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mozilla 传奇, 很有意思!

转载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93243.htm

2009031722540250.png

mozilla 谋智

  Mozilla基金会简称Mozilla(缩写MF或MoFo,如图为Mozilla 基金会的注册标识),是为支持和领导开源的Mozilla项目而设立的一个非营利组织。该组织制定管理开发政策,经营关键基础组织并管理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它拥有一个称作Mozilla公司的应课税子公司,雇佣了一些Mozilla开发人员并协调Mozilla Firefox网页浏览器以及Mozilla Thunderbird电子邮件客户端的发行版。Mozilla基金会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维尤。

  Mozilla基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致力于在互联网领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创新的公益组织”。

历史

  1990年,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ViolaWWW,随即很多出色的程序员加入了网页浏览器开发的行列。

  终于在1993年1月,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完成革命性的创新,在Unix平台上开发出了第一个图形化的网页浏览器Mosaic(Alpha 版),同年九月发布的1.0正式版实现了在Apple Macintosh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的运行,一时间Mosaic俨然成为 Web浏览器的标准。随后NCSA将Mosaic的商业运营权转售给了Spyglass公司,该公司又向包括微软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技术授权,允许其在 Mosaic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产品。

  1994年Mosaic研发的核心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几何图形发生器的发明人吉姆•克拉克(Jim.H.Clark)共同创立了Mosaic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同年11月为了避免与NCSA的法律纠葛,公司更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即网景公司,并一直沿用。其中后者还先后创立了Silicon Graphics(视算)公司和Healtheon(永健)公司。

  在二人领导下,公司合力进行超越以往浏览器的新一代浏览器的研发,试图打破Mosaic的垄断并取得业界的领导地位。所以对新浏览器名为 Netscape

21e55823afbb114b9822edc3.jpg

Navigator,即“导航者”。对内其1.0版本的研发代号则为Mozilla!Mozilla一词是由“Mosaic Killa”(Mosaic杀手/终结者,Killa是俚语中Killer的拼法)和“Godzilla eat the Mosaic”(Godzilla,即“哥斯拉”,日本遭受核打击和“第五福龙丸”事件后创造的经典虚拟生物)合成而来。即Mosaic+ Godzilla+Killa=Mozilla!网景公司员工也常将其称作Moz或Mozzie。

  起初,网景公司尝试了很多图标。最后考虑到哥斯拉是一只由遭到核辐射的蜥蜴演化而成的怪兽,最终决定采用一只会喷火的绿色蜥蜴造型。并由其员工戴夫•泰特斯(Dave Titus)于1994年设计完成。在1995年网景浏览器1.1版中,网景公司开发人员首先在浏览器内加入了启示文学《Mozilla之书》(《The Book of Mozilla》,是一个网景(Netscape)和Mozilla系列网页浏览器中著名的“彩蛋”)!这并不是一本真的书,只要你在地址栏中键入about:mozilla便可以看到书中的“节录”(至今依旧如此,随版本不同内容亦不同)。在这个首次出现被称为“12:10”(12:10这个章节编号实际上是指日期,即12月10日)的章节中,出现了一只野兽(“beast”,这也是全书的主体),显然此时Mozilla已经被定位为一只野兽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网景浏览器的推出无疑是革命性的。如果说Mosaic是互联网热潮的燃点,那么NN(Netscape Navigator的官方简称)无疑是当时以至导致后来,COM热潮的最大的催化剂。自1.0的发行版推出,NN便迅速的占领了市场,并且成功取代 Mosaic成为新的Web标准。曾一度达到了超过90%的统治级市场占有率,并且一直保持这个占有率到1996年初,是其有力证据。

  1995年,微软在取得NCSA授权后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代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1.0(官方简称IE),并于同年8月开始在其新版32位操作系统Windows 95中搭售。目前普遍把这一时间看作是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起点。

  但是随后NN依旧保持着绝对垄断的市场占有率,故而“Mozilla”成为了几乎所有浏览器向 Web服务器发送的标识验证字符串。在网景公司的竞争者中最先采用这一办法的是微软公司,其IE验证字符串为Mozilla/<Mozilla版本号>(compatible;MSIE< MSIE版本号>)。直到1997年10月微软推出IE4.0版本的时候NN依然拥有72%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Windows 98系统的发售以及微软与ISP以及主机厂商的合作;可以加入IE专属标签的FrontPage软件的普及;对CSS的抢先支持;以及网景公司的错误决策。NN逐渐败下阵来。

