置 int to[MAXN]; //真正存储某一条边指向哪一点 //若要知道每条边的起点,还需开一个数组from[MAXN]; inline void addEdge(int _from,int _to) { //加边的方法 static int q=1; //q是静态变量,每次加边,都首先用q指示当前存储边的容器末端(暗示已经为end) to[q]=_to; //在to的末端写入新加边的信息 next[q]=head[_from]; //head[_from]表示起点_from最近添加的一条边的位置,然后让新加边的next指向该边的位置 head[_from]=q++; //修改head,使得最近添加的边更新为新边,同时末端向后移动(q++;)以供下一次添加使用 } } graph; void iteration() { //遍历的方法 int now; //now 是当前所处的节点编号 for (int j=idx.head[now]; j; j=idx.next[j]) {} //operate node j,j是now所连接的节点编号 }
上面注释太多,下面上一个比较实用的模板( ̄▽ ̄)" :
struct edge { int next,to; }E[MAXN]; int head[MAXN],Ecou; //Ecou:边下标 void add_edge(int u,int v) { E[Ecou].to=v; E[Ecou].next=head[u]; head[u]=Ecou++; } void init(int n) { Ecou=0; //memset(head,-1,sizeof(head); for(int i=1;i<=n;i++) head[i]=-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