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五层模型

1. overview

IP地址是两个较远节点之间交互,mac地址是相邻节点之间交互。

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

传输层

而TCP在不可靠的IP层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运输层(参见TCP三次握手),为了提供这种可靠的服务,TCP采用了超时重传,发送和接收的端到端的确认分组等机制。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类似打电话) 可靠服在通信之前要先建立连接 需要同时在线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非面向连接(类似发快递)不可靠 不稳定 但速度更快

SYN(synchronous):请求建立TCP连接
  FIN:断开TCP连接
  RST:重置TCP连接
  ACK:确认、反馈连接情况
  PSH:将数据立刻送到应用层进行处理的命令
  URG:判断紧急指针是否有效的命令

  窗口大小(Windows):接收方能够继续接收的字节数【控制发送的速度】
  校验和(Checksum):baokuo TCP报头和数据在内的校验和【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出错】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当前序列号到紧急位置的偏移量

网络层

网络层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IP包的封装和路径的选择

数据链路层

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帧透明传输

链路管理、帧同步、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把得到 0和1 二进制序列当作一个以太网帧。把以太网帧头、帧尾去掉,得到中间的载荷再往上把数据包交给网络层

物理层

物理层在接受到上层以太网的数据帧后,就把数据包所拼接的字符串 0和1 这样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光信号/电信号等信号进行传输了。

数据拆分

TCP分段产生原因是MSS,IP分片产生的原因是网络层的MTU

对于以太网,MSS为1460字节,而MUT往往会大于MSS

故采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是不会造成IP分片的。若数据过大,只会在传输层进行数据分段,到了IP层就不用分片。

而我们常提到的IP分片是由于UDP传输协议造成的,因为UDP传输协议并未限定传输数据报的大小

tcp分段

  • 3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