  为了扭转颓势,1998年2月23日。网景公司内部成立Mozilla组织(Mozilla.org),该组织独立运作来负责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的研发。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简称Mozilla Suite)是一套自由的、跨平台的因特网应用套装软件,它的组件包括Navigator(网页浏览器)、Mail & Newsgroups(电子邮件客户端)和Composer(HTML编辑器)。3月31日,网景决定依托NPL(Netscape Public License,网景公共许可证)开放NN的源代码,意图在于吸引来大量的开发者完善软件。这一时期网景放弃了绿色蜥蜴的造型,开始使用一只凶猛的、线条粗犷的、红色的、类似霸王龙的形象。在后来看到的《Mozilla之书》“3:31”章节中明显可以看出反攻的意图。并且使用了“玛门(Mammon)” 这一闪米特族语汇,用其贪婪和财富的内涵来隐喻微软,在与“七宗罪”有关天主教教义中,玛门(Mammon)是代表贪婪的恶魔。10月网景决定将Mozilla的源代码全部改写。

  然而这些努力还是没有能够扭转颓势,终于在1998年11月24日,AOL(American On Line,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了网景。其后Mozilla组织在AOL的资助下继续进行研发,期间IE夺取了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并于2002年达到96%的峰值。而Mozilla组织则接手了网景过去的很多事务,但是很多Mozilla的核心成员对成果并不很满意,他们把这归结为受到投资方(AOL)的需求所累。

  2002年6月5日,Mozilla推出了Mozilla Suite的1.0版本。由于Mozilla Suite主要是针对软件开发者而不是消费者,所以他们将每次的发行版本定名为milestone release(里程碑版),在每个版本为期4个月的研发周期里,第一个5周释放Alpha版(不稳定版,内测);第二个5周释放Beta版(较稳定版,公测);最后几周发布正式版,期间还有可能发布RC版(release candidate,候选版)。在最后的几周中,程序的主体将用于下一版本的研发,分支将继续作稳定性适应改写。最后发行版的完成度和稳定性完全由这4个月以及其中开发周期中程序员的完成度来决定。

  2003年5月,著名的AOL诉微软垄断案达成和解。作为让步,AOL同意解散网景并中止其下业务。同年7月15日(AOL关停网景全部业务当日), Mozilla组织在得到了来自AOL的200万美元和米切•卡普尔(Mitch Kapor,Lotus创始人)30万美元资助后,正式注册成为了非牟利机构。并正式更名为Mozilla基金会(Mozilla Foundation,简称MF或MoFo),并注册Mozilla为期商标。标识为恐龙形态的Mozilla头部(右)半面相。该基金会主体拥有免税资格。其成立目的在于保证Mozilla计划在没有网景之后可以继续下去。早在同年3月Mozilla组织就决定放弃冗杂的业务,把精力投入到其旗下的两个旗舰产品Firefox和Thunderbird中。在9月释出的《Mozilla之书》“7:15”章节中,描述了巨鸟用火(Fire)与雷(Thunder)驱散玛门信徒,令野兽重生的场景。此时Firefox还在使用其第二个名字“Firebird”,所以章节中只出现了巨鸟(great bird)这一个意象。

  Mozilla组织在释出Mozilla Suite1.1版本之后,便放弃了NPL(Netscape Public License,网景公共许可证)转而采用MPL(Mozilla Public License,Mozilla公共许可证)其二者都类似于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但是都保留了部分不可更改的权利。当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GNU计划和GPL协议的官方机构)发现了GPL与NPL以及MPL的不兼容的事实之后便像会员建议不要采用 Mozilla系产品。故而Mozilla组织/基金会在2003年逐步对下属全部产品源代码进行了向GPL的过渡。

  2004年,Mozilla基金会专注于Firefox和Thunder的开发。使其逐步成为一种界面友好的消费软件。4月Mozilla基金会协同 Opera Software(Opera是其旗下浏览器品牌)以及Apple 公司(Safari是其旗下浏览器品牌)共同成立WHATWG(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工作组,致力于开发和制定新的Web标准。并且提交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又称W3C理事会)审核。

  2005年8月3日Mozilla基金成立了完全所有的应税牟利子公司Mozilla公司。其公司初始运营资金来自Mozilla基金,其成立目的在于推广Firefox和Thunderbird。11月29日,在三个RC版之后Mozilla终于发布了后来广受好评的Firefox1.5正式版。由于安全问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IE的市场占有率再次下跌至85%左右,这一时间的回落主要源于 Firefox的攻击。

