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系统启动流程:

1.uefi或BIOS初始化,开始post(power on self test)开机自检

2.加载MBR到内存

3.GRUB阶段

4.加载内核initramfs模块

5.内核开始初始化,使用systemd来代替centos6以前的init程序

(1)执行initrd.target

包括挂载/etc/fstab文件中的系统,此时挂载后,就可以切换到根目录了

(2)从initramfs根文件系统切换到磁盘根目录

(3)systemd执行默认target配置

centos7表面是有“运行级别”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兼容以前的系统,每个所谓的“运行级别”都有对应的软连接指向,默认的启动级别时/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根据它的指向可以找到系统要进入哪个模式 

模式:

0 ==> runlevel0.target, poweroff.target

1 ==> runlevel1.target, rescue.target

2 ==> runlevel2.target, multi-user.target

3 ==> runlevel3.target, multi-user.target

4 ==> runlevel4.target, multi-user.target

5 ==> runlevel5.target, graphical.target

6 ==> runlevel6.target, reboot.target

(4)systemd执行sysinit.target

有没有很眼熟?是的,在CentOS6上是被叫做rc.sysint程序,初始化系统及basic.target准备操作系统

(5)systemd启动multi-user.target下的本机与服务器服务

(6)systemd执行multi-user.target下的/etc/rc.d/rc.local

6.Systemd执行multi-user.target下的getty.target及登录服务

getty.target我们也眼熟,它是启动终端的systemd对象。如果到此步骤,系统没有被指定启动图形桌面,到此就可以结束了,如果要启动图形界面,需要在此基础上启动桌面程序

7.systemd执行graphical需要的服务

 

CentOS6,7启动区别

系统启动和服务器守护进程管理器,它不同于centos5的Sysv init,centos6的Upstart(Ubuntu制作出来),systemd是由Redhat的一个员工首先提出来的,它在内核启动后,服务什么的全都被systemd接管,kernel只是用来管理硬件资源,相当于内核被架空了,因此linus很不满意Redhat这种做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eeeel/p/10816009.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