  在2006年Mozilla基金会加强了与非本土的爱好者以及那些对Mozilla文化的认同者的联系以扩大市场。研发周期不断缩短,基本每月都有新版本释出。2006年10月底微软和Mozilla同时释放出IE7以及Mozilla Firefox2.0的正式版本。虽然在短时间之内IE7的下载量就突破了百万,但是却不能挽救其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的势头。Mozilla Firefox和Opera成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另外Safari也保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这一时期Firefox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定的保持在10%以上。Firefox2.0和IE7的同时释出被很多人看作是浏览器第二次大战的开端。Mozilla公司在2005年底开始的与Google合作计划也顺利的进行着,06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了带有Google工具条的Firefox正式版本,伴随Google推广攻势的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 Mozilla公司一直没有公开06年的收益,年初计划启动的时候曾有媒体报道这一做法为Mozilla带来了7200万美元的收入。Mozilla的首席执行官米切尔•贝克(Mitchell Baker)则表示说这数字不确切,但是相差不多。

  进入2007年,Mozilla似乎已经安定了下来。不像过去那么复杂多变,而是基本以一个商标或者品牌的形象出现(虽然大家还是习惯说只用 Mozilla描述基金会和公司)。5月30日,Mozilla放出了Firefox1.5的最后一版(1.5.0.12),并且公布在07年的第三季度放出3.0的正式版。前两个季度Mozilla旗下的Firefox和Thunderbird都在保持持续的增长,不仅在欧洲市场发展稳定而且在亚洲市场也开始被认同。6月下旬Mozilla基金会决定在中国大陆投资成立子公司谋智网络公司(谋智,Mozilla的音译),由前微软Windows Live中国区总经理宫力出任董事长兼CEO。并于7月正式挂牌营业。

  至此,Mozilla的历史还在延续……

Mozilla公司

  在2005年8月3日,Mozilla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完全拥有的子公司叫Mozilla公司来继续开发和发布Mozilla Firefox和Mozilla Thunderbird。Mozilla公司承担软件发行的计划,市场和一些软件分发相关的活动。它也处理一些商业合作,很多这些合作都带来收入。不像 Mozilla基金会,Mozilla公司是一个应税实体,这给它在追逐收益以及其他商业活动带来了更多自由。

运作

  在最初阶段,Mozilla基金会开始涉足比mozilla.org更广的领域,把以前推给网景和Mozilla合作伙伴的事情都拿来做了。在向“面向最终用户”的转型举动中,基金会和一些商业公司签约来售卖包含Mozilla软件的光盘并且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在这些举动中,基金会选择了以前 Netscape的供应商作为他们的选择。Mozilla基金会变得对自己的知识产权更加的自信,他们推出了自己商标使用的新政策。如市场拓展等的新项目也开始了。

  随着Mozilla公司的成立,Mozilla基金会把所有的软件开发和商业相关的活动都转移给了这个新的下属机构。Mozilla基金会现在只专注于监管和战略等事宜,它也继续管理一些没有产品化的项目,比如Camino和SeaMonkey。 Mozilla基金会现在拥有Mozilla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并且全部授权Mozilla公司使用。基金会还控制着Mozilla的程序源代码库并且决定谁可以提交代码入库。

资金来源

  Mozilla基金会接受捐款作为一个资金来源。在成立的时候,除了美国在线的200万美元捐款,Mitch Kapor也给了30万美元。基金会享有免税资格,当然下属机构Mozilla公司是应税的。

  基金会也和Google签订的协议,使用google搜索作为Firefox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另外,一个Firefox风格的google搜索网站被定义为Firefox的默认主页。这个赞助协议的具体金额从来没有被公布过。

人员

  Mozilla基金会的董事会有7个成员

  Mitchell Baker (主席)

  Brian Behlendorf

  Brendan Eich

  Joichi Ito

  Bob Lisbonne

  Carl Malamud

  本来Christopher Blizzard是在董事会里面的,但是后来Mozilla公司成立的时候,他去了Mozilla公司董事会,Joichi Ito就接替他加入了Mozilla基金会的董事会。Bob Lisbonne和Carl Malamud于2006年10月入选董事会。

  基金会还有一些雇员,他们主要负责项目和政策相关的是以:

  Frank Hecker — 执行董事

  Gervase Markham

  Zak Greant

  Mozilla公司还有一些员工,在公司成立前为基金会服务的。

  Mozilla的项目通常受一个Mozilla.org的委员会管理,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后来一般都成了公司董事会成员或者公司员工。

轶闻

  在2006年的时候,OpenBSD的de Raadt请求那些通过发行包含OpenSSH的软件盈利的公司,给OpenSSH提供赞助,Mozilla基金会立刻提供的1万美元的赞助给de Raadt和OpenBSD用于OpenSSH的开发。这笔钱是通过和Google的合作而获得的收入。虽然当时这个赞助请求还发给了很多其他的大公司,如思科、IBM、惠普和红帽公司(他们都销售了包含OpenSSH的操作系统,但是却从来没提供过赞助),Mozilla基金会还是慷慨解囊,因为 Mozilla基金会发现,如果没用OpenSSH,他们的很多员工就只能通过不安全的方法工作,所以基金会提供了赞助作为感谢。

  Mozilla欧洲、Mozilla日本和Mozilla中国是非营利组织,他们的目的是推广和普及Mozilla的产品和项目。他们是独立的机构,虽然和Mozilla基金会是相关联的。

  魔斯拉 <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a1151c2f2eecf26e5dd3b84.jpg">

  魔斯拉英语mothra意味蛾子Moth(moss) 和用母亲Mother来而构成, 所以魔斯拉是象征母性的怪兽

  诞生於在1961年「别册周刊朝日」杂志, 后改编成电影

  魔斯拉和以往怪兽不同, 因为她会变身的, 成长阶段由卵.幼虫.结茧.羽化.成虫

  而且在96年的魔斯拉就有更多变身型态, 比mebius的变身更多....包括水中型态, 光速型态. 彩虹型态, 铠甲型态, 非战斗型态, 雷欧型态

  设定方面, 魔斯拉通常扮演人类的守护神,只要有怪兽的出现,魔斯拉便会为人类作战

  而且故事也会表达母爱, 像1964 《东宝》「魔斯拉对哥斯拉」, 1996 《东宝》「魔斯拉」, 2003 《东宝》「哥斯拉X魔斯拉X机械哥吉拉 东京SOS」都是为救母亲或为母报仇的

  另外魔斯拉身边总会有两位妖精小美人, 她们的歌声能呼唤魔斯拉, 令魔斯拉成长, 及跟魔斯拉沟通, 所以她们是魔斯拉非常重要的伙伴,

  但并非每套都一定有小美人, 好像2001「哥斯拉 魔斯拉 王者基多拉-大怪兽总攻击」, 1968「怪兽总进击」, 「哥斯拉‧迷你拉‧加巴拉 全体怪兽大进击」便没有

  1968「怪兽总进击」更是首套没有小美人的电影, 故事背景更设定为人类饲养的怪兽

  在1994 《东宝》「哥斯拉VS太空哥斯拉」中更开始加插小美人的座驾:妖精魔斯拉, 例如在平成三部作的妖精菲亚利, 这些妖精都是魔斯拉分身, 她们会随著魔斯拉变身而跟著变化

  至於在1992 「哥斯拉VS魔斯拉」更出现邪恶版魔斯拉:巴特拉, 他代表地球意志, 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加上陨石撞击,令他苏醒并毁灭人类

  登场电影

  [

  1961 《东宝》「魔斯拉」

  1964 《东宝》「魔斯拉对哥斯拉」

  1964 《东宝》「三大怪兽 地球最大的决战」

  1966 《东宝》「哥斯拉‧艾比拉‧魔斯拉 南海的大决斗」

  1968 《东宝》「怪兽总进击」

  1969 《东宝》「哥斯拉‧迷你拉 加巴拉 全体怪兽大进击」

  1992 《东宝》「哥斯拉VS魔斯拉」

  1994 《东宝》「哥斯拉VS太空哥吉拉」

  1996 《东宝》「魔斯拉」

  1997 《东宝》「魔斯拉2-海底的大决战」

  1998 《东宝》「魔斯拉3-王者基多拉来袭」

  2001 《东宝》「哥斯拉 魔斯拉 王者基多拉-大怪兽总攻击」

  2003 《东宝》「哥斯拉X魔斯拉X机械哥吉拉 东京SOS」

  2005《东宝》「哥斯拉Final war」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OceanChen/archive/2009/03/17/141